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四十不惑”的理解(外二则)
武夷山
作家赵健雄说:
40岁的时候,人生第一次仿佛可以看到尽头,虽然实际上仍无法了然。这种仿佛的看便是所谓不惑,有没有此等眼光日子真是大不一样的。
出处:黄艾禾编,四十不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博主:我到50岁以后,才有“人生第一次仿佛可以看到尽头”的感觉。可以为此而悲哀:因为又糊里糊涂地过了10年,“惑”了10年;也可以为此而庆幸:因为“倒计时”开始得较晚,因为从心理上说,在青年队伍里又多混了一段时间。
读书多的欣赏读书少的
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是这样评论达.芬奇的:
我要坚持下述观点:拯救列奥纳多的,正是他的无知。我并非说他根本不学无术,但他的书本知识很少,足以使他无拘无束。
出处:何南 主编,撬动地球的人们,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114页
博主:阅书无数的萨顿用欣赏的口气评论相对说来读书不多的达.芬奇, 耐人寻味。
中国怎样才算强?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
有许多方面是恶行,但也有许多方面会产生有道德的生活。儒教的这种特性是有道德的生活一个极为令人感兴趣的吸引人的源泉,因此比较敏感的和聪明的传教士很少有人从中国回来时不精通和不带有儒教观点。中国使前来改变别人信仰的人自己皈依了。
出处:同上书,166页
博主:我们现在的口号是:中国要由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等等。但是,若做不到“使前来改变别人信仰的人自己皈依”,则即使按有关统计数据来说中国真的变为强国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旧是很有限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