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听了卡根对古腾堡-里克特定律的介绍后,巴克突然想到,地震的这种情形很像他正在研究的沙堆崩塌。
假如我们往一张桌子上一粒一粒地丢沙子,沙子将会逐渐堆积起来,越来越高,但是不可能一直高下去,随着沙堆变高,它也变得越来越陡、越不稳定,到一定程度,刚丢下去的沙子会引起沙堆的崩塌,让沙堆的高度降低。崩塌之后,继续丢沙子,沙堆又再增高,然后再崩塌,如此循环往复。
巴克首先想要知道的是一个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沙堆崩塌的规模有小有大,什么样的崩塌规模是最典型的?能否预计下一次的崩塌会有多大?这需要堆许多沙堆进行统计,很费时间,所以巴克就改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巴克和他的两名同事研究了数以千计的“虚拟沙堆”,统计了数百万次的崩塌中的沙子数。他们找到了什么典型崩塌规模了呢?什么也没有。有的崩塌规模小到只有一粒沙子,有的则大到几百万粒沙子。什么样的规模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并不存在一个典型的崩塌规模,无法预计。
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巴克等人对其程序做了一些改进。设想从上往下俯瞰虚拟沙堆,然后根据沙堆上的每粒沙子所处位置的陡度着上不同的颜色:如果那个位置相对平稳,就着上绿色;比较陡峭,就着上红色。刚开始堆沙堆时,都是绿色的。随着沙子的堆积,红点也逐渐增多,进而形成网络。一粒沙子掉到红点上,就能触发周围红点的滑动。如果红点很少,新丢下去的沙子的影响就很有限。但是一旦红点多到连成一片,就无法估计新丢下去的沙子会导致什么结果:它可能只是打几个滚就停下了,也可能触发周围的沙子引起一场小规模崩塌,但也可能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像多米诺效应一样,导致几百万粒沙子一起崩塌。这种高度敏感的不稳定状态称为临界状态。由于它是在沙子堆积过程中自己逐渐形成的,巴克称之为自组织的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规模的崩塌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即使是最大的崩塌的发生也无其他特殊的因素。它是完全不可预测的。(以上引自中国青年报20008年6月4日刊载的一篇方舟子的文章 《像沙堆一样崩塌》,节选)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地壳岩石是一种固体,不是沙堆;地震是岩石破裂的产物,而沙堆不会破裂。两者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儿。正如我在一篇博文中指出的,不管是不是世界上大牌的科学家,只要涉及到地震,某些人很容易被误导。
岩石力学试验表明,在加载到膨胀点之前,岩石的破裂过程是稳定的,没有自组织临界性;加载到膨胀点之后与强度峰值点之前,破裂是不稳定的且会自发发展,此时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只有加载到强度峰值点时,系统才具有自组织临界性,在微小的扰动下发生失稳。由此可知,系统不总是处在自组织临界状态。
各种内外营力对活断层中的锁固体加载,在加载到膨胀点时,震群事件发生;加载到强度峰值点时,在适当的扰动下大震发生。我们的研究[1]表明,强震孕育过程不仅有唯一的地震活动性前兆——震群事件,还有极强的规律性,强震不是不能预测,而是能准确地预测。
“沙堆模型”不能客观描述强震孕育过程。该模型也不知误导了多少科学家和民众,该是让“它”下岗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秦四清, 徐锡伟, 胡平, 王媛媛, 黄鑫, 泮晓华.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V53(4): 1001-101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