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研究领域“上下求索”久了,十分生厌,“长叹兮以掩涕兮”,常常是新文献一读,看到题目就能猜得出结果,不忍卒读。偶尔读到一篇好文,如饮纯酿,如沐春风,像曲径通幽的尽头豁然开朗,那种感觉真是绝妙,拍案称奇,恨不能穿透纸面直接找到作者促膝深谈。记得以前有个大牛讲写论文、写基金要写到这个境界,焉有不中之理?
世界上真正的同行其实并不多,大同行可有很多,真正和你做着同样实验研究的,全世界不过4-5人。我们的学术论文就是要大同行看懂,不可晦涩,不可玄虚,不可露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除了少有的神童天才,多数凡人要常年积累。
学术论文是最体现八股的,格式固定,你要问什么表格一定要三线格?没理由,因为de facto(约定俗成)。所以你写过后就发现写论文真不是难事,功力都体现在前言和讨论两节,高手可以二两拨千斤,寥寥数语,已看透此间江湖,万千恩怨化于无形。有时审稿时看到年轻的后生们,一看就是研究生,毛头小伙子般肚里货不多,急于亮出自己的珍藏——“类似研究未见相关报道”——高手也要得到这个结论,但阅尽春色始到美,水到渠成岂不更好?
学术论文也分级,以前看影响因子(IF),现在看SCI分区、看他引率。其实圈里行业公认的顶级都摆在那,都无需广告。就像做广告的医院绝不是好医院,好期刊也不需广告。一等论文看思路,二等论文看结果,三等论文看口号。有本事就向“思路”那一路上努力,总在“结果”上徘徊基本都是“养家糊口”的级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