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钓鱼(1)——裸钩钓上人生第一条鱼
唐凌峰,2019.6.19
昨晚又梦见钓鱼了。在梦中,我和朋友站在湖边的观光台上,从上往下看去,水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小鱼。挂一个假饵一抛,马上就钓上一条一斤大小的鲈鱼。当我想再抛第二杆时,却发现周围空间狭小,根本抛不出去了。自从回国创业,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顺便说一下,我们正在招聘,详见http://muchong.com/t-13416142-1),梦见钓鱼的次数已经比出去钓鱼的次数还多。而昨晚的梦境,大概是因为上次和好友L晚上在深圳蛇口的滨海公园所见。晚上九点,我们在天下湘军吃完晚饭后去海边逛逛。晚风轻拂,明月高悬,沿海的路灯下行人如织,而我最关心的显然是海边是否有鱼。一开始,我想能够零星地看到一两条鱼就不错了,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海边水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小鱼,偶尔还能见到下面有大鱼追食,吓得小鱼跃出水面。一路走了两公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当时很激动,遗憾的是没有带钓具,另外更关键的是旁边围栏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禁止垂钓”,只好作罢。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梦中无法抛出第二杆的原因吧。深圳是一个很适合创业的城市,遗憾的是,绝大部分水域都禁止钓鱼。既然不让钓鱼,那我就只好回忆一下以往的钓鱼经历了。
其实我钓鱼的时间不长,至今不到五年。出国之前,我对钓鱼完全没有兴趣,原因很简单:我从来没有钓上来过哪怕是一条小鱼。2009年8月去美国肯塔基州,前面几年也从没有钓鱼,一是因为太忙,二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钓鱼的也不多。我那时每周打一两次篮球,和我同一年去UK的好友J经常也去打球。2014年8月,我们都离毕业不远了,J提议带我去体验一下钓鱼,我欣然同意,并且叫上了同系的几个中国同学。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钓鱼的情景:钓鱼前一天,我们去中餐馆吃饭,吃完后打开fortune cookie,发现里面写着:You will do something different recently. 看来说的就是钓鱼的事吧?去之前,J准备了钓鱼的所有东西:钓具,玉米面,蜡虫(Wax worm)。8月30下午,我们一行人开往城区西边一个小时车程的Short creek。车停路边,再走几分钟就到了钓点,是跨过一条小河(Short creek)的桥下面。J让我们先钓太阳鱼(虽然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太阳鱼)。用一个六号大小的鱼钩穿上一条蜡虫,加一个浮漂,甩到岸边就可以钓了。很快,同去的同学就陆陆续续地开始钓上鱼了,大家都很兴奋。而我的虽然一直有鱼在咬钩,可是每次当我提竿时,却总是钓不上来。不多久,鱼钩上的饵就被吃完了。我于是打算把鱼钩提上来再挂一条蜡虫。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我将鱼钩快要提出水面时,我清楚地看到一条小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了那只什么都没有的鱼钩。就这样,我钓上了人生之中的第一条鱼!
后来多次带别人钓鱼,每次他们钓上人生中的第一条鱼的时候,我都很有成就感,也会帮他忙拍下这张珍贵的照片。所以毫无疑问,我自己钓上的第一条鱼是一定要有图有真相的:
Fig.1 我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右边可见鱼钩是普通的鱼钩,不是Jig Head。
钓上第一条之后,后面的就简单了。随后,我们就你一条我一条地陆续上太阳鱼。到收杆的时候,每人钓了差不多十条太阳鱼。
在我们忙着钓太阳鱼的时候,J已经开始钓鲤鱼了。他用玉米面揉成团,挂在六号钩上,鱼钩上面加一个铅坠,甩到河中间,把鱼竿插在岸边,再在钓竿尖挂一个铃铛,就可以等着鱼上钩了。等了好一会,当他在正远离钓竿的地方教别人的时候,伴随着杆尖的上下点头,铃铛响了!我正在旁边,J于是叫我赶紧提竿,然后紧紧抓住鱼竿,用适度的力量收线,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溜鱼。鲤鱼个大劲猛,上鲤鱼的感觉果然比太阳鱼好多了!和鲤鱼搏斗了几分钟,终于拿网把它弄上岸来。
那天直到傍晚,我们一共收获了几十条太阳鱼和两条鲤鱼。一般在美国,钓上的鲤鱼大家是不吃的。但这毕竟是第一次钓上来的鱼,于是我都拿回家了,清理之后,按照我爸教我的方法做成了红烧鲤鱼。你别说,味道还不错!
Fig.2 钓上来的两条鲤鱼
两条鲤鱼都是我拉上来的。我显然已经对钓鱼着迷了,也非常希望能够自己早日独立地钓上一条大鱼来。于是,我向J问清了玉米面的具体做法,并且第二天就买了钓鲤鱼的鱼竿,鱼钩和铅坠,期待着下一次独立地钓上一条鲤鱼来。
Fig.3 (左)我买的第一根鱼竿,20美元,一直用到现在。(右)第一次买的钓具,包括钓鲤鱼用的6号鱼钩,铅坠和钓Crappie或者白鲈鱼用的假饵。
Fig.4 钓点的具体位置。位于Lexington西部,一小时车程,与Taylorsville Lake相连,距离约一千米。在248号公路与Short creek交界处的桥下。精确的经纬度位于图片左下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