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已有 5208 次阅读 2012-10-22 16:31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很有意思, 一本

 

 

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温景嵩

  20111020开始写于南开园)

 

       这书的书名是:《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书的英文原名是《The Rise of Modern China》,英文第1版发表于1970年。) 作者是:(美)徐中约;译者是:计秋枫,朱庆葆;审校者是:茅家琦,钱乘旦。此译本最后又经过原著者徐中约的审定。中文简体字版出版者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我手头的译本是20081月第1版,20117月第6次印刷的版本。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这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来说,这本书将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本书作者是一位长期居住在美国的美籍华人学者,读一读这位海外华人教授对于我国近代史(实际上也包括了我国现代史)有什么看法,当是一件能够开阔眼界很有意思,并且也是一件很有益处的事。为了向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线索,我现在把此书的内容简介,中文简体字版的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为此书写的出版前言,和作者徐中约教授为此书中文版写的序,引在下面,供朋友们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70年英文第1版面世后,历经作者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

      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的现代中国,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在本书中,作者特别明确地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是被动地回应的历史。与此相反,作者在书中指出了:“(中国)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的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乃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的动力。作者并且通过描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的动荡,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是如何经历了无比艰难的历程,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徐中约教授虽然长期身处欧美学术界,他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看法”,而且这种表述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作者并且参考了巨量的不同党派,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以及研究著作,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挣扎和奋斗历程的史学巨著。

 

 

  出版者前言

     本书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荣誉教授徐中约(Imannuel C.Y.Hsu)所著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译就。本书英文版是欧美学界公认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经典之作。繁体字中文版在港台和海外华人社会也广为流传。徐中约教授1923年出生于上海,逝世于2005年。1946年在当时的北平燕京大学毕业,然后赴美深造。195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就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执教,任该系系主任。几十年来徐中约教授在美国史学界取得了杰出成就,著作颇丰。本书英文原著自1970年第1版出版后,曾经作者多次修订,于2000年推出本书的第6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推出本书的中文繁体字版。经牛津大学出版社授权由本公司现在推出了该书第6版的中文简体字版。

      本书自清朝康熙乾隆开篇,下迄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容考究严谨,语言幽默灵动。南京大学历史系计秋枫,朱庆葆两位教授的译文精湛到位。再经南京大学茅家琦,和北京大学钱乘旦两位史学大家悉心审校,最后还经作者徐中约教授亲自审定,相信此书的中文简体字版已在最大限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原意,为中文读者扫清了阅读障碍。

 

      徐中约教授浸淫西方学术界多年,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和我们不尽相同。经版权所有者授权,我们对本书的一些内容进行了一些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不妥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我们深知,同为炎黄子孙,徐中约教授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与我们是毫无二致的。

 

     本书浩浩八十余万言,跨越中国四百年历史,涉及大量人名,地名,机构名称,若有漏误,烦请读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时及时更正。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1

 

 

  原作者为中文版写的序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历了无比艰难的历程,蜕变为一个近代中国。

      回溯明清之际,西风东渐,引起中西文化正面冲突的开端。西方文明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气焰万丈。其文哲,科技,经济,军备,地理知识及造船技术,皆有空前的发展。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于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和保持国家尊严。经百余年之努力,今日中国已成世界大国之一。

       汉唐元清盛世,国人向以为荣。但该时之天下,只是指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而言。现在21世纪之中国,具有庞大的潜力,足以推进中国更上一层楼。今日中国以科学和教育提升国民之素质,并同时推进工业,科技,信息等三方面革命。到21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此三大革命大致可望完成,届时中国亦可望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

       近代史错综复杂,著者学浅,失误之处必多,尚希读者不吝指正。

 

 

 

徐中约

美国加州大学

2001115

 

20121022温景嵩写成于南开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625103.html

上一篇:退休之乐(8):简短的结束语——要怎样才会有退休之乐?
下一篇:平遥古城掠影
收藏 IP: 222.30.55.*| 热度|

11 陈小润 武夷山 郭韬 汪晓军 刘淼 温世正 王善勇 郭战胜 周少祥 刘钢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