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生疑的统计数据
——关于“科研人员移民美国 家庭原因首当其冲首”说
黄安年文 2007年6月30日
刚刚看到科学网电子杂志第12期上发表的一份编译的文章称“科研人员移民美国家庭原因首当其冲首”。我没有核对英文原文,但怀疑编译文中的主要立论:
其一:称“科研人员移民美国 家庭原因首当其冲”。
如果说家庭原因是科研人员移民美国首当其冲的考虑,这意味着,科研人员移民考虑移民美国是在这以前已有家人(父母或配偶等亲人)移民美国了;或者由于家人的原因所以移民美国。然而一般地说,科研人员移民美国的重要原因是出于在美国享有良好的从事科研的设备和生活条件,也受惠于美国政府的吸引科技人员的移民政策,这说的是整体情况,而不是所有的科技领域。我们不能设想是首先考虑到和在美国的家庭亲人团聚,所以科研人员移民美国,这种分析是否颠倒了因果关系,事实上在我国相当多的科技人员在美国首先立足,获得工卡、绿卡、移民身份,在这一过程中或其后再将家庭成员移民美国的,否则如何立足,难道靠家人养活在每的科研人员,这里的因果关系是明显的。也有科研人员移民美国后和在大陆配偶长期分居而导致婚姻关系难以维持而分离,在美国重组家庭的情况。主要出于考虑家庭原因而移民美国的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其二,称“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科研人员占了最大比例”也有疑问。
文章说“所有科研人员移民总人数超过了330万。其中,来自印度、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菲律宾、加拿大、英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科研人员占了绝大多数,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5%。”这种表述只能理解为在330万科研人员移民中“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5%。”这样算来就有247.5万”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果讲数量巨大的台湾科研移民计算进去不是更多了吗?恐怕要超过300万了,这个数字相当于目前全部在美华人的总数,显然是不确实的。难道说的是华人在美国的科研人员占华人总数的75%?这显然也高估了。或者说指在美国的中国科研人员中有3/4是移民,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因为绿卡持有者还不是移民身份,至于短期逗留更不能计算在内了。
写于2007年6月30日7:30分
**********************************************************88
附件:编译文章:
NSF统计表明:科研人员移民美国 家庭原因首当其冲
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科研人员占了最大比例
作者:任霄鹏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6-29
图片说明:超过1/3的国外科研人员移民美国是出于家庭因素。
(图片来源:Art Explosion)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一项最新统计表明,37%的国外科研人员(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移民美国是出于与家庭相关的原因。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教育机会(30%)和工作机会或经济原因(21%)。
统计人员共分析了102350位在美国工作的科研人员的数据,发现不同国籍、年龄以及教育背景的的科研人员移民理由也各不相同。
统计报告的作者、NSF科学资源统计部门的Nirmala Kannankutty和Joan
Burrelli表示,“即使是那些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或者工作机会而移民的人,家庭也仍然是他们决定移民的重要因素。”
目前,美国本土出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超过了1830万,而所有科研人员移民总人数超过了330万。其中,来自印度、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菲律宾、加拿大、英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科研人员占了绝大多数,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5%。
统计报告指出,移民美国的科研人员中有64%都已经加入美国国籍。此外,调查表明,从国外移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比美国本土出生的科学家拥有高等学位的比例更大(49%比40%),而且更可能取得某个科研或工程领域的最高学位(63%比54%),从事科研和工程相关工作的几率也更大(31%比21%)。
最新的统计数据是在整合NSF此前进行的三项大规模人口统计和劳动力调查后得出的,这些调查分别是:the
National Survey of College Graduates、the National
Survey of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和the Survey of
Doctorate Recipients。
了解更多的调查统计信息,请登陆:http://www.nsf.gov/statistics/infbrief/nsf07324/。(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
[据科学网电子杂志第2007年12期(6月22日至6月29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