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行阿帕拉契亚山 游览大雾山国家公园
黄安年文 2007年6月24日
(按《穿行阿帕拉契亚山 游览大雾山国家公园》一文写于2003年9月4日,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147-14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版,文字有修改。)
***************************************
阿帕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Mountains)为美国东部山地,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一般海拔1000-1500米,长约2300公里,东西宽200-300公里,又几条平行山脉组成。西南的兰山山脉地势较高、地形崎岖。北美殖民地时期的阿帕拉契亚山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天然屏障,英王曾下令禁止殖民地人民向山脉以西迁移,1790年美国独立时人口中的94%居住在阿帕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则是从越过阿帕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开始的,直到移民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内战时期这里是重要的战场。20世纪60年代,阿帕拉契亚山脉地区成了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约翰逊总统任期发布了1965年的阿巴拉契亚发展法,开发12个落后州所在的阿巴拉契亚贫困地区,有人称它是田纳西工程以来的最大开发落后地区工程。
2003年9月3-4日,我们一行四人由袁清教授夫妇驾车由俄亥俄州的代顿出发冒着大雨穿越阿帕拉契亚山区,经过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直奔大雾山国家公园,并转向橡树岭,再跨阿帕拉契亚山区,返回代顿,总共800英里。
我们的汽车越过辛辛那提沿着75号公路沿线的城镇卡温顿(Covington)、佛罗伦萨(Florence)、独立镇(Independence)、克里藤登(Crittenden)、维廉姆斯镇(Willamstown)等,在休息站看到公路旁立有交通事故警示碑,上面有2001年和2002年在这条公路上因车祸丧生的人数,提醒驾驶者安全行驶。我们很快进入了高原地区并向山区纵深处行进,由于连续几个小时的大雨下过不停,有时转为暴雨,能见度不到二三十米,汽车行驶只能瞄准告诉公路上的白线和黄线,在两线之间中速行驶(约每小时50英里),经过约摸四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大雾山国家公园。如果没有这条高速公路,要在这种恶劣天气下穿越阿帕拉契亚山脉是十分困难的。我们注意到高速公路沿途有不少商业广告,而在其他高速公路两旁是比较少见的,有人解释是地方政府不加干预的结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和东北部各州和俄亥俄州相比沿途所见相对发展较慢,人口相对稀少,不由想起现在阿帕拉契亚山区虽然已经脱贫,但是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从田纳西州的塞维尔维尔地区,从这里经由加特林堡进入大雾山国家公园(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该公园建立于1934年,地处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界内,被誉为美国17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阿帕拉契亚小道(Appalachian Trail)贯穿其中,成为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分界线。411号公路经纽芬德山凹路将公园分成两半,长53英里,穿越国家公园和肯塔基州的加特林堡接通。全天大到暴雨完全打乱了我们的旅游计划,驱车横越国家公园大计划无法实现。公园可供行走的小道(Trail)就有41条,短则不到1英里,长有5英里,其中不少就是近代美国出没大雾山和穿越阿帕拉契亚山的通道,还有就是印第安人的通道,如深溪小道、印第安溪小道等。在加特林堡进口附近有加特林堡小道路程1.9英里,如果驱车深入腹地,在441号公路边的5英里长的奥卢姆洞小道可以登高国家公园的最高峰(6593英尺)。该地区超过6000英尺高度山峰共有16座,据称山间小道有150个以上可供行人远足或马匹行走,路程总长度超过800英里。
临近大雾山国家公园沿途各种旅馆和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在加特林堡的访问信息中心,不仅有各种导游指南而且提供15分钟的国家公园全貌的专题电视片。在这里我们对公元全貌有了一个简要的了解。根据介绍大雾山早在古生代时期便形成了。第四纪冰川时期,北美洲植物大量繁殖于此。这里有山峰16座,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地形十分纷繁复杂。大雾山有着充沛的降雨和密布的溪流,10条大瀑布和众多小瀑布是这里的一大美景。此山被当地印第安人称为“大雾山”,是得名于笼罩在高峰上的蓝色的似烟的雾,弥漫在整个山峦之中。1926年成立的大雾山国家公园,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西端,田纳西州的东边,占地大约520,000英亩,北美东部的高峰几乎都位于大雾山国家公园。因此,公园被命名为大雾山公大雾山国家公园。由于丰富的降雨量,园内有超过100种的原生树,原始森林内古木参天,风景优美。1983年大雾山国家公园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我们冒雨搭乘观光车就近环行约半个多小时,沿途两边全部为一家接着一家的商店、旅馆和停车场所占满,起热闹程度不在中国国内峨嵋山、华山、泰山、庐山等名山大川之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对于阿帕拉契亚山脉肯塔基段和田纳西段居民生活的影响自然不可低估。当我们下车时下起了特大暴雨,所带雨伞也无济于事,只能放弃徒步进山计划,改为驱车进山观光。据说大雾山自平日可以看到山峰上一条白雾缭绕然而这天我们看到的却是满山白雾,除了雨声、溪水汇成浑浊的水龙疾驶下泻,两旁的参天大树树叶被暴雨打得七零八落外,很难看到国家公园的真面貌,不过奇怪的是这里照样是人流、车流和水流不息。大雾山过去是荒山野岭,现在则被铸成回归自然的游览胜地,在这里可以两三日游,也可以待上个把星期,休整一番,春夏秋冬自然风光各有千秋。这里还有精心设计的水族馆,退伍军人博物馆,急流险滩划木筏,在各色山村民屋留宿,野炊,垂钓等,可以尽兴地在大山中“回归”。为了满足旅游需求公元铺设了238英里的砖石公路和146公里的沙石路。如果有时间穿越大雾山拦腰切断的纽芬德山凹路一定很有意思。这次的天气和时间都不允许,只能把期望留待下一次机遇了。
(写于2003年9月4日)
附图为即时拍摄。
1,图为2003年9月3日摄于大雾山下。
2.图为大雾山下的一家中国餐馆。
3,图为2003年9月3日摄于大雾山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