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西北联大教授列传:生物学教授郭毓彬、容启东、林镕、雍克昌…

已有 4874 次阅读 2013-2-3 15:49 |个人分类:西北联大往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西北联大教授, 生物学教授, 郭毓彬, 容启东, 林镕

生物学教授

郭毓彬  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生物学家、中国近代较早为国家争得荣誉的著名中长跑运动员。字爆文。河南项城县人。生于1892年。1909年起,相继求学于天津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在校喜爱体育运动,擅中、长跑。19155月,在南开读书的郭毓彬作为中国代表团田径选手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会上战胜菲律宾、日本等国强手,分别以2′664′508的成绩获880码和1英里2块金牌。这次运动会中国队共获5块金牌,郭毓彬独占两块,为中国队获总分第一立下大功,成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重要人物。时称郭毓彬时代。郭毓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在大学体育系停办。19181922年,他先后在葛林乃尔学院和依林诺斯大学攻读生物学。郭毓彬回国后,先后任苏州东吴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西北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1980年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委员。19811121日在北京病逝。临终嘱咐家属,将珍藏66年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的两枚金牌,捐献给国家。

容启东  西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教授、植物学家。南屏镇人。生于1908年。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29年毕业,以品学兼优留校任助教。1935年赴美国留学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植物形态学。193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西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1944年受美国国务院聘请,赴美讲学。抗战胜利后,任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兼岭南大学预算、人事委员会委员,参与岭南大学校务决策。1951年应香港大学之聘,任该校植物学高级讲师,曾兼任植物学系主任。1959年被选为崇基学院院长。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时,被委任为首任副校长。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均先后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后曾再度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是香港非官守议员。1964年被委任官守太平绅士。1966年获英女王颁授爵士勋衔称号。1975年夏退休,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仍授予名誉校长荣衔。198711月病逝香港。先后在国内外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为学术界所重视。他也是美国sigmaxi荣誉学会会员及国际植学形态学会创办人。

    西北联合大学教授、真菌学家、植物分类学家。字君范。江苏省丹阳市人。生于1903年。1920年考入法国南锡大学农学院。1921年他作为"新中国农学会"的代表,代表中国首次出席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农业会议。1923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法国克莱孟大学理学院继续深造,从事真菌学研究。1925年获法国自然科学高级文凭。1927年至1928年又相继获得克莱孟大学理学硕士和国家理学硕士学位。1930年获得巴黎大学国家理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应聘任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系教授,后任系主任,同时兼任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还在中法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等校兼课。他根据当时国内的情况和需要,从研究真菌学转为以研究种子植物分类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从此也奠定了以后一生的研究生涯。1938年只身离家到陕南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授。1939—1941年转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并与刘慎谔、辛树帜教授共同筹办了西北植物调查所。1941年他接受汪德耀教授的邀请,于1942年到在福建永安的厦门大学任教,这时他以主要精力着手筹建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并任研究员兼所长,还创办了福建省研究院研究丛刊。1944—1946年,他离开了动植物研究所,任厦门大学教授兼该校海洋生物研究所主任。1946年林镕举家迁回北平,任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并在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兼课。1949年后,他调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副所长、代理所长。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此后,他还曾担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名誉理事长,北京市植物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6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议。此外,他多次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访前苏联及其他东欧各国。19815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著有《中国北部植物图志》(第一册旋花科)《中国北部植物图志》(第二册龙胆科)《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中国植物志》(菊科)《水土保持手册》等。在《Contr. Lab. Bot. Nat. Acad. Peiping》《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生物学杂志》等发表《Surquelques Gentianadela Section Aptera》《The Chinese Species of Pertya》《大豆菟丝子在中国本部之存在》《真菌之雌雄异体》等几十篇论文。

雍克昌  北平师范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教授。号风翔。四川成都人。生于1897年。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学部。193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齐鲁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细胞学、组织学、动物学的教学与研究。撰有《硬骨鱼卵分割细胞之原生质运动与细胞核之关系》等论文。

汪德耀  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教授。江苏灌云人。生于1903年。中科院院士汪德昭、汪德熙之弟。1925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6年转到法国巴黎大学,1931年获得法国国授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21938年在北平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兼任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381941年历任国立北平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湖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1943年应聘到厦门大学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代理校长。19459月起,正式任厦门大学校长。1963年受聘兼任中科院遗传所研究员。2000年去世。他是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开拓做出了贡献。博士论文《横口鱼类孵化腺的研究》,是富有高质量、创造性的成果,世界闻名的《巴黎海洋研究院》年报全文发表。获得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Berthelot的最高额科学研究奖金2500法郎(当时折合250银元)。还曾撰写《现代细胞生物学发展动态》等论文。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和他领导的科研组承担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以及核质相互关系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动植物细胞液泡系的演进规律、液泡系与高尔基体的相互关系、细胞质基本组成成分和动物细胞非有丝分裂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他根据福建沿海贝类养殖特点搞出的关于牡蛎人工受精、育苗和大小牡蛎人工杂交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我国养殖海产贝类幼苗紧缺的问题。

金树章  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教授。

刘汝强  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教授。

详见文献:

[1] 姚远主编:《西北大学学人谱》(第一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46页。

[2] 姚远主编:《西北大学学人谱》(续第二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388页。

[3] 姚远主编:《西北大学学人谱》(第三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1-560页。

[4] 姚远:《西安历史大词典·民国西安词典·九-人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年,第433-611页。

[5] 姚远主编:《西北联大史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94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5-659129.html

上一篇:西北联大教授列传:化学教授虞宏正、张贻侗、刘拓、陈之霖…
下一篇:西北联大教授列传:地质地理学教授张伯声、黄国璋、殷祖英…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