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高考前夕,总会有许多的教师、专家、学者预测今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什么,可是有一个世界有名的作文考试,它的考试题目在考前就已经公告天下了,这就是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作文考试。在我看来,GRE作文考试的科学性远高于国内的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一般采取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三种形式。命题作文常常容易出现恰好是某些同学熟悉而另外一些同学却很陌生因而无从下笔的情况,不利于选拔的公平。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虽然有所改善,仍然没有根本的改观。一篇文章的魅力往往体现为两个方面:艺术魅力和思想魅力,而高考作文对于思想的考察尤为不足。
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学习GRE作文,并不是因为前者有严重的不足,而是因为后者有许多优点。GRE的作文考试分两项,一项是issue,是论证题,给出一则材料,通常是一两句话,例如“一个国家应该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学习由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而不是允许由不同地区的学校去决定自己的教学课程。 ”,然后要考生根据这句话确立一个与之有关的论点,并利用各种论据和论证方法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证。你可以同意这个观点,反对这个观点,或者部分的同意这个观点。Issue 题目对于思维深度、知识面、论证方法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考察。GRE作文的第二项为argument题目,给出一段材料,为别人论证一个观点,例如:“大约7000年前人类到达了Kaliko岛,在3000年内曾经生活在Kaliko岛的树林中的大型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已经灭绝了。然而人类并不是导致这些物种灭绝的因素,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人类与这些哺乳动物有很多接触。而且,考古学家发现一些有大量鱼骨被抛弃的场所,而他们并没有发现存在大型哺乳动物骨头的类似场所,因而人类并没有猎杀这些哺乳动物。因此,一定是一些气候上的变化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了这些物种的灭绝。”要求考生对不管这段材料论点的正确与否,仅对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其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两项考试都有一个固定的题库,都大概是250道题目左右。Issue的题库覆盖教育历史艺术等各个领域,考试时为电脑随机抽出两道题目,由考生自己选择一道比较适应的题目写作。
由于GRE作文考试考前公开考题,使考试更为公开公平,而且issue题目是二选一,更为人性化。近500道考题,要想在考前都做一遍并背下来几乎不可能。Issue的考题涵盖多个领域,对考生的知识面要求比较高。在准备GRE作文考试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学到很多东西。Issue作文要写好,英语表达能力是基础,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思维,是看你的论证是否有力。Argument由于要指出别人论证中的所有逻辑错误,因而是一种很好的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准备argument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在达到这个要求之后,就不会再不加思考地相信很多事情,因为很容易发现不合逻辑的地方。
中小学教育的最重大的失败之一就是学生缺乏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学生容易迷信书本,迷信权威,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不会自己思考,也不会判断别人的思考是否正确。而GRE作文的issue则可以告诉他们自己如何思考,argument则可以告诉他们怎样判断别人的思考是否正确。Argument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批判。准备argument时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如错误类比,非此即彼,后此谬误等。知道这些常见的错误对于建立批判性思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准备argument的考试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对于第三段给出的argument的材料,如果写作,其提纲可以如下:该段论证的论点是由于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而不是人类导致了Kaliko岛上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为了论证该论点,作者指出没有证据表明人类与这些哺乳动物有很多接触;而且,考古学家发现一些有大量鱼骨被抛弃的场所,而他们并没有发现存在大型哺乳动物骨头的类似场所,因而人类并没有猎杀这些哺乳动物。但是,1.没有证据表明接触不代表没有接触。可能有证据但目前没有被发现。2.没有发现大量该种动物骨头被抛弃的场所不代表人类没有猎杀这种动物。可能人类拿骨头做其他用途了,也可能分散丢弃,或者抛到海里了,或烧了,或骨头太少,或捕杀后只带肉回来,或是把骨头做成了装饰品。3.不一定是环境因素。即使不是因为人类而灭绝,也不一定就是因为环境因素。可能是由于遗传、进化等因素导致的。4 即使人类没有直接与这种动物接触也可能造成灭绝,例如破坏食物链,污染了环境间接导致其灭绝等等。
当然,GRE作文主要反映的是思维,而语文还必须反映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在议论文中是无法完全反映的。所以,可以考虑改为两个作文,一个以考察文字表达和文采为主,另外一个则以考查思维能力为主。如果要在二者中挑选,我认为增加argument较好,因为比issue容易(issue对于高中生而言还是太难了一些),而且对于思维,尤其是批判思维的训练有着很好的效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