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的缘起、发展与现状
李 侠
每年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文科的同学,尤其是那些想报考哲学专业的同学都会面临这种的困惑: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哲学有什么用?有这些疑问很正常,也是准备学习哲学的人应该有的一种思想铺垫,作为专业哲学教师,我在这里跟大家简单地聊一点有关哲学的话题,希望对大家的选择有所帮助。
一 什么是哲学?
在世人的眼里,哲学是远离日常生活的一门学问,客气点说,哲学很高深、抽象,不好理解;不客气地说,哲学是一门无用的玄学。总之,哲学在当代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界。再加上我国的特殊国情,哲学与政治的不分,导致我们遭遇的哲学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哲学,人们对哲学更是敬而远之,从这个角度上说,哲学在中国还是一门相当晚熟的学科。如果安静下来,问一下自己,我们的人生能离开哲学吗?其实哲学无处不在,只是由于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已经缺少了那种坦然与平和的欣赏与审视的眼光。今天,让我们试着擦洗掉哲学身上的尘埃,看看哲学的本来面目,我相信大家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哲学是如此地美丽,她象家乡清澈的小河,一直静静地从我们的心灵旁边悄悄流过,给干涸的心灵带来一丝温暖湿润的气息,那一刻我们知道生命在为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而顽强地坚持着。
说到哲学不能不回到古希腊,回到哲学获得巨大声誉的年代。让我们从起点处回味哲学的荣耀,尤其是在个体生命感到茫然的当下。从词源上说,哲学的英文单词是Philosophy,最初在英语世界出现是1297年的事情,它是从古代法语中翻译过来的,而法语中的这个词来自拉丁语,拉丁语再往上追溯,就回到了古希腊,是由希腊文中philia 和sophia这两个字合成的。在英文中它的前缀philo-表示“爱好”和“亲近”等意思,由这个词衍生的词,至今还具有本意的词有philogyny,它的意思是对女人的爱好,由此派生的词是philogynist,它的意思是爱好女人的人。从英文词的演化中可以看出,在最初从希腊到英文的漫长转译过程中学者们面临的困难。其实,把爱理解为对女人的爱,恰恰误解或者缩减了哲学的本性,换言之,对女人的爱,这种爱动荡不定,充满了一种不确定性的成分,它是瞬间爆发的,与持久的含义相差甚远。如果以爱女人的方式来爱哲学,可以肯定这种爱非把哲学毁掉不可。让我们再回到古希腊,看看在那里对爱又是怎样理解的。关于“爱”这种情感在希腊文中有三种不同的词来描述,即以Philia 、Eros、Agape三个字为代表,分别指涉三种不同的情怀。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应该是Eros(古希腊的爱神),其形容词为erotic,中文一般翻译为“情色”。Eros,指情爱,代表一种本能的感性冲动以及浪漫的情怀(傅佩荣)。而Philia代表友爱,温和而理性,这正是哲学所强调的爱。Agape指神对人的爱,后来泛指博爱,没有任何差别,具有宗教情怀。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哪种形式的爱,都与人有关,这也指涉了哲学的目之所在。现代哲学之所以让人感到不可接近,是因为它变得太侧重于技术而忽视了对爱的本质的追问与关注。就笔者本人来讲,做分析哲学的东西,除了专业人士以外,可能是没有人感兴趣的,也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也是哲学在当代日益被冷落的原因之一。再来看其后缀 sophy-它表示知识和学问,来自拉丁语sophia(智慧)。其实,智与慧是不同的,日有所知谓之智,它喻指了知识的经验累积特性,而慧原本是来自佛教的词汇,具有观照了知的意味,它强调的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先天能力,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慧根”、“慧眼”等都具有这个意思。前几年世面上流行一本书《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就来源于此。合起来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这也正是哲学的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神圣的。今天所谓的哲学定义,即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一种狭义化的处理方式,已经远离了哲学的本意。就哲学兴起之初关涉的对象来说,它对外探求宇宙的奥秘,对内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在科学的时代,一方面,整个社会陷入物质的丰富与思想的贫乏的两难境地,迫使当代的哲学家再次把目光投向人在当下的存在状态,如理性、公平、正义、自由、审美等,这是哲学在绕了一大圈后向本原的一种回归,诚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换言之,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的神喻)永远是哲学应该关注的事情。另一方面,今天的哲学也越发专业化,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吸取了太多其它学科的成果,呈现出一种技术性深入的特点。以上只是从学理上阐述了哲学的内涵,如果回到生活世界,我们该如何看待哲学呢?必须承认,以哲学为职业,在当代的语境下是不能快速换来经济利益的,但这不意味着哲学是可有可无的,只是说我们遭遇的这个时代正处于意义迷失而又沉迷于变灭无常之物的阶段,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与开启一个安静与聆听的时代的到来。我们今天遭遇的困境皆源于对于爱的对象的体认的差距上,按照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说法:爱无非是与喜欢的事物相结合,并享受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爱什么?其实世间的事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变灭无常的事物、恒定的事物以及因自身而伟大的事物,按照这种划分,我们今天仍然停留在爱的对象的低级层次上(变灭无常之物,如名利等),而哲学恰恰是引导我们的认识提升到更高层次的一种便利的阶梯。也许,今天的喧嚣与浮躁是我们在暧昧不明的年代由于缺少哲学的烛照所要交付的学费,但是,哲学象英雄般地从历史的远方归来,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也许这就是技术化时代人类必须经历的艰难的回家之路。
二 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哲学缘于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纵观自古希腊以降的二千五百年历史,可以清晰发现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古希腊的先哲们引发的,他们最初热衷于本体论的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探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6世纪笛卡尔为止,才被彻底扭转过来。所以第二次哲学的转向就是肇始于笛卡尔的认识论转向,通过名片式的“我思故我在”的怀疑论追问,他把目光投向人是如何认识事物的,以及为知识提供一种确定性的基础。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期,按照笛卡尔的模式仍然无法解决认识论问题,由此导致哲学的第三次转向,即语言学转向,通过对人类语言的研究来反推人类的认识之谜,顺便解决知识的确证问题,在我看来,语言学转向是对认识论研究的延续与超越。20世纪中后期以后,伴随着语言哲学的发展,心灵哲学、认知哲学的兴起都可以看做是这条路径上的深入发展。即便是对于研究对象有比较共同的认定,各流派相互之间在研究理念上也存在很大区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方哲学中的大陆传统与英美传统,从哲学史上看,大陆传统倾向于唯理主义,而英美传统则倾向于经验主义,这也是当下哲学中并行的两大研究传统。
哲学在中国当下的学科设置中是这样布局的:哲学是一级学科,下面细分为八个二级学科,分别是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按照受重视的程度,中、西、马被称为中国大学哲学学科中的三驾马车。上述二级学科内容都会在今天的哲学本科教学里有所涉及。就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情况有些变化,一些新兴的哲学学科开始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如伦理学、政治哲学、科技哲学、心灵哲学等,所有这些热点的转换都是喜欢哲学的同学未来应该关注的,毕竟这种转型背后隐含了社会变迁中的人类精神图像发展的线索与可能路径。
最后,聊一聊学习哲学的方法。从思维角度来说,学习哲学通常有三种方法,反思、批判与技术性方法。反思,是每个学习哲学的人的基本功,通过理性的思,来寻求确定性与意义。批判,则是哲学守护世界的基本方式,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助产士,即通过批判的铁锤,人类的思想才得以呈现,另一方面,哲学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诊断,通过这种方法,人类才有可能在实践层面上寻找与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今天的哲学之所以难懂,是因为它加入了很多技术性因素,即通过技术性方法进行哲学研究,导致哲学日益专业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从哪种思维方式进入,学习哲学的同学都应该花大力气研读哲学史,耐心阅读先贤的经典之作,这是进入哲学殿堂的基本功。
就个人的有限体验来说,如何习惯哲学的生存方式呢?也许你在人生的赛场上拼搏得心力交悴,但是别忘了,要让自己学会心灵归隐,回到书桌前,拿出那些爱智慧的书,让哲学的清风从燥热的心头上轻轻掠过,你开始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宁、开始发现那些尘封的爱与智慧开始从记忆的角落中象春水般的涌现,你会听到那些来自心灵的温暖召唤,这时外界的一切纷扰对于作为此在的生命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哲学又回来了。毕竟人是理性的动物,而崇尚理性恰恰是哲学之魂,也是每个人的神圣权利。
天空依然湛蓝,生命依然灿烂!我们坚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值得我们为之坚持的东西。
说明:今天下午课后,回到家里打开电脑,看到《求学》杂志编辑发来的一张电子贺卡,真的很感谢,只是这学期实在是太忙,自己的爱好也大多处于消减时间预算的阶段,再次感谢朋友们的厚爱,本文是今年8月份应《求学》编辑计湘婷老师的邀请写的,为中学生朋友简单介绍一下哲学的概貌,也是所有哲学教员的社会责任,因此当时很爽快答应了计编辑的邀请。刚才到求学主页转了一圈,发现已经登出来了,不过名字改为《我思,故我在》,很美也很简洁,作为标题应该是不错的。不过要是我自己是断然不敢这样改的,呵呵,毕竟笛卡尔是一个开时代风气之先的开拓者,在学哲学的人心目中,笛卡尔的地位就像牛顿一样。不过也好,记得超级女声曾有:我唱,故我在。俺们借用一下也是可以的。希望这篇文字对于中学生朋友了解哲学有所帮助,也再次感谢《求学》杂志以及诸位编辑。
文中图片,来自我的诗人朋友雷子的博客,应该是我家乡东北秋末的风景,这个视角拍的很好,本文引用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向雷子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