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亚热带山地不宜种桉树

已有 7490 次阅读 2007-8-28 17:36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亚热带山地不宜种桉树
蒋高明 本文载《新京报》2006年10月15日,发表时未配图片

        近日,福建霞浦县傅竹村出了一件怪事:在村民们不知情、不支持的情况下,村干部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和生态公益功能的大片茂密次生林,以"荒山"名义出租给某林浆纸企业砍伐后营造速生桉树林,其堂而皇之的理由是荒山绿化。
        在人们传统意识里,只要没有树林,即使长满了草和灌丛的山地也都还是荒山。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消灭荒山,加大了人工干扰的力度,如年年在同一个地方种树。实际上,像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这样亚热带甚至热带山地,如果人不去干扰,严格封山,时间一长,就会育出良好的常绿阔叶林。笔者在香港、四川、广东就看到很多自然封育成林的例子。因此,消灭所谓“荒山”,实际上就是砍伐森林的雏形。
        在利益集团眼里,只要不是他们想要的都是荒山。某国外纸业集团对外界宣称,其在云南承包的所有林浆纸基地“全部是荒山,整个云南100%都是荒山”。看来,只有他们的桉树成活了,才不算是荒山,因为桉树能够给他们生产钞票。我们不仅要问:云南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也是荒山么?
        虽然国家在天然林保护方面的措施是很全面的,但是仍旧挡不住很多人,以“改造荒山”名义,以“绿化海防”名义,毁林造林,破坏天然林,营造人工纯林。如今,桉树林的疯狂扩张,可能就是新一轮生态灾难的前兆。
        该事件反应了中国的天然林破坏的新趋势。过去是因贫困而破坏环境,农民个体以零散的、渐进的蚕食式破坏天然林以"摆脱贫困";今天,主要潮流却是"因富破坏型",趁着政府招商引资热,商业造林公司抓住了林业系统干部谋求个人私利心理,通过各种手段,与林业部门、行政村"两委"紧密"合作",加紧圈山,大面积破坏天然林。
        傅竹村民为维护他们的生态环境与利益集团进行了一年多的斗争,理应得到当地林业部门的支持。然而,遗憾的是,当地林业部门的“胳膊肘”却“望外拐”,竟然威胁村民:“你们向哪里反映都是没有用的,我们可以从省到县里把你们的山林鉴定成没有林,看你们到哪里去叫冤”。看来,有没有林,是不是荒山,是权利部门说了算的。
       





   上图:亚热带森林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多样性;下图:桉树生长后除了杂草,本地种很难存活    

        即使荒山造林,也不能种桉树。桉树林的蓄水性很差,满足其生长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造成林地和周边土地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同时,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养分消耗严重,破坏了养分平衡,造成地力衰退。因此,桉树有“抽水机”和“抽肥机”之“恶名”。此外,桉树还会产生化学他感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生长,造成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这样形成的树林被称为“绿色荒漠”。
        林浆纸企业试图向山地桉树林施肥来满足养分需求,依此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殊不知这是更危险的做法。我国平原区农田所使用的化肥利用率只有40%,其余污染了环境。如果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地施肥,肥料损失将不可避免;且桉树林地生物量远大于农田,对于氮磷的需求更大,化肥损失会更大。这样,以森林水源为生的下游人群将遭受严重的化肥污染,江河和近海富营养化将更加剧。
        我们强烈呼吁,亚热带山地营林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即使造林,也应当选择适应力强的本地树种,拒绝种植入侵潜力十分明显的外来物种桉树。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6583.html

上一篇:荒漠化面前我们该怎样作为?
下一篇:减少沙尘天气从源头做起
收藏 IP: .*| 热度|

1 郭新磊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