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中华民国与新文学

已有 4102 次阅读 2008-11-22 18:19 |个人分类:文学:当代文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912年也被称为民国元年,因为这一年的1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作为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帝国政府的国家政权诞生了。2月份,仅仅做了三年宣统皇帝、年纪也才有六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宣告退位。又过了十二年,仍然保留着帝号、居住在禁城的溥仪终于被驱逐出宫。这件事当时颇为轰动,也给住在北京的诗人徐志摩带来了写诗的冲动,写下了下面这段题为《残诗》的“新诗”:

怨谁?怨谁?这不是青天里打雷?

    关着,锁上;赶明儿瓷花砖上堆灰!

    别瞧这白石台阶儿光滑,赶明儿,唉,

    石缝里长草,石板上青青的全是莓!

    那廊下的青玉缸里养着鱼,真凤尾,

    可还有谁给换水,谁给捞草,谁给喂?

    要不了三五天准翻着白肚鼓着眼,

    不浮着死,也就让冰分儿压一个扁!

    顶可怜是那几个红嘴绿毛的鹦哥,

    让娘娘教得顶乖,会跟着洞箫唱歌,

    真娇养惯,喂食一迟,就叫人名儿骂,

现在,您叫去!就剩空院子给您答话!……    

 

难得的是,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大清王朝颓败之后萧索的“故宫晚秋”图画,“白石台阶儿”、“赶明儿”、“冰分儿”、“娘娘”这些带着皇城味儿的词汇也传达出冷冷的嘲谑。尤其是,对于那些熟悉了在“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框架中作诗、读诗的人们,《残诗》更是一首完全不同的诗。一方面语言是大白话、口语甚至北京方言,每一行的字数也不均等;另一方面又不讲平仄,诗体似乎也无以名之。中国古诗系统中没有与它对应的品种。即便是现在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误会,以为这就是所谓“自由诗”。

但它实在并不是“自由诗”。第一,它押韵,前六行基本上押同样的韵,后六行则每两行换一个韵;第二,每行的字数虽然不等,但若以口语节奏论,却可以感觉到每行诗句的节奏数大体相等,差不多都是五个节奏单位,比如前两行可以这样读:
 
怨谁?|怨谁?|这不是|青天里|打雷?

关着,|锁上;|赶明儿|瓷花砖上|堆灰!

 

在英语古典诗歌中,有一种格律形式叫“The heroic couplet”,汉语译为“英雄联韵体”或“英雄双行”,其主要韵律特点包括“抑扬格五音步”和“两行一韵”,抛开英诗中的“格”,将“音步”说成“停顿”或“音组”,就可以发现徐志摩的《残诗》最接近“The heroic couplet”的要求。那么,《残诗》也就可以叫做汉语的“英雄联韵体”,而不是“自由诗”。因为自由诗另有要求。

徐志摩,就是那位先后留学美、英,欲做中国的“汉密尔顿”而终于成为中国的济慈的那位热情诗人,他在民国时期所做的,恰恰就是把英语诗歌格律转换到现代汉语诗歌中的一个实验者。在他留下的诗作中,《再别康桥》也罢,《康桥再会吧》也罢,差不多都是对英诗各类诗体的汉语式转换。和他有着共同留学背景的诗人,闻一多,陆志韦、朱湘,孙大雨,林徽因,莫不如此。这就是民国时期中国诗、中国文学的新风气,在这种新风气鼓荡下写出来的“西化”的文学作品,就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新文学。

不过,徐志摩的《残诗》已是新文学发生五六年之后比较成熟的作品了,那时候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这些大城市的新文学写作渐呈燎原之势,诗如郭沫若的《女神》和《星空》,冰心的《繁星》和《春水》,汪静之的《蕙的风》,小说如鲁迅的《呐喊》,郁达夫的《沉沦》,张资平的《冲击期化石》,都已经成为图书市场上的新文学出版物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47910.html

上一篇:一封信,一段回忆
下一篇:一个“八○后”的自述
收藏 IP: .*| 热度|

1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