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观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ceinriver 大学教师 Email: yanjm@sjtu.edu.cn

博文

质疑、权变与担当

已有 5077 次阅读 2008-11-23 12:00 |个人分类:教育之人文精神|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网上对此的讨论很热闹,一则前言不搭后语的评论有幸得到杨玲君的专文回复(社会问题中的惯性参考系 ),在此狗尾续貂凑热闹再写上几句:


鸿飞先生“少谈担当”的含义,感觉应更多是对“举重若轻”的人格取向。文革中,重视“担当”的老舍固然可敬,能够以良好心态面对磨难最终活下来的巴金同样可敬!“举重若轻”的邓小平是伟人,对所负“担当”“举轻若重”的周恩来又怎么可能不伟大?两种人格并非能够刻意地或随意地取向,否则会“举轻必重”或“不负责任”。两种人格更不必互相争来吵去,每个人应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个性,做一个自然的人。

质疑往往强调责任或是非大义,可认为是自强不息的“乾”,权变体现对环境的包容,为厚泽万物的“坤”,乾坤并非完全对立,而应该是对立统一的整体。过分强调质疑,可能会质疑所不应质疑,你可在三重界“飞龙在天”,不应盲目到九重天呈“亢龙有悔”;而过分强调权变,会失去是非大义,不可否认郭沫若在文革中的污点,而如果很”权变”地看待吴三桂,也许他满脑子政治智慧,引狼入室之举也只是为了个人的求生存图发展。

有时候--特别是乱世,人格取向与是非大义相互矛盾,做人就难了。应理解方孝孺不能像郭沫若一样“举重若轻”,郭沫若不愿如方孝孺殉道也不应被过分责难,毕竟没有刻意去为害同僚。目前某些政策取向上的摇摆与这方面也不无关系,当”“举轻若重”的好人成为领导,好人就会有太多的难处。李云龙是好领导,但如果上上下下都是李云龙,八路军可能已经被小日本灭了,也许李云龙的“质疑”有道理,首长贬李云龙去做裁缝也自有其道理。喜欢质疑的李云龙能够做到军长是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没有权变的李云龙与老舍在文革一同牺牲也是必然。

所以,看清楚社会问题中的惯性参考系 很重要,什么样的社会?你要质疑什么问题?自己又是个参考系中的什么东东?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务必辱焉。”我们需要质疑的权利,但质疑不是为了牺牲。质疑应有度,我们的坚持应该有意义,偏执可能就是自取其辱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22-47992.html

上一篇:只提醒自己一次
下一篇:“授人以渔”的虚伪
收藏 IP: .*| 热度|

2 杨玲 陈国文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