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江的博客 Hanjiang Lu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hj701 研究兴趣: 物联网、智慧海洋、人工智能、多智能体及强化学习、无人集群协同智能

博文

科学网博客走向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建议 精选

已有 5320 次阅读 2011-2-13 13:37 |个人分类:观点建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客, 建议

 
 
 
     科学网博客走向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建议  (罗汉江)
 
     来科学网博客安家已经8个月了,对科学网博客也有了些了解。自己根据观察,总结一下科学网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阅读人群(网内指科学网7000多位博主,网外指没有在科学网开博的人群):
     1.科普。主要是网外。
     2.科研规律、科研技术和科研精神(包括科研方法、科研手段和技能、科研励志等,如科研选题、科研申请、科学项目实施、论文写作、科研工具等等),这块内容最受网内和网外人群的欢迎和关注。
     3.科学体制、科研环境、科研方向等。这块主要是网内,由于这涉及科研的大的方向和趋势,对于7000多博主甚至整个社会的科研环境都有一定利益关系和影响,因此也最为普遍关注,并讨论热烈。
     4.科研娱乐。科研人不是机器人,有压力、有情绪,也需要放松。尽管科研人员不是娱乐的高手,但科研人自己娱乐也与其它领域有不同的趣味。这块最受网内欢迎。
 
     缺乏专业化:
     感觉科研网缺乏一个科研人员专业互动功能。这个互动主要是指同行的互动。科研网上信息科学博主2500多人,但至今我搞不清楚谁在和我研究类似的方向。
     尽管有圈子,但感觉圈子专业范围太大,功能上较弱,没有多少互动和影响。
     建议:
     个人觉得可以学习下ResearchGATE(http://www.researchgate.net/),组建灵活而充满活力的Group(比如无线网络领域就有多个很细的group,每个group都比较活跃,新的信息通过email通知)。
     Group功能的强化,能够促进科研深层次交流和互动,弥补仅仅通过主页头条、专栏选择博文的不足。另外,目前的方式类似新闻网页模式,专业交流功能较弱,缺乏专业交流平台“自我组织、自我流动、自我繁荣”的平台优势。
    科学网博客平台在国内作为科研博客平台做得最好,但如果能够在科研人员专业交流和互动上做足功夫,相信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博友和读者,对于科研事业发展本身也会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缺乏国际化:
    另外,如果能够进一步开拓科学网博客国际专栏(英文博客专栏),相信不仅仅能吸引国际一流科研人员的加入与交流,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水平,还能为成为国际一流科研博客平台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上建议,请指正。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666-412525.html

上一篇:Be happy at work & work for happiness
下一篇:平衡与平和----论幸福
收藏 IP: 222.134.133.*| 热度|

21 杨华磊 沈晓雄 吕喆 许培扬 刘洋 陈安 刘颖彪 高建国 魏晨 孔晓飞 李学宽 丛远新 罗晓敏 黎在珣 陈飞 姜洪洲 周春银 罗帆 李银生 gistian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