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落基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ixInRocky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念天涯远,尤思岱海滨。万里身是客,尝使泪沾巾。少年江湖老,何敢忘初心。

博文

开组会的那些事儿 精选

已有 22838 次阅读 2016-10-9 07:07 |个人分类:经验分享|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的朋友孟博士教授做得有滋有味,写了一篇短文,讨论组会的事情。三尺讲台之上,学术不易,甘苦自知。

(www.transitionguelph.org)


组会真的很重要

对于理工科、以及团队作业的社会科学研究组来说,组会很重要。既然是一个研究组,大家就是一个team,即使课题方向各有千秋。从这个意义上说,参加组会是义务。让我诧异的是,我的博后offer letter里居然明确写着:你有参加研究组课题讨论和组会的义务。

事实上,专心学术的研究生或者博后往往会在组会上很活跃:也许讨论出的火花可以帮助解决你的问题,也许你的一点建议可以让你的名字出现在某篇别人撰写的论文上,甚至帮助你开发一个新的课题方向。

形式可以很多样,因地制宜必须有

求学经历里,经历过几种课题组组织的meeting

Individual meeting:课题组里的每个人单独与教授会面。单独会面的好处是有一些须在两个人之间讨论的敏感问题可以这时候关门摊开来说,比如个人学业计划,比如工资待遇,比如思想状况。这种会面可长可短,有事奏来,无本退朝: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窗口,但也许3分钟就解决问题。

Project meeting:团队作业的课题,往往两人至数人参与。具体的问题可以拿到这个meeting上来讨论。大到购买设备的预算、课题任务的分配、实验进度、文章作者排序的讨价还价,小到公式怎么推导,甚至小团队内部的团结问题,关上门,仅参与者在,敞开来讨论。

Group meeting:顾名思义,全课题组都参与的会面。可以每个project团队轮番(比如每周一个团队)上去做报告。报告的内容麻雀可以小,但五脏要很全。要让没有参与你课题的人明白课题的前因后果、问题、方法、进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这个会上来说说或许就有人知道答案。回想起来,高强度、高频率的英文presentation训练,练就了我做学术报告的底子。开始是很痛苦的,我每次组会都写逐字稿,一句话一句话的练习。约两年之后,我惊喜的发现任何会议都不再怯场。做好slides,仔细思考一下,就可以流利地做报告。当然,这种会还有各种需要大家共同讨论的问题:安全、维护、规章,到组里的各种私人婚丧嫁娶、派对聚餐、K歌郊游一应事宜。从这点上说,也是沟通感情的好途径。有时候,还借机搞个pot luck,每人烧个菜带来,顺便聚个餐。

这些会议肯定很占用时间吧?那是当然。我博士和博士后的课题组都是10-15人的规模,不大不小,导师都拿出每个星期里的近两天时间来开会。如果组织的好,会议可以很高效。但问题的关键是导师一定要是认真做学问的人,和学生和博后都有实质性的交流。公式推导、画图设计这种事常在开会的时候上演。说实话,我很佩服我遇到的教授的工作态度,他们都把许多projectmeeting集中安排在同一天,连轴转。他们在课题间思路转换之快,对每个人展示的数据领会、挑刺儿并且提供建议之快,让人叹服。做教授,确实要parallelcomputation。

因地制宜最总要。倘若课题组小,完全可以把各种会议整合成group meeting。但个人觉得要求还是要严格。慢慢上了正轨,会有良性的运转。

可是时间难找,怎么办?

时间很难找,要挤

大家都很忙,但我觉得把忙做借口随意取消课程和会面的教授是不称职的。有人说每天很多邮件要处理,所以不喜欢用email:我曾经给大学副校长发邮件,两天内收到回复——注意,不是秘书代劳,是他把我的邮件转发给秘书处理,我估计一般人忙不过他,他告诉我最多一天开了接十六个会。

有教授说没有时间开会,我讲个夸张的故事。有个美国的华裔教授,大牛,全组约30口人以上。他们的组会每周五下午5点开始——你没有看错,这是忙碌的教授唯一能找到的大家都有空闲的时间窗口。组里掏钱买pizza吃晚饭,大家一边大嚼批萨一边听讲,常常是开完会已经晚上11点了。也是这位教授,能挤出时间每周和几十口子人至少会面一次,我想,大牛之所以是大牛,是有道理的。

我不太赞同用私人通讯工具协调科研

现在个人移动终端普及率高,各种中文即时通讯工具唾手可得,连我身边的老外都有人抛弃what’s app,开始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微信。常常看到不少老师用QQ、微信等等和学生沟通学术,个人不倾向于这种方式。

碎片化、随意化这样的倾向显而易见。用email沟通,发、送邮件的人都会用更长的时间考虑邮件内容,也会更为慎重——因为这是business,是工作。更重要的是,即时通讯模糊了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做研究是个24小时不下班的活儿,大家都累了,8小时之外,尽量把微信和QQ留给私生活为好。

结语

以上内容,适用范围有限,因地制宜最重要。比如历史系的老师仅仅指导一位正在写书的博士后,并不一定正儿八经搞个“组”会,坐下来喝喝茶,也许就把问题谈了。

——当然,这些内容不适用于那些能者多劳、位高权重、连挂在自己名下的研究生都不认识的我朝某些大牌教授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研究生。

纯属个人经验加少量个人意见,涂鸦于地铁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1007528.html

上一篇:不算牢骚的牢骚:我的暑期审稿经历
下一篇:多金,人帅,还比你努力
收藏 IP: 173.48.146.*| 热度|

46 曾泳春 郑永军 张士宏 孟佳 王德华 孙瑜隆 黄永义 董焱章 毛秀光 白龙亮 金义光 徐志刚 刘立 周帆 陈智文 冯大诚 易奎 卢文全 林涛 刘晓军 李久煊 曾太平 张海霞 李侠 万润兰 周向进 吴耿 朱教君 李颖业 邢志忠 赵鹏 陆绮 郭新磊 张小元 李森 夏强 杨正瓴 程娟 xlianggg shenlu wgq3867 crossludo xiyouxiyou qzw ghzhou5676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