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谈—失败反思角度 精选

已有 19213 次阅读 2010-12-11 08:04 |个人分类:基金申请|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基金申请

 
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者,没有不落选的,关键是落选后要认真阅读专家反馈信,吸取经验教训,以利来年再战!
我们课题组从1998年首次中标以来,前前后后成功获得过4次资助,但也多次遭拒,反馈信记录就有3份!其中有我本人主持的,也有其他同事主持的。为了让后人从中吸取经验和获得启发,不再重蹈覆辙,本人不怕在此献丑,特将评委意见一一列出来,并加以点评,供大家参考!在此声明,本人对有些意见是接受的,有些意见是持保留态度甚至是不接受的! 
面上项目之一
【评委1】 
该项目具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项目的研究内容表述清楚,所选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比较准确,但是有些思路设想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论证(例如:基因枪法及叶绿体转化效率等),项目组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积累还显不够。因此,建议暂不予以资助。
这个评语很简短,关键在于评委怀疑我们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担心我们能力尚有不足。对于评委的怀疑,可能源于他对转基因技术不太熟悉,其实基因枪法在叶绿体转化上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即使叶绿体转化率不高,只要有一个成功的转化子就够了,叶绿体转化效率本不该成为问题。对于评委的担心,我从1985年就开始进入转基因领域(当时陈章良教授刚回国),也算是国内第一批从事转基因植物研究的人,先后转化成功的植物也有好几种,不知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也许我在这方面的介绍还着力不够吧。 
【评委2】 
1、国家自然基金已资助多项有关青蒿素生物合成调控方面的项目,其中抑制鲨烯合酶基因表达已有相关的研究; 2、研究结果是获得转基因植株,与建立分子育种模式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大大提高青蒿素含量”的提法,没有具体指标,无法建立验收标准;3、人员组成不合理,研究力量差。 4、申请者前面承担的基金项目“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合成代谢基因敲除”任务完成情况不好。好的思路还要靠认真的态度和坚实的基础方能实现。不同意资助。
第一点是说我们创新性不强,属于跟踪研究,其实本项目是应用基础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实用应该是第一位的,不过对于如何在应用基础研究中也要引入新观点和新思路可能注意不够;第二点是说我们的研究目的不明确,缺乏具体的定量指标,这显然是我们没有认真考虑的结果,应该是疏忽造成的;第三点可能是致命伤,评委不看好课题组成员的能力,标书写得再好也是白搭;第四点可能是我们说的不清楚导致评委产生误会,其实前一个项目是高科技探索,只给一年时间,不可能取得很大突破,但我们首次利用简并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已经不错了,可能错就错在我们应该在原项目的基础上继续申请!
【评委3】 
青蒿素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疟、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目前其来源仍为从中药青蒿中提取,不同产地的青蒿其青蒿素的含量差异很大,研究表明青蒿中无活性的青蒿素前提化合物如青蒿酸等的含量较高,因此制约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限速步骤主要为从青蒿素前体向青蒿素的转化。花期前青蒿素在青蒿中的含量很低,课题拟通过基因打靶增加青蒿素合成途径中的碳流,可能会增加青蒿素前体物质的含量,不能解决青蒿素前体物质向青蒿素转化的关键问题。由于青蒿素的生物合成涉及到复杂的酶促反应网络,抑制甾醇等物质的合成并不一定能提高预期代谢产物的合成;同时还应考虑如何协调“源、流、库”之间的平衡,因此该项研究的风险性较大。如果经费允许建议给予小额资助,探索所设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这个评语很长,其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没有抓住关键问题,研究项目存在较大风险。我们的立论是青蒿素属于次生代谢产物,碳源不足是影响其产量的关键因素,但忽略了青蒿素合成中的限速步骤,可见评委的意见是很中肯的。 
面上项目之二
【1】 
项目以青蒿为材料,通过导入反义基因asSS和asGAS以降低青蒿分支途径类固醇与非青蒿素倍半萜的合成,同时进行冷胁迫诱导ADS基因表达促进青蒿素前体的合成,再利用单线态氧(1Q2)作用于青蒿,促进青蒿素的合成。项目研究在应用反义及1Q2调节促进青蒿素合成研究上具有特色,创新性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目标明确,内容恰当,总体研究方案合理,前期研究基础好,建议优先立项资助。将转基因植株种植于野外不妥,建议注意转基因安全问题。
这次的标书就吸取了上一年的不足,既想到了“开源”——冷胁迫诱导ADS基因表达,又想到了“节流”——导入反义基因降低碳源消耗,更想到了如何突破青蒿素合成的限速步骤——单线态氧作用,因此获得该评委认可。
【2】 
申请者提出的利用反义大根香叶烯A合酶基因(asGAS)转化青蒿,以阻遏GAS的过表达,减少该代谢支路对碳流的竟争,从而达到提高青蒿素含量的目的。这一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但基于如下理由建议暂缓资助:1.前期工作基础不够,尚未从青蒿中分离到GAS基因,和对GAS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考虑利用反义技术或RNAi干涉技术阻遏GAS的过表达。2.申请者在项目名称中写有“单线态氧介导青蒿酸过氧化“,但其年度计划中没有该项内容。关于单线态氧处理青蒿的研究,只能证明从二氢青蒿酸→二氢青蒿酸羟过氧化物→青蒿素这一途径的存在。但青蒿中尚有可能存在青蒿酸→青蒿素B→二氢青蒿素B→青蒿素的途径。此外,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与青蒿的发育阶段有关,通常在花蕾期至盛花期。因此申请者有否考虑这一技术路线如何应用于生产中。
第一点是说我们还没有分离到GAS基因,这是事实!但评委也许不了解,GAS基因的序列已经发表,合成引物扩增该基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请大家千万不要高估评委的水平,即使你的思路很好,水平也很高,但一定要把申请书写得浅而又浅,否则评委看不懂而提些令你哭笑不得的意见,你的代价就太惨重了!第二点简直是吹毛求疵,可这就是我们犯的错啊,被评委揪出来不认也得认了。至于评委提到的两条途径,目前都没有确认,我们的项目也不涉及,可是他在这里扯出来,实在是冤枉!
【3】 
曾庆平博士的申请课题青蒿分支途径阻遏及单线态氧介导青蒿酸过氧化,拟通过遗传学手段阻遏青蒿分支途径并结合单线态氧介导青蒿酸过氧化来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该课题的研究结果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课题实验设计比较合理,申请人以前从事过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比较好的相关工作积累,而且有从事该项研究的基本条件。建议资助。
这份评语写得也很简短,但未指出我们的不足,就不点评了。 
【4】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的研究已有多年的研究,而且国外进展十分迅速,本申请项目属追踪研究。虽然申请者提出的研究方案有一定的依据,但方案不具体,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如在摘要中提到的“开源“、“节流“和“引流“等),研究目标难一实现。申请者前期研究基础欠缺,虽然申请项目中主要成员XXX获准的国家基金项目(2007-2009)与本申请项目有关,但本工作尚在开展中。本申请项目与一个小额资助项目(30271591)只有很小的相关性。建议不予资助。
大概是前面2:1的结果,让基金委又另聘了一位评委。据他的意见,该项目创新性不强,预见性有限,项目相关性小!哎,今年泡汤!所谓创新性,我们以为只应该在基础研究中强调,没想到应用基础研究也不可缺少,真是大意失荆州啊!所谓预见性,可能是我们的技术路线写得不详细,申请书的表述又不太科普所致。所谓项目相关性,我至今不懂他是如何判断的?! 
重点项目
【1】
本项目以青蒿素为萜类模式化合物开展胁迫环境模拟与自然进化重演专项研究,评议人虽然对这个领域不太熟悉。但觉得本项目存以下问题:1、植物中萜类化合物分布广泛,其结构类型非常多样,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等等。而青蒿素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倍半萜化合物(含有过氧键),这种化合物在萜类化合物乃至植物成分中都是比较少见的,以其作为模式化合物进行植物萜类环境适应研究并不具有代表性。连申请人自已都认为青蒿以形成青蒿素来抵御O2的致命攻击只是一个特例。2、作为重点项目,本项目的人员组成不太合理,从事植物遗传与发育的专业人员较少,且组成员人员中只有一位具有博士学位。更让人不解的是在项目组成员的分工中既然一人没有明确分工,另有两人负责“抗肿瘤药物的体外筛选”,与本项目毫无关系!3、申请人前期研究的论文主要发表在国内期刊上,说明前期研究还未达到本领域较高水平。
这个评语基本上不是从我们的业务水平上进行评判,因为评委首先已经声明对该项目所涉及的领域不太熟悉。第一点是质疑青蒿素抗氧化不能作为模式,因为其他植物中并不存在此特例。我不知道特例值不值得研究,研究的结果可否用来指导植物抗性育种?第二点是质疑研究团队的组成,我们作为中医院校也就这水平,有博士学位的人多了,但没几个人做我们这一行,也许我们应该多找一些合作单位,加强研究团队的“硬实力”!第三点正是我们的软肋,当年我们的确还没有在国际上发表论文。大家都说不要以SCI论文马首是瞻,如果你不幸遇见一位只认SCI论文的评委,你就只能后悔为什么没有多发表几篇SCI论文呢? 
【2】 
本项目已经有的研究基础距离即将达到的研究目的比较远,项目预定的三项研究内容中,第一项的两个方面:在酵母中创建青蒿素合成途径,将青蒿的青蒿素合成途径阻断尚未见到能实现的现实可行性,那么相关工作是否可行就更不好说了,第二项工作似乎更了无踪迹,第三项内容也缺乏足够的基础支持。项目组人员在青蒿素代谢相关方面有很好的积累,但尚且不足以承担此重点项目,另外关于植物进化的和适应机制的研究方面,似乎都没有基础,植物的进化与分类似乎并不是一个概念上的意义,项目分工XX研究员来做系统分类是对招标课题意义的误解所致,何况她看起来也并没有这方面良好的基础。总之项目基础不错,但是与本项目目标相距甚远,看了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建议不予资助。
评委首先不认可我们的创新思维,似有“空中楼阁”之感,因此如何把握创新性与可行性的“度”尤为重要,并不是想得越玄乎越好。其次,评委承认我们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不认为我们有能力担此重任,看来我们是过分抬高了自己,有些不自量力。因此,课题申请应量力而行,强行上马并不明智。最后是用人不当,选择了一位从未接触过系统分类的人负责进化研究。总之,本研究作为重点项目,评委拔高评审要求无可厚非,但他无视我们的研究已在国内领先的客观现实。
【3】 
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青蒿素合成与植物抗氧化功能,立意新颖。有几个问题请申请者考虑。首先,植物中存在的抗氧化途径与青蒿素合成途径的关系如何?转基因酵母中抗氧化酶的变化可能是异物引进的结果,无法确定是青蒿素合成的特异性反应。实验一中的补偿效应与植物中的实际情况有差距。另外,进化路径研究的可行性有问题,选择植物种类的基本设计思路不明确。同一植物往往同时具有单萜、倍半萜、二萜…类成分,合成途径涉及到的也是多个酶的作用,而且在同类萜中,又存在不同位置取代基而结构类型多样的化合物,其合成过程的酶大部分不清楚,在基因的选择上如何考虑?文中未见阐述。 建议先进行专题一和专题二的研究内容,专题三选择部分植物作为预研性研究。
这个评议显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明确指出了萜类合成的复杂性与研究工作的难度,建议分层次开展研究,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我认为这样的建议是合理的,这位评委的评判也是负责任的,对我们今后再次申请极具建设性。 
【4】 
该项目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但有如下不足:1、即便实现研究目标,应用前景不明朗或应用的下一步工作困难很大,可能性较小。2、研究方法阐述的具体程度不够。多以具体方法载入研究生毕业论文代替进一步论述。评审者不一定能查到贵校学生论文,因而不利于判断此项目的工作基础和可行性。3、对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性或先进性阐述不够清楚或不到位,并且作为重点项目其新颖性或先进性不强。
本项目更偏重基础研究一些,因此应用方面未过分强调。其次,以介绍学生论文的内容为线索铺陈我们的研究基础,大概不获评委认同。另外,可能申请书的写作不到位,艰涩难懂给评委留下先进性和新颖性不强的印象。
【5】
本课题创新性很强,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潜力。申请书写得很好,条理清楚,研究内容合适。课题组似乎有强的基础,只是许多数据还没有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虽然此课题很新颖,但似乎存在一些冒险性。比如在酵母里创建完整的青蒿素合成途径,如果成功,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基于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如果万一不成功怎么办?申请人并没有写明另外的途径。另外,青蒿素合成缺陷植株的培育写得不够详细。申请人拟用基因置换,反义基因(antisense)还是RNAi?如是基因置换,那么风险性会很大。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值得一定的资助。
这也是一个很专业的评语,肯定了研究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意义和应用潜力,惟担心课题的风险,看来还是我们的工作积累不够,研究设想过分超前,未能给实验失败“留后路”,这都是值得我们改进的地方。 
【6】 
本项目将采用模式化合物青蒿素为研究对象,从青蒿素的生源途径、萜类合成的环境适应机理、植物萜类起源与进化的路径3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萜类过氧化合物起源与进化在植物适应氧胁迫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其化学生态意义,说明植物的环境适应在于对特定基因表达的调控,具有良好的创新性。以青蒿素为模式化合物通过氧胁迫环境来推理萜类进化路径,因该注意是否存在环境因子单一性问题。本项目拥有充足的立题依据,清晰的科研思路,完善的研究方案,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这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评价,如果该项目获得资助,它就是理所当然,如果未获资助,我们只能感叹:同为评委的观感为何如此不同呢? 
【7】 
该项目为了验证青蒿素可能是青蒿在适应氧化胁迫环境过程中而生成的假说,探讨植物萜类起源、进化和环境适应的机理,拟以青蒿素为萜类模式化合物开展环境胁迫模拟与自然进化重演专项研究,包括人工进化研究、人工退化研究、适应机理分析、进化路径推理。该项目设计有创新性,但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支持,有些环节存在疑问,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建议暂不资助。
这个评语还是对课题组能否完成既定研究任务存在担心,尤其强调课题缺乏理论及实验支持,但未质疑我们的团队组成。我们承认该项目的设计瞄准世界前沿,而且很有特色,但却因为本身“孱弱的躯体”输在了起跑线上,令人深思!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392391.html

上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谈—申请成功角度
下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谈—当“新点子”不被认可
收藏 IP: .*| 热度|

30 余海燕 方宏清 余世锋 葛肖虹 孙学军 朱志敏 罗帆 梁建华 戴小华 陈国文 毛培宏 唐小卿 王声乐 丁甜 佟冬 吕喆 周建新 郭桅 许培扬 欧阳建华 李毅伟 丛晓男 金怀平 胡志丁 陈新娟 罗淼 夏雨 马志伟 runasun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