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博士博士,要“博学”才“是”—兼说美中博士培养

已有 11485 次阅读 2018-12-17 13:30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最近两个月内我参加了田纳西大学的两个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资格考试。一个是基因组科学和技术(Geno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GST)专业的,另一个是我们植物科学(Plant Science-PS)的。委员会由五个委员组成,至少一个必须是不同学科的,其他的教授所在学科相近,但不同。整个过程3小时,从早上9点到12点,最后委员会讨论投票。

GST学生博士资格考试的要求是写一个NSF的三年项目书,但必须是和自己的博士学位课题不同的项目。15页,完整的一个项目书,这个学生花了整整3个月,写了项目书,先送给博士资格考试委员会的五个委员先看看,提些建议,再修改,委员会认为差不多了,再预约答辩时间,即博士资格考试。程序是先做一个答辩报告(30分钟),然后五个委员轮流提问,对项目书的立题,科学问题,科学假说,文献、实验方案,技术路线,技术细节,经费、项目周期,以及和这个项目相关的知识基础,等等,把这个女生“烤”焦了!经过三个小时的报告、答辩,五个委员讨论了20分钟,决定要求该学生把项目书重新修改,对提出的很多问题重新去看文献,再修改,给了两个月时间!有条件通过。

PS学生的博士资格考试是先笔试,五个老师的要求各异,可以闭卷考试,可以开卷考试,可以要求写个综述,也可以要求写个项目书。通过后再进行口试,五个教授轮流提问,问题的广度从植物生理,植物学,园艺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生物技术,学术伦理道德,到生态学、遗传学等。问题的深度常常取决于学生能和教授轮番提问/回答几轮。一般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一直追问下去,直到学生被“问住”为止,再换下一个学科的问题。五个教授的领域非常不一样,对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大的挑战!如果你答不出来,看你和能和教授“周旋”多久,教授判断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和推理能力,以及应急能力。这个PS的学生整体表现还不错,顺利通过。

毫无疑问,在整个过程中,英语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写作能力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应付”。

和国内的博士资格考试相比:我在国内兼职的南农大今年才开始实施博士资格考试。以前只是在博士论文答辩时问几个问题,走个过场。我的一个博士刚刚参加学院博士资格考试。我问她考得怎样,她说不算难。只是笔试,似乎是走个形式。南农在全国高校内是一流农业高校,原“211”,也就这样走个形式,当然我不知道“985”高校,“C9”高校如何进行博士资格考试,有多严格。

整体来讲,1)国内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间的课程和知识面还是不够扎实,课程少,强度弱,范围窄。2)一流教授不在第一线教学上课,据说“名牌教授”“逃讲课”非常严重,让手下老师,甚至研究生替代,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罚不了他们!研究生常说,“那些教授一学期除了第一节课外很难看到第二次”。3)重做论文,但大教授和学生又基本没有直接指导,轻打基础 轻课程。4)重论文结果,轻研究过程训练。往往毕业后的学生依赖导师的现象还非常严重。独立研究的能力较弱,3-5年后还不能自立门户。有些甚至一辈子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沦为大实验室大老板的“公司员工”了。这种行为将大学,一个应该有独立思想和思维的学术殿堂,“改革”“打造”成一个生产“学生”和“论文”的工厂,而非一个熔炼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研究的未来人才的熔炉。

如何将大学“润物细无声”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是“轰轰烈烈”地“打造”成,仍然任重道远!

程宗明,20181216日星期日, LouisvilleTN USA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152007.html

上一篇:园艺研究期刊再次荣登中科院期刊一区,农林科学大区Top期刊
下一篇:《园艺研究》英文期刊2018年圆满收官
收藏 IP: 71.87.176.*| 热度|

44 谭平连 曹俊兴 黄仁勇 张士宏 杨金波 周浙昆 杨顺楷 高建国 蔡小宁 吴斌 胡涛 周普查 吕洪波 汪啸 冯大诚 陈飞 姚伟 刘艳芳 孙志鸿 钟定胜 雷海鹏 璩存勇 牛凤岐 韩晴 武夷山 乔中东 冯兆东 晏成和 刘安金 戴启权 黄永义 杨林 陈晓东 聂元训 汤茂林 任磊 徐明昆 朱朝东 刘东坡 杨洪强 邱敦莲 甘阳 zjzhaokeqin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