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angh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yanghe

博文

学习与走路

已有 2693 次阅读 2015-1-12 11:25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高等教育, 因材施教

我和本科生及研究生谈起学习时,总喜欢用走路来比拟。

我认为,小学的学习是老师抱着学生走;中学的学习是老师扶着学生走;大学本科的学习是老师跟着学生走;而在研究生阶段,就是老师指一条路,学生自己走。

上面所说的,只是说明人的学习是一个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的过程。但是,会学习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如果我们还是继续用走路来比喻学习。一个人不仅是要会走路;还要有兴趣、有信心走路;同时要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样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在没有路时,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学习是一个过程。如果简单地对“学习”这个词汇字面意义进行分析。“学”是一种模仿,“习”则有“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以及“练习”和“实习”等含义。

但真正“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下面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习”→“思”→“问”→“创”

经过了“学”和“习”的过程以后,还要有“思”的过程。抽象、分类、归纳,分析等环节就是一个“思”的过程。《论语·为政》中也说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是经过了“思”这个阶段,才能进入“问”的过程。

能提出问题,这十分重要。而在中文中,“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给一位来自瑞士的教授作讲学的翻译,他就很敏锐地注意到,英文的“question”和“problem在中文中都是“问题”。

很不幸的是,提问题的能力,是咱们中国学生一个大大的软肋。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题似乎是世界有名的。多年前,我参加一个中外合作的863项目时,一位法国教授为了鼓励中国学生提问题,特意说了这么一句话:“There are no stupid questions, but stupid answers”。

我在上课时,为了鼓励学生提问题,专门讲明他们能随时提问,随时打断我的讲课,而且是坐在座位上即可,不必站起来。我也会时不时地停下来,问他们是否有问题。即使是这样,能提问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

如果我们又回到走路,“思”和“问”是不是可以比喻为一个找路的过程?

提不出问题,后面的“创”也就自然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中国教育要面临的大问题。

前面所说的小学的学习是老师抱着学生走;中学的学习是老师扶着学生走;大学本科的学习是老师跟着学生走;研究生阶段,就是老师指一条路,学生自己走。”,只是一种愿望,远非中国教育的现实。

中国教育的现状是,中学生在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下,大多数的学生就在老师指定的窄窄的小巷里不明就里、拼命地向前走。中学生们,在向前走时,都顾不上欣赏路上的风光,因而也领略不到走路的乐趣。很多中学老师会告诉学生,现在走得很辛苦,等上了大学就不用走路了。

然后,确实有一部分的大学生进了大学后就不想走路了,而到了读研究生时,需要他们离开老师自己走,却也还不会走路。

学生不想走路,有学生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当然也有高等教育自身的原因。

这又引出了中国教育的两个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因材施教?

初等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无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摧残是很大的。

学习和走路都是累人的活,没有了兴趣谁也不愿干。同时,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

现在中国的学生即使是进入了大学,也无法完全摆脱应试教育。其原因是,大学里的很多基础课程实行的是统一考试,很多试题来源于题库。任课的教师面临着学生考试及格率的问题。面对应试,“满堂灌有针对性地讲,当然是效率最高的。但这个时候,就不再是老师跟着学生走,而是学生跟着老师走;更为确切地说是大家跟着考试走。

最后说说“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本应成为教育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因为,“适合”才是最好的教育。

当了30多年的大学教师,已经看到过为数不少的学生,进了校门才发觉自己不喜欢也确实是不适合那个专业。但别无选择,只能是硬着头皮学下去。就这样,学生学得很痛苦,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理想。

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太小,学生鲜有“试错”的机会去寻找适合自己走的路。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路,人会幸福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7249-858693.html

上一篇:这样的中国如何精彩?
下一篇:春节期间我似乎比许多人“更平等了一些”
收藏 IP: 1.185.4.*| 热度|

2 尤明庆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