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现在是唯一的一个双重身份的日子。(香港也把冬至当节日,放假半天,可以算半个。)
清明的“代言”是那首《清明》小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者传说是杜牧,它第一次出现却在南宋刘克庄(1187~1269)编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现在流行的《千家诗》是从它衍生来的),于是,著作权产生了疑问。虽然疑问,大家还说它是杜牧的。这有点儿像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岳飞的《满江红》以及岳飞在武侯祠写的《前后出师表》,尽管作者有怀疑,甚至找到了伪托者,大家还是愿意相信以前的“误说”。其实,只要鸡蛋好吃,管它是哪只鸡下的呢!
这首小诗的意思很简单,于是有人说它废词儿太多,留下五言就够了:“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清明”当然是“时节”,“行人”自然在“路上”;“借问”纯粹多余,答问也不必是“牧童”。】意思一样,诗味儿没有了:音律的、场景的和形象的感觉,都没了。这个例子说明了诗的好处不在意思,而在意思之外;也说明了七言与五言的不同。假如七言诗句真的可以删节成五言的,那七言确实浪费了。
更有趣的是,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它甚至可以一字不易地改编为一个独幕小话剧(也许可以拿“独幕”作为“杜牧”的证据):
独幕剧: 清 明
【时间】清明时节
【场景】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