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观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ceinriver 大学教师 Email: yanjm@sjtu.edu.cn

博文

“授人以渔”的虚伪 精选

已有 14105 次阅读 2008-12-11 16:08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当下成为时尚的口号,可能在教育和扶持消费两个领域唱得调门最高。作为教师的我很喜爱这句话,但不喜欢这句话有时被作为虚伪的借口。“授人以渔”不错,但首先要看被授之人是否有“渔”的条件。如果明知被授之人没有“渔”具和渔夫的身手,偏要“授人以渔”,这时应更看重的是“授人”的营生和过程中的利益。
 
这里分析“渔”的条件,有内在和外部两种。
 
作为内在条件,被授之人应具有“渔”的欲望,需要让他们知道鱼的营养保健,至少领略过鱼的鲜香。当下,被授之人却经常不清楚“鱼”是个什么东西!比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按需求定做的“螺丝钉”很难具备真正的“人”的素质,学习中特定的功利性目标一旦错失,学习过程不过是无聊的炼狱,许多大学生以60分万岁应对专业课,同时花大量精力取得各种证书,一切为了寻职位面试的门面,但从业后的责任靠什么去担当?各种授人的营生是在“悟人”还是“误人”?
 
真正的“人”的素质是神圣的,难以定义的,无限制的,有一些东西只能属于个人体验。“人”的素质体现于生命生长的原理,世界里无声无息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片断。对不可言说的,我们需要保持沉默,这其实是一种最为真诚和老实的态度。相反,对不可言说的说三道四,对生长中的生命过程耳提面命,能在任何时候都大唱高调的人,不是浅薄,就是虚伪了。
 
“渔”的外部条件,需要合适的场所和工具,池塘和钓具、江河与渔网、海里的渔船,等等。比如一些地区的扶贫,如果这些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交通不畅,生产了东西运不出来,这样经济发展就跟不上,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又会导致没有钱修路,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授人以渔’,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要比把钱发在当地百姓的手中直接消费更有意义。但应看到,实际上许多落后地区的高等级公路主要用于晾晒,东部一些地区的飞机场在养鸟,当然也有总被遗忘的角落的人们始终难以出行。
 
四万亿大单用于刺激消费,但消费能力在哪里?多数人已经被各种强制性“投资”——教育、住房等——涸泽而渔掉了!党的祖宗通过《资本论》告诉我们:经济危机是过剩的危机,根源在于贫富分化,当下的国内经济指标在印证着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大多数的国人并不乏消费的热情和动力,但欠缺消费的外部条件——钱!新加坡年年都把财政盈余分给国民,香港去年也发钱了,美国也发了,现在台湾也给老百姓发钱了。他们难道不知道“授人以渔”的道理?抑或他们的百姓太穷了?!网络上一段文字说得触目惊心,希望这些纯属无中生有:
“政策文件出来,各州府的公关人员来了,发改委衙门口热闹了。修个能用10年的20米宽的收费的公路报告成能使用1万年,2万米宽,到地球爆炸也不收费的公路。反正说的越好听越好,等项目款子下来了,州府衙门里又开始发福利勒,你一个工程,他一个项目,回扣多少不管,只要把工程项目的壳子弄起来有个交代就行。等同僚们都有钱了,咱们都欧洲美国月球火星1年4飞游,管他什么老百姓没钱过日子难呢,只要同僚们吃好喝好,这天下还是咱们的!!
 
“授人以渔”并不错,但应注意以上内在和外部条件。没有条件的“授人以渔”固然荒唐,有条件的“授人以渔”也不宜过度,捕捞过度将危害生存环境,后者恰恰已经成就了目前“授人以渔”的虚伪之处。当教育不能正视“渔”的内在条件在哪里,教育=牧“人”,教育那个东东病了,成为“健康杀手和智力的屠宰场”,在以“授人以渔”的名义,摧残着被授之人“渔”的内在条件;促进消费的“授人以渔”能否正视“渔”的外部条件在哪里?希望四万亿大单不是又一次的涸泽而渔!
 
“授人以渔”的目的是为被授之人提供生存与发展的途径。真正的“授人以渔”也只能授于一定数量的渔夫。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农民和渔夫居然都没排得进去,生存与发展的途径很多,何必一定“授人以渔”?!人家患有“蛋白尿”,你偏要“授人以渔”不是在害人么?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应百米比赛方式选拔马拉松选手,扶贫或促进消费也理当如此。
 
“授人以渔”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渔夫“渔”的最高境界是将自己作为江河湖海中生物链的一环,草原上的老牧民更是习惯给狼留有活路。扶贫也好,教育也罢,根本上需要提升真正的“人”的素质。育人好比育树,嫁接、剪裁手段只能培育景观植物,速生林更是破坏土壤的“抽肥机”,真正伟岸有价值的树木都源于自然界,阳光、雨露、土壤是这些树木的真正所需,并不需要人工的雕琢。
 
关注网络有关速生桉报道:
 
一、种植速生桉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部门利益,而非国家提倡地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如今速生丰产林在如此多人反对的情况下,各地仍大规模发展的原始推动力就是上面所说的专家和林业部门,专家卖桉苗发财,林业部门收管理费得利,更有政府人员承包工程从中渔利。
 
二、大规模发展桉树丰产林存在潜在危胁。现在社会上有人大呼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有毒”,也有人讲的恰好相反,说桉树根本不存在“抽水机”“抽肥机”“有毒”,而且桉树生态良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且不论桉树是否真如传说中的“抽水机”“抽肥机”“有毒”,只是想说:我们到现在还是没搞清楚桉树究竟是好是坏,可我省已经是漫山遍野的都种上了这桉树,“桉树派”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危险性多高,假设桉树真的有毒,日积月累造成危害,我们又如何对得起子孙后代。
 
三、破坏物种多样性,造成物种单一。学过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种类越多越稳定,种植桉树之前要“炼山”,说白了就是放火烧山,任何生物都被烧死,然后种上桉树,于是山上除了桉树,杂草,以及以桉树为生的病虫,其他都没了。可以肯定说一句,物种的单一化绝对不是科学发展观。有老百姓说,现在,野猪都没地方躲了,也许我们的子孙只能从电视上看到野猪的样子。
 
四、大规模发展桉树造成毁林造林。现在有些市也相继出台了规划,其中大多有“只能荒山、火烧迹地造桉树林”的规定,可是其实情况是:1、荒山林地肥力太差,种植桉树势必加大成本,所以几乎没有造林公司愿意在荒山上造林。2、火烧迹地地力也许不错,可更多的情况是:火烧了200亩的迹地上,为规模效应往往规划造2000亩。以上两种情况造成了数不胜数的毁林造林的例子。
 
五、大规模发展纯种桉树势必造成病虫害肆虐。十年绿化广东时期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期间大规模种植纯马尾松林,现在松树病虫害泛滥成灾,而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纯种桉树林病虫害失去天敌制约,一旦失控以现在桉树基地的规模将是灾难性的。
 
六、如今造林公司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得山权,一般租期为三十年,以五期砍伐周期约六轮,问题是砍了六次后呢(桉树号称“林作物”,就像农作物一样需要不时的施肥),造林企业的趋利性注定租期结束后时山上“片甲不留”,剩在山上的可能是土壤板结或沙化,或者能长出些杂草,到时候我省又将出现多少荒山,我们要这样的生态省吗?
 
说实在的,明眼都看得到现在这种大规模发展桉树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行为,它以生态做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上面的大段抄袭,为告诉各位看官:依靠速生林的扶贫将断子绝孙;同时不妨对比,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与栽种速生林又何其相似?速生林毁坏土壤,功利性的教育体制则会埋葬两千年的中华重教传统,当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问题,之后的必然将是比二十多年前更加泛滥的“读书无用”。我们是否将面临智力的荒漠化?
 



强调知识的作用,首要应在于提升人的内涵,“物格而后知至”,修身齐家治国,知识的生产力应是最后一个饼子,却不幸成为唯一被承认的饼子。得鱼还是授渔,两者并非是割裂的。能力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但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打铁还要自身硬”,“授人以渔”也不妨“授人以鱼”!而虚伪的“授人以渔”不过是将被授者作为“鱼”的涸泽而渔!
 


(网络图片:开渔节)


相关阅读:

如何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

授人与渔和喝奶养牛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650

授人以渔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14

“悟人”与“误人”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67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22-50709.html

上一篇:质疑、权变与担当
下一篇:不同视角下的概率人生:答复发明狂
收藏 IP: .*| 热度|

12 杨玲 黎在珣 刘全慧 刘玉平 艾云灿 黄安贻 吴渝 杨秀海 陈国文 顿爱欢 iwesun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9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