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进化论说的“进化”和“进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已有 9734 次阅读 2016-7-14 15: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进化论

直至今年,《物种起源》问世已经有156年了,近一百年来,全球范围内关于达尔文的纪念活动数不胜数。无疑,达尔文配得上这样的荣耀。在科学史的灿烂星空中,达尔文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除了牛顿、老爱等少数几人,他的成就恐怕无人能够比肩。


毫无疑问,达尔文进化论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博主也通读过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物种起源》,但博主理解的进化论似乎和一般人的看法有所不同(有这种想法,也可能是笔者对进化论的看法认识不多,孤陋寡闻所致)。在博主的印象中,中国的大多数人对进化论的认识受严复影响太多,直接就把“进化”理解成进步了,比如最近蒲亨建博主的博文《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蒲博主认为“进化论不大适用于人文学科”,其理由是,自然科学从弹弓到弓箭、枪支、大炮是进化;从莱特兄弟的滑翔到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是进化;由蒲扇、折叠扇、电风扇到空调是进化,这种进化(进步)很明显,但从唐诗到宋词,你就看不出来了。


如果把进化单纯的看做进步,毫无疑问蒲博主是对的,但进化论说的“进化”真的就是我们理解的从弹弓到火箭的进步吗?除了严复的影响,仅从汉语的语义学角度看,“进化”确实能使人产生“前进变化”的联想。但是这样理解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进化”(evolution )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语,又有译作“演化”的,它的词根“evolv ”的拉丁语含义是“滚动”的意思。据《牛津英语辞典》,“进化”一词于1670年首次使用在生命科学中,但直到19世纪初叶,“进化”这个词基本局限于胚胎发生学中,大致用来表达胚胎发育中潜能的“展露”(unfolding),即表达胚胎的有机发育。从《物种起源》这本书,博主丝毫没有感觉到那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的含义。


《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用赞叹的语气写下了这样的话:“生命是极其伟大的。最初,生命的力量只赋予了一种或寥寥几种形式。当这个星球按照一成不变的重力法则周而复始地运动时,从如此简单的开端之中,却迸发出了无穷无尽的不同生命形式,而且大都美丽而精彩。所有这些生命形式都是经由演化而来的,并且仍将继续演化下去。”达尔文明确的告诉我们,生命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今天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起源于远古的一种或几种生命形式。


达尔文进化论中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自然选择,它指出了一个事实:生命世界中种种令人惊叹的图景和过程都是纯物质化进程的产物,不需要超自然的力量加以设计或指导。自然选择的原理很简单:每一个物种中的个体都会出现一些不同,一些变异,而其中的一些变异会影响到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这样一来,在这个环境里,在下一代中,有益于生存和繁殖的那些变异的个体的后代就会多些,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变异的个体的后代就会少些。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这个物种的成员逐渐全都成为有益于生存和繁殖的那些变异的个体的后代,它们对这个环境更为适应。这个过程持续下去,一个新的物种便出现了。


进化没有目的。就一个物种来说,能够繁衍生息、子孙绵长就是成功,可这成功却只是大自然筛选的结果。置身于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物种变或不变都是可以的,只要能够适应。而且,在环境发生巨变的时候,曾经最为适应的物种最容易成为不适应的物种而灭绝,新的适应物种则将填补这个空白,恐龙和哺乳类地位的交替就是一例。因此进化并不是为着进步而发生的,只是变化着的环境在生命世界的反映而已,没有终点。


进化没有方向。身处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物种向哪个方向变都是可以的,只要能够生存。只要是适应,退化也是进化。所以,蛔虫与猎豹都是完美的,寄生和共生都是正常的。因此进化并不必然导致更高等的结构和组织的出现,生物只不过是在努力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而且,“更高等的结构和组织”往往是双刃剑,使物种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也更容易在环境改变时受到伤害,就像今天高科技往往也能带来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一样。


进化是一种自然与环境的作用,而不是由低到高的,以更先进为目标的“进步”,如果这样理解,那么人文学科中,类似“唐诗到宋词的变化”可不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呢?我觉得至少存在这种可能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990661.html

上一篇:王维的雅与唐寅(唐伯虎)的俗
下一篇:两个聋子的对话
收藏 IP: 180.168.86.*| 热度|

15 陈楷翰 余国志 袁海涛 马志超 陆绮 李延谦 孙平 张忆文 王从彦 吴跃华 JIANHUN xlianggg DXY1234 zhaoxu111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