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livia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博文

清明节城乡体会

已有 820 次阅读 2013-4-6 14: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清明节, 城乡

清明节我回到家乡农村,有空我到地里转转,或到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与村里人交谈,“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他们口中了解到的知识比我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要真实和实际。我有以下体会:

    农村河流污染。现在,村里地头边打完农药的盒子、包装纸和白色蛇皮袋子等白色污染在农村河岸随处可见,河水泛黑发臭。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我经常到家乡的小河中游泳解凉和打猪草(采集黑藻,眼子菜等喂猪),河里还生长着莲藕,芡实等,可以现在一到农忙浇灌时节,这些河流每年都干一回。大部分上个世纪50年代人工开凿的农田灌溉池塘多年未翻修已干涸或长满香蒲等,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村里很多大树被进城。我的一个伯父讲:城里的一些“树倒”经常到村里来买树,村民房前屋后那些健壮直立的朴(念pò)树和榔榆等被“树倒”用几百元的超低价格买进城,摇身一变价格成千上万,而进城的这些大树成活率并不高,也造成农村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绿荫减少,因此,我呼吁村民不要卖树,相关部门也尽快出台治理措施。

    城乡差距没有以前大。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比较大,城乡交通很不方便,大部分都骑自行车,我们经常盼望过年拜年的时候能到县城姑妈家做客吃一吨好的。但是现在在农村生活的大部分人也在城里打工挣钱,随着村级高速公路的建成,城里市场有的东西农村市场上也可买到,有钱后的农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甚至有的还有小汽车,吃的用的并不比城里人差。

现在农村人的年收入和居住环境也好起来了,甚至在住的方面还要高出城里蜗居的“上班族”。笔者的一个小学同学毕业后没有升入初中继续读书,他现在在家里和父母哥哥种着家里的20多亩“责任田”,按照村里一位80多岁的种地老人告诉我现在一斗田(约370平方米)可净挣600元来计算,他种地每年大概有2万元的收入,农闲他去东北建筑工地打工,每年可以挣5-6万元,加起来年收入可观,一点也不比城里上班族差。现在他的两个女儿都在上小学,他住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成的100-200多平米的楼房里,空气清新,宽敞明亮,晚上还可听见青蛙和昆虫的鸣叫,白天早晨还有鸟唱歌,他在前院种菜,施农家肥可长出城里人难买的“有机蔬菜”,后院池塘里出产莲藕,荸荠等。

相反,一些大学考出去的人将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后,他们在城里的年收入远远买不上城里的房子,一家人或独住在阴暗逼仄的狭小房间里,每天只盯着自己那点事,平时鲜与人来往,人际关系淡漠,孤僻势利,吃穿用度处处算计,总是盼望着能攥足够的钱在城里买上房子,但是房价一个劲地飚升总把他们的愿望化作泡影,这些“边缘人士”再想退一步把非农业户口转成农业户口回家在宅基地上建房和种地却比登天还难,这些处于城市最底层的新时期“城市农民”,幸福感远不及真正的农村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77-677471.html

上一篇:蛇年说"蛇"
下一篇:收到美国城市生态学家Pickett Steward博士新书一本
收藏 IP: 171.115.73.*| 热度|

3 徐大彬 武夷山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