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如何思考?说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二)

已有 3830 次阅读 2010-4-5 17:33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生态学, 思考, 降水, 错误, 森林

如何思考?说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二)。 (520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03, 2010 10:54PM

西南干旱,众人关心。大凡出现这类“异常”现象,人们总是有各类说法。从甲骨文的时代到今天都是如此。“是老天爷的报应”的说法属于一个间接的“人祸”的说法了。 

镜某以为这种“非常时刻”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比如说地震、比如说南方下雪,这些事情大约不好说是“人祸”。发大水的事儿也许就有人要说是森林砍伐的“人祸”了。今天事儿变成了干旱,认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的声音就更大了些。显然这些都不是什么理性的思考。当然也算不上野性的思考。如果硬要分类的话,可以认为是个“替罪羊”的思考方式。 

“替罪羊”思考方式的一个代表就是“铿锵三人行”的节目了。这要感谢张老师的文章和转载([www.sciencenet.cn],[www.sciencenet.cn])。往妓女身上泼脏水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汪永晨女士的说法虽然有些“过激”,但也有些道理。在此不妨分析一下“貌似理性”文章中的漏洞,谈谈如何思考的话题。 

这篇的题目叫《从树木是“抽水机”说起》([www.sciencenet.cn]),从某一个观点上看属于比较理性的文章。但是由于作者的见识少了一些,对稍微复杂的事态就不能把握了。如果分类的话,这也是属于不知道如何思考一类、是第二类的“胡思乱想”了。这段文字应该是相当犀利了,如果不是镜某修炼有方简直就要被压倒了。
引用:
鉴于森林具有截留降水,储藏水分,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等作用,曾有人把森林比喻为天然水库。另一方面,也有人把树木比作抽水机,这是问题的另一面。树木要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当然要消耗水分。在同样的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森林要比同样面积的裸地或草本植被消耗更多的水。 地球上的植被之所以有森林,草原和荒漠之分,水分是决定因素。即在水和森林的关系上是水决定森林的存在而不是森林决定降水的多少。这应该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也确实曾有人指望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造林来增加降水或增加径流。
这句看上去貌似很有些道理的文字“错”在哪里了呢? 
显然,这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仅仅是描述(承认)了今天的降水空间分布。而“谁决定谁”的问题是要说明在时间轴的排列顺序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尤其是加入了人类活动的因素之后。空间-时间,差着行市呢!不知道作者是否是意识到这个思维层上的“飞跃”,添加了最后的“但是”那一句话。镜某推测那仅仅是个承认事实的表现吧。 

这段文字没有大误,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有些“见识”。
引用:
天然林总是生长在降水量大于,至少是等于森林消耗量的地方。水少的地方长不了天然林。在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可以在降水不足以维持森林的草原带甚至荒漠带造林成功。但这种森林需要靠持续的人工灌溉。如果没有了灌溉水而降水量又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局部地方,树木还可以靠消耗地下水的补充而生存一个时期,例如几年甚至几十年,但肯定不能持久存在。当地下水位降低到树木根系再也不能到达时,树木就要开始衰亡。这在我国已经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

汪永晨一派的观点应该说是个生态学的主流见解。这个说法用在今天说明大旱显然是煽情,但是所述的机理是成立的。相比之下,转载“科普”文章的张老师文章里,由于过多的“感情”因素的干扰,犯了若干致命性的思考错误。这一点需要张老师能够认真学习党的文献,与时俱进。什么叫做“与时俱进”呢?就是昨天是正确的,到了今天就很可能是错误的了。昨天引进桉树以为是不错,昨天用DDT也以为是不错。但是风向变了,“以为不错”的事情就变成了“以为是错误”的事情了。
引用:
张老师说:
根据国家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不管在那里栽种什么种类的树木,都将是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
这就是感情用事、停止思考、与学术为敌的典型事例了。依照生态学的说法,应该有个“合适”的树种(群)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区。 
作物是人工栽培的东西,需要有人力物力的投入获得商品。并不存在着什么“现在完全都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了”的说法。 

生长得快,对其它植物有排他性的影响是桉树的特点。这个事实是张老师不能够否认的。
引用:
张老师说:
桉树的生长速度确实比较快一些,吸收土地中的养料和水分也相对多一些。不过,桉树成长的速度快,恰恰说明它比其它树种能具有更强的固碳能力。我们植树造林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桉树的生长速度比别的树种快一倍,那么种植一亩桉树就相当于栽种两亩的普通树种。因此,种植桉树绝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碳汇、利国利民、并有利于全世界的最佳选择。
以及 
引用:
张老师说:
至于汪愚人的“种了桉树以后,其他的植物都没有了,现在甚至海南,我前两天采访一个科学家,他告诉我,海南现在没有鸟了”更是她经典的愚人杰作。不管她采访的科学家是真是假,其实揭开这种愚人说法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只要追问一下,在桉树自然生长的新西兰,是不是现在全国只有桉树这一种树?是不是新西兰根本就没有鸟了?就全都明白了。如果新西兰没出现这种情况,即使中国的海南真的没有鸟了,也绝不可能就是种桉树造成的。
两段里有些逻辑上混淆。森林生态与鸟类生存的相关已经有无数个调查证实了。海南的鸟很有可能不适应桉树的生态。 
巨大的“漏洞”在这一段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停止思考了的证明。
引用:
张老师说:
桉树不是“抽水机”,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
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是个“示强性”的量,用这个量的大小并不能说明桉树不是“抽水机”的命题。总不能说因为油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一桶油就要比一瓶水要轻吧? 
生态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比如桃子、苹果树本身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自己的种子在自己的树底下发芽生长,因为这样作不利于母树自己的生存。将种子包在“好吃”的果实里,让猴子们拿走吃了,种子到别的地方发芽也是个响应的“策略”。这些仅仅是生态学中搞清楚了的一小部分,恐怕张老师们连这些“常识”都不知道,就来“开牙”了。 

要理性对待持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因为那里很可能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可惜,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做不到的人不少。因此,只能寄希望于脑子还比较“柔软”的中学生一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09144.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mirror - 如何思考?说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三)
收藏 IP: .*| 热度|

2 魏玉保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