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tuo

博文

反对滥发综述≠反对学生写综述 精选

已有 18577 次阅读 2014-9-8 14: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综述研究生量化考核

      复旦大学江明教授托科学网博主胡爱国发出的“狠杀研究生滥发综述之风”引起了不小的热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2447&do=blog&id=825179

      本来,江老师的疾呼极其明确,要狠杀的是已成风气研究生滥发综述。任何至今仍然坚守尊重事实的底线的科研参与者对这个已成风气的乱象应该有目共睹,对江老师的呼吁应该不难理解。江老师要狠杀的是那种不讲科学,而以多发文、快发文为目,津津乐道投稿技巧的经验之谈和行政鼓噪。然而,更多的参与争鸣的文章却舍“滥发”和“成风”,把评论的重点放到了研究生身上,制造了不成对话的争论。既然如此,我们便有必要把研究生该不该成风气地发综述说上一说。

科学为什么需要综述?无非是:1)向一个领域的科研新手提供最新或最全研究进展,以作快速入门的捷径;2)在以往的研究中总结和归纳出出规律、问题、和趋势,从而对今后的研究构成借鉴;3)纠正该领域同行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思维误区或对以往研究的不正确、不全面的解读。不能满足上述功能(至少其中之一)的综述对科学本身没有贡献,发多了、发滥了,会大大增加科技人员查找有用信息的工作量,对科学构成负贡献。如果这一发综述的现象(不包括写而不发的练习和发而不滥的有价值综述)与一些单位官本位管理制度下的唯量化考核相遇,便会造成不参与滥发的师生在职称、奖学金等问题上吃亏,使得要求学生和下属专注重要的科技问题的导师为难,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科研次序。

今天七月,我参加Journal of Contrtolled Release编委会时经历了一次关于期刊应增加还是减少综述文章的debate(包含了讨论和争论)。话题由编委之一提及,综述文章是否可以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问题一经提出,很快编委中反对增加综述的意见占了上风。反对的主要理由只有一个:一个领域,或曰一个研究方向只有出现了新的重要进展,才需要新的综述。换个说法就是,没有重要的进展问世,科学研究根本就不需要新的综述!我支持但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至少在我的研究领域,已有的进展常被误解,已经报道的研究中的重要缺陷常被忽略甚致错误被当作了正确,尚不能克服的困难被当作可以克服。此时,一篇拨乱反正,发人深省的综述还是很有意义的。不论如何,一篇综述乃至研究论文的正面价值在于它对科学贡献,而非其他。 

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研究生综述,包括成为湖南大学环境学院经验的那些综述,都不具有上述功能。因这类综述(许多还是英文写就的)的的确确已经形成风气,其不但干扰全球科技人员查找专业信息,占用了发表资源,而且在官本位量化考核盛行的单位为人才负筛选做着可观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贡献。 

将综述引伸到文章的量化考核,有一种观点很盛行,认为量化考核可以排除人为的好恶,对屌丝级科技人员带来最公平的评价。这一观点在中国科学界的现行的文化环境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科研人员内部的小公平之外,还存在着对于科学和社会的大公平。滥发没有科学价值的综述和论文,无论其对屌丝的出人头地有怎样的正面作用,仍是向科学数据库倾倒垃圾,是挥霍纳税人的血汗。 

不错,人们常说包括学生发综述在内的无科学价值的发表行为是现行管理制度逼的,板子不该打在学生或青椒身上。此话也有几分道理,我也认为对实在不得已的偶发予以接受。甚至我自己的实验室也实行过为挑战科研难题的研究生“买保险”的做法,即在挑战失败的情况下帮助研究生撰写可供毕业的文章。但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心怀内疚的妥协。热衷于大量滥发(注意是滥发)没有科学价值的综述和研究论文的行为却不是不得已的妥协,而是主动的毫无是非底线,是为了自己出头可以不择手段的于连。

也有人会说:对学生和青椒声嘶力竭算什么能耐?有本事去问责体制的弊端!那,我们就把话扯远一点。胡温停滞改革的十年穷尽了可以不折腾的经济红利,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到了和文革结束时可以类比的关头,即社会按照现行轨迹很难运行下去,大幅度的改革(现在叫深化改革)在所难免。中国科学界的许多现象如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所描述的许多当时的观念一样,在病态的文化环境中人们习以为常,在正常的社会中却是匪夷所思。对于研究生和青椒,其职业生涯的大半部分属于从今往后,而非迄今为止。身处社会变革的前夕,是该把匪夷所思进行到底呢?还是该放眼未来,回归正常?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825918.html

上一篇:向血糖检测高手求教
下一篇:中国亦或美国更有利于张益唐的选择?
收藏 IP: 119.39.234.*| 热度|

69 王春艳 许培扬 程丝 王树松 喻海良 科学出版社 陈楷翰 张德元 文克玲 张艺琼 徐晓 王善勇 韦玉程 唐自华 孙启良 罗德海 李宇斌 李贤伟 翟远征 刘艳红 梁洪泽 刘明超 燕双仟 蒋永华 黄永义 陈忠艺 水迎波 陆绮 陈万浩 张云扬 张强 金义光 胡爱国 唐小卿 吕为民 陆俊茜 刘克 周明 吴跃华 付国东 周真明 林章凛 赵凤光 吴飞鹏 曾泳春 刘木根 吕喆 邵伟文 陈宁 徐绍辉 毛宁 李志俊 刘用生 秦培武 lookat qzw sandstorm zhouguanghui yunmu wgq3867 woodzen Wanmingfu Majorite jimiyg wangqinling xchen flighteer PWANGSEIDON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