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200020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w20002000

博文

男足,医改,教育,与海龟 精选

已有 24039 次阅读 2014-9-22 10: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足三比零输给北朝鲜,网上骂声一片,有一个说法是男足骂都骂不醒,俺看足球年代,足球还没有改革,那时还能在亚太地区赢一把,改革后,“钱”是上去了,也搞活了,但真实水平却是每况愈下,有些东西不是钱能砸出来的。 


看到科学网新闻“中美医学教育高层论坛在京举行”,让俺想到了甲午战争,慈禧奶奶,李鸿章老师也是想强国的,北洋海军将领到世界上最好的海军学校留学过,不过问题在哪里?丁汝昌老师也是非常英勇的,但他是一个陆军将领,对骑兵马队还是在行的,对舰队征战就外行了,日方的阵法是内行研究后的创新,中方是外行的拍脑袋,两军交战胜负在战前就已决定了。从医学教育看国内的发展,做决策的是慈禧奶奶,李老师这样的,直接负责的都是丁军门这样的外行,当然论坛里请来的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和英国海军学校一样,绝对世界顶尖。。。 


其实科学网也一样,比如俺那篇医学教育的真实经历绝对是真家伙,国内崇尚清谈,瞎扯一些高大上的假玩意,在国内混绝不能像国外那样真功实料,得有花样,张益唐老师这样的也就只能在国外混。。。 


我到科学网也有一段时间了,最初注册的是丁香园,后来一直不能开通,偶然机会到科学网开了博客,俺大概是极少几位在美国做临床的学者,从来没有晒过自己的背景,在这里就吹一下自己的谱系,也算入乡随俗吧。 


俺的博士导师是搞转基因的大牛,当年全美转基因三分天下的话,这里能占到二分,是本州生物技术的奠基人物,也可以说美国搞生物技术的先驱人物,合作者里边有几位是诺奖大牛,搞过许多生物公司,合伙人有前国务卿黑格将军。第一个博士后团队是新学科粘膜免疫的第二代,俺大概能算第三代,当年的NIH的疫苗创新项目,是那个领域的一个突破,有两位当年大牛的reviewletter为证,paper也是发得最高的。俺还有一个经历是结肠癌基因,是那个领域的世界最顶尖的三个小组之一,是做生物信息的先驱,那是在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人类基因组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俺当年的一个发现,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厘清,直到最近才发表。用国内的评语,这几个小组是诺贝尔级别的,能不能获奖就另说了。 


在科学网看到一个杨振宁老师在浙大的讲话,说到民国时的启蒙教育,让我很羡慕那个时代。单从教育来说,中美是个什么样的差距呢? 最近看了一个上海东方卫视的节目,说的是一帮大学生退学的事,有一位复旦的教授做嘉宾,其实他是为复旦做辩护的,反方是几位“不务正业”的学生和支持学生的嘉宾,说实话他们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那位复旦教授据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书,我表示高度怀疑,也许做过一点助教。 


在美国,师生是平等关系,这是源自于古希腊文化传统,和俺们中华等级文化是不一样的。另外,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包容各种“混混子”,如果想创业另谋出路的退学很正常的,俺们这里大学毕业率只有44%左右。据那位复旦退学同学说,许多人不怎么上课也能通过,在这边是不可想象的。 


俺的朋友圈子里,有孩子在普林斯顿,哈佛上学的,这些学校毕业率在95%以上,是因为学生经过挑选,读书非常努力的,即便如此也有像比尔盖兹这样退学的。而一些世界顶尖学科如约翰霍普金斯的生物医学工程,一直雄踞世界第一,其读书艰苦程度要超过这些顶尖大学,我有两边的比较经历,这里俺要顶一下施一公老师的观点---大学是培养人才的。 


俺们这边的社区学院经常有小留过来补课,学分在其他大学是认可的,社区学院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增进就业,有许多专业是为就业而设的,有一些还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资助,前任院长就设了一个放射科技工专业,非常热门就业率也很高。 


看过“中国合伙人”电影,非常励志,俞敏洪老师大名鼎鼎,当然他的偶像是新上市的马云,不过新东方的真实水平与这边的社区学院比还差得远,也可见中国人善于赚钱,包括那个富士康的大老板,但没有硬功夫干实体,那位大老板见到韩棒子的三星是要发抖的。 


由此可见,国内真实的教育水平,一流大学如复旦,江湖大学如新东方,加在一起也就是这边社区大学的水平,据说清华北大为增加就业正向着社区大学的模式发展。。。 


美国还有一个高大上的教育,就是医学教育,这是精英中的精英,普林斯顿哈佛大学那是本科教育,医学院教育是精英研究生教育,这边任何一个医学院的入门能和最顶尖的法学院,商学院比一下。美国的生物医学领先全球,与一帮顶尖的医生分不开的,这与其医学教育的水平有关的。俺老板的公司总裁副总裁都是哈佛麻总来的医生,其中一位还做过MIT的博士后。 


俺提到的“Evidence based practice”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教育,犹如导弹和反导,进则提高临床实践水准,退则出科研的idea,比如那些所谓的转化研究,不是简单的读懂paper,增加信息量,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国内的一流大学加时髦的江湖大学就是社区大学水平的话,国内的医学院教育大致和这边的护士理疗专业教育水平差不多,估计还不如那个整脊医学,一帮大专医学技工能搞出什么东西来,当然山寨是不成问题的。这里不妨碍请一些如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充充门面,弄一些政绩工程。 


想到医改这样民生工程,应该吸取一些足改的教训,一个烂系统加上一帮外行,砸钱是没用的,甲午时,日本的经济总量只是大清的一个零头。。。。 


俺把施老师在海外网站的一个讲话转过来,一个国家不只是有钱,墨西哥的首富超过比尔盖兹,但没人会认为墨西哥强大到能威胁美国。。。


 施一公院士:中国大学的导向出了大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如今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二,但是看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排在20名开外。我不知道在座的哪一位可以心安理得的面对这个数字。我们有14亿人口,我们号称我们勤劳勇敢智慧,我们号称重视教育、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还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我们还是刚刚起步,文革刚刚结束三十多年,但无论怎么样,我希望大家能有这样的意识,就是我们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科技质量在世界上排在20名开外。

 

有的人或许会怀疑,认为我说的不对,会说我们都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了,怎么可能创新不够,我们都高铁遍布祖国大地了,怎么可能科技实力排在20名开外。我想说的是,你看到的指标和现象,这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不是科技实力决定的。我们占的是什么优势,我们占的是经济体量的优势。请大家别忘了,1900年我们签订《辛丑条约》赔款九亿八千万白银的时候,中国的GDP也是世界第一,但大不代表强,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沉重的现实。

 

我在海外的时候,只要有人说我的祖国的坏话,我会拼命去争论,因为我觉得我很爱国。我四月份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领奖,在晚宴的时候,跟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他很不屑一顾,我觉得很委屈、很愤懑,但是我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登月已经实现了,你们在哪儿?但他回敬了一句,让我说不出话。他说:施教授,如果我们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我们能把五百个人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来。

 

在国内,我觉得自己是个批判者,因为我很难容忍我们自己不居安思危。我们对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现状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怎么发展,怎么办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形成一定的共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争论来争论去的层面。

 

首先我想讲,大学是核心。中国的大学很有意思,比如我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堂堂清华大学,都要引导学生去就业,都让学生脑子里时时刻刻有一根弦,叫就业,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多少就业,跟大学没有直接关系。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清华70%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管理学在清华,在北大,在整个中国都很热,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一件事情。专科学校办学的理念,是培养专业人才,为行业输送螺丝钉,但大学是培养大家之才,培养国家各个行业精英和领袖的地方,不能混淆。

 

学不以致用。你们没听错,我们以前太强调学以致用。我上大学的时候都觉得,学某一门课没什么用,可以不用去上。其实在大学学习,尤其是本科的学习,从来就不是为了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不上,因为你无法预测将来,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技术革新,你都是无法预测的,这个无法预测永远先发生,你预测出来就不叫创新。

 

大学里根本的导向出了大问题,那么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教育部给大学松绑。大学多样化,政府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不要一刀切,不要每个学校都就业引导,每个学校都用就业这个指标考核领导,这对大学有严重干扰。

 

我对基础研究也有一个看法。我们国家非常强调成果转化,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加强转化。但我想问一句,转化从哪儿来。我们的大学是因为有很多高新技术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呢,还是我们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高新技术?我认为是后者。我们的大学现在基础研究能力太差,转化不出来,不是缺乏转化,是没有可以转化的东西。

 

当一个大学教授有了一个成果,无论是多么基础的发明,只要有应用前景和产业转化的可能,就会有跨国公司蜂拥而来,我就是个例子。我十四五年前,有个简单的、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发现,就被一家公司盯上了,主动来找我。这些公司就像那些缉毒的狗一样不停在闻,在看,在听,他们非常敏感,不可能漏掉一个有意义的发现。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我们从领导到学校,从中央到地方,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鼓励科技人员把成果和专利转让给企业,他们可以以咨询的方式、科学顾问的方式参与,但让他们自己出来做企业就本末倒置了。我想这个观点是有很多争议的,但是我笃信无疑。


我可以举个例子,Joseph Goldstein因为发现了调控血液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LDL受体,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是美国很多大企业的幕后控制者,包括辉瑞,现在非常富有,应该说是最强调转化的一个人。他两年之前在《科学》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抨击特别强调转化。他说转化是来自于基础研究,当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的时候,如何能转化。他说,当他意识到基础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时候,他就只是去做基础研究,转化是水到渠成的,当研究成果有了,自然转化是非常快的,不需要拔苗助长。他列举了他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九位学医的学生做基础研究从而改变了美国医疗制药史的过程,很有意思。

 

我们一定要看看历史,不仅仅是中国现代史,也要去看科学发展史,看看各个国家强大的地方是如何起来的,而不是想当然地拔苗助长。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跟我们的文化氛围有关。我问大家一句,你们认为我们的文化鼓励创新吗?我觉得不鼓励,我们的文化鼓励枪打出头鸟,当有人在出头的时候,比如像我这样,特别是有人在攻击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在看笑话。当一个人想创新的时候,同样有这个问题。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做少数,就是有争议。科学跟民主是两个概念,科学从来不看少数服从多数,在科学上的创新是需要勇气的。

 

三年前,我获得以色列一个奖后应邀去以色列大使馆参加庆祝酒会,期间大使先生跟我大谈以色列人如何重视教育,我也跟他谈中国人也是如何地重视教育。他笑咪咪的看着我说,你们的教育方式跟我们不一样。他给我举了原以色列总理ShimonPeres的例子,说他小学的时候,每天回家,他的以色列母亲只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今天你在学校有没有问出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第二个你今天有没有做一件事情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印象深刻。我听了以后叹了口气,说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两个孩子每天回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今天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我们有一千四百万中小学教师,我们虽然口口声声希望孩子培养创新、独立思考的思维,但我们的老师真的希望孩子们多提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吗?这和我们的部分文化,和师道尊严又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在创新的路上的确还背负了沉重的文化枷锁。

 

  我想,我今天的意图已经达到了,但我想说,我并不是悲观。其实,我很乐观,我每天都在鼓励自己:我们的国家很有前途。尤其是过去两年,我真切的看到希望。现在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深层次的思考和变革,这个大潮真正地开始了。在这样的大潮中,我们每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实事求是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贡献。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大有前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525-829831.html

上一篇:教师节分享一点异国医学院的教学 经历
下一篇:说说中医脉诊和西医的体检
收藏 IP: 76.181.37.*| 热度|

93 王善勇 张龙帅 喻海良 许方杰 马建敏 张鹏举 姚强 许培扬 周健 罗德海 彭超 李东风 廖德华 吴建春 曹君君 陈忠艺 陶立 张晓斌 王黎明 苏盛 黄永义 曹聪 胡懋仁 张亮生 唐凌峰 刘建栋 葛兆斌 曹建军 周向进 王荣林 李宇斌 姜楠 魏武 罗松 肖里 杨平 褚昭明 刘昭军 李土荣 王水 郑小康 冯永忠 柳林涛 薛龙建 贾伟 温世正 姚小鸥 徐绍辉 翟自洋 余昕 张骥 李伟钢 朱志敏 杜振亭 徐剑 虞左俊 蒋敏强 季丹 文双春 陆俊茜 王嘉文 王伟华 杨金波 李欣海 赵凤光 王晓文 李实 陈南晖 吴明火 ybyb3929 bridgeneer zdzszl hitlby fcbalake truth21ct shenlu fly0nf yyfy105 kexuegzz rosejump laolaoren xuqingzheng louiexp wliming cloudyou idealist XY taoshl seeker99 jpx720 Majorite dchlin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