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情万种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最擅长的是物理,最喜欢的却是生物。对生物的热爱,也许部分是天生的,然而后天与大自然的接触,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我的家乡是湖南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地处丘陵地带。小时候,经常出去抓昆虫,例如知了、金金蜂(金龟子)等回来,然后用细线绑住它们的腿,让它们飞着玩。大部分时候都是提着线,这样,它们无论怎样也飞不出自己的手掌心。有时候会玩一些新的花样,例如把两个金金蜂系在一条线上,然后放开手让它们飞出去。这时,它们就会把线拉直了,在空中打折转慢慢地飞走。有时,会在线的另一端系一根小木棍然后放飞。木棍的重量要合适:太重了,它飞不起来;太轻了,它一下就会飞走了。当重量适中的时候,金金蜂就会很吃力地飞起来,然后过一段时间可能还要停下来休息——于是又可以把它收回手中了。
到哪里去抓金金蜂呢?我们家种了很多桃树,在桃子成熟的季节,金金蜂会聚集在熟透的桃子上吸食甜蜜的桃汁,这时去抓,一抓就是一大把。但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并不长,而且那时还没放暑假。到了放暑假的时候,正是我们最有时间玩的时候。这时,就要到山上的一种树的树干上去找。树的名字我不清楚,叶子有点像枫叶的样子,是一种落叶乔木。也不是每一棵这样的树上都能找到金金蜂,但是能找到的机会比较大。到底哪座山头那个地方哪棵树上有金金蜂,我是一清二楚的。我经常去的一个地方,是在我家北边两百米的一个山坡上。那棵树长在一条环山小路下边,暑假的时候,树干上总是爬满了各种各样的蜂,而金金蜂是最多的。金金蜂比知了好抓多了,所以只要动作不是太大,一般都能满载而归。
金金蜂(金龟子),图片来源:http://dcbbs.zol.com.cn/77/752_767283.html
和金金蜂经常在一起的,是一种长得比较难看,满身麻子的“麻峰”。当然,麻蜂是我们给它取的名字,学名叫什么,我现在也不清楚。麻蜂体型比金金蜂稍小,不像金金蜂那样有光泽,看起来土不溜秋的,而且行动迟缓,所以我们一般都不想要它。只有在抓不到金金蜂的时候,才会勉强拿它来玩。当然,它们因此而少受不少的“折磨”。可怜的金金蜂,就因为长得好看一些,命运就比麻蜂差远了。
因为丑陋而被我们鄙视的“麻蜂”,其实也是金龟子的一种。图片来源:
http://www.1988.tv/baike/nongyao/2478
和金金蜂、麻蜂经常在一起的还有一种很恐怖的蜂,叫做“土地蜂”,属于大胡蜂的一种。据说又叫“虎头蜂”,因为“头大如虎,凶猛如虎,斑纹如虎”(1)。土地蜂有拇指指肚大,飞起来嗡嗡作响,就像一台小型的直升飞机。它的毒针有缝衣针那么粗那么长,而且毒性非常大,被蛰一口非常危险。我父亲年轻时被土地蜂蛰了一口,差点因为过敏性休克而丧命。土地蜂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安家地点:同其它胡蜂不一样,土地蜂的窝是在地底下的。土地蜂地底下的蜂窝非常大,直径可以达几米。听说有一次一位放牛的老人因为刚好站在蜂窝上面,连人带牛一起掉进了蜂窝,结果牛和人都被蜂群生生蛰死。
土地蜂(大胡蜂),体长达四厘米。图片来源:
http://tw.myblog.yahoo.com/kming-blog/article?mid=23424&prev=-1&next=23397
在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去那棵树那里抓金金蜂。在树的旁边发现了地表有一个小洞,居然有土地蜂出入。那时我还不知道土地蜂的厉害,于是很好奇地用带着的锤子把洞挖开。洞口只有拇指大小,挖进去20里面的时候,就变得有拳头大小了,而且不时有土地蜂从里面出来。突然我见到一条银花蛇,卷曲着身体盘在洞里。土地蜂我那时还不怕,不过蛇还是知道怕的。我吓得魂飞魄散,连锤子也顾得拿走,一口气跑回了家里,而且再也不敢回去看。后来,听了父亲跟我说他被土地蜂蛰的故事,我才发现:原来那条蛇救了我一命。
金金蜂是温和的素食主义者,只吸食植物汁液。土地蜂则是凶猛的肉食动物,专门吃其它的昆虫,也包括蜂类。还有一些肉食的蜂,最常见的是黄蜂,也叫胡蜂、马蜂。黄蜂的窝是挂在树枝上、屋檐下的。所以遭遇黄蜂的攻击,常常是砍柴时不小心触碰到了蜂窝,结果黄蜂为了保卫家园群起而攻之。我小时候经常帮家里干活,所以被黄蜂蜇的次数也不少。被黄蜂蜇一口相当疼,那种疼是先感觉皮肤表面火辣辣的痛,然后疼痛发散到肌肉里面,越来越深,部位的感觉越来越模糊,强度却丝毫不减,疼的你眼泪都会流出来。不要多久,被蜇的部位就会鼓出一个包来,好几天才能消失。砍柴的时候是低着头的,前面即使有黄蜂窝也看不到,只有被蜇了一口才感觉到痛,然后落荒而逃。所以被蜇一口难以避免,不被蜇第二口就是运气不错了。
黄蜂有时候会在窗户边、屋檐下筑巢。蜂巢就像一个倒挂着的莲蓬,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巢孔。蜂巢小的只有拇指大,十个左右巢孔;大的有巴掌大小,里面已经有几百个巢孔了。如果蜂巢比较低,威胁到人们的正常活动,这时就要把蜂窝捅下来。捅黄蜂窝是勇敢者的游戏。常常是几个小孩一起,一人为主,其余人围观、壮胆。大家躲在墙后面探出头来,然后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用竹竿的尖端去捅蜂窝。捅的部位很关键:如果捅在两侧,蜂巢就会偏开,如果捅的部位太靠下端,蜂巢也会轻易移开。最佳的部位,是蜂巢顶端与屋檐连接在一起的蒂。因为竹竿很长,所以尖端不好控制,常常不是一次就能捅下来。此时,黄蜂感觉到侵犯,就会愤怒地离开蜂巢巡查。如果一不小心被它们发现了,那就必须赶紧跑。不过,黄蜂有一种跟着气流方向追逐猎物的能力,所以,如果被它们盯上,必须跑得够快,或者利用障碍物的掩护才能甩开。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黄蜂离我们还比较远的时候赶紧闪开,等过了一会儿,它们又回到蜂窝,我们再去捅。一般两三次次就能捅下蜂窝。蜂窝掉下来之后,黄蜂大部分也就离开了,此时就去把蜂窝捡起来玩。蜂窝就像薄纸糊起来的。有些巢孔里已经空了,那是里面的蜂蛹已经孵化出来。有些巢孔上面还被覆盖着,把那层薄纸打开,就能看到里面的大小不等的蜂蛹,白白嫩嫩的。有些已经羽化成了成峰,但是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身体柔软,颜色嫩黄。可别以为它们很安全,有一次,我就被一个柔软嫩黄的小峰蜇过一次!幸好不如成年的黄蜂那么痛。
我捅过很多次黄蜂窝,所以是久经沙场,但是也曾经光荣负伤过一两次。
那些蜂蛹一般就用来喂蚂蚁了。听说蜂蛹可以吃,但是我们那里没有吃昆虫的习惯,所以从没吃过。我还从书上读到蝗虫是可以吃的,于是曾经抓了蝗虫来烤,那个香味真是太诱人了!可是我还是战胜不了心理恐惧,不敢吃。
有一次我在《故事会》上读到黄蜂会抓害虫吃,所以是可以人工养殖然后放到田地里防治害虫的。于是我用木板做了个小房子,然后去树上取蜂巢和黄蜂。这次因为要近距离接触黄蜂,我带上了家里养蜜蜂的面罩,用一个塑料袋把蜂同蜂巢一起取了回来。然后我用铁丝把蜂巢固定到木箱的顶部,放到了庄稼地里。不过后来去看的时候,好像黄蜂都已经离开了,只剩下蜂巢在那里,实验宣告失败。上大学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防治”,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生物防治了。
黄蜂和它的蜂窝,这个蜂窝还很小,可能刚建好不久。图片来源:
http://jason.onweb.idv.tw/webphoto/ShowAPhoto.asp?user=jason&pname=9&ShowKey=&id=659
在我上小学和上高中的时候,家里曾经两次养过蜜蜂。蜜蜂分两种:中蜂和意蜂。中蜂就是中华蜜蜂,是我国南方野生的蜜蜂;意蜂是意大利蜜蜂的简称,是在全球范围内养殖最为广泛的蜜蜂。中蜂原本生长于丘陵地带,这些地带地形复杂,植被多样,一年四季都是零星的蜜源(植物开的花,可供蜜蜂采集,称之为蜜源)。这些地方天敌众多,所以中蜂体型偏小,性情彪悍,善于采集零星蜜源,不易形成很大的蜂群,容易分蜂(一群蜂分为两群)。意蜂来自于平原地区,它们体型稍大,性格更为温和(不太蜇人),善于集团作战采集大宗蜜源例如春天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秋天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们也不容易分群。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如果中蜂和意蜂打起架来,您猜谁会赢?
正在“采花”的蜜蜂,注意看它后腿上很大的花粉团。图片来自黄智勇老师的博客。更多精彩的小蜜图片请访问:http://bbs.sciencenet.cn/blog-651914-562168.html
在一个蜂群内,蜜蜂有三种:蜂王、工蜂和雄蜂。蜂王体型最大,大约是工蜂的两倍,尤其是腹部肥大。蜂王负责产卵,每天产卵量高达几千,所以对营养要求非常高,以工蜂分泌的蜂王浆为食。工蜂其实也是女儿身,但是她们在发育期间主要进食的不是王浆,因此发育不完全,体型最小,不具备产卵能力,也没有称王的野心。她们的主要工作,在蜂巢内就是筑巢、维持蜂巢的湿度、温度,对抗细菌、寄生虫,哺育幼蜂和蜂王,在蜂巢外就是出去采蜜、采集花粉、采水,和在蜂巢门口对抗外敌入侵。工蜂是最勤劳的蜂种,而且因为这种勤劳损害了自己的寿命。在鲜花盛开的季节,因为要不停的外出采蜜,工蜂的寿命只有50天。在外面蜜源不足的情况下,工蜂的寿命反而因此延长。雄蜂体型介于蜂王与工蜂之间,在蜂群内的作用是与蜂王交配,除此之外,再无他用。有趣的是,蜜蜂的受精卵发育成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所以,蜂群里永远也不要担心没有了雄蜂,因为没有雄蜂的情况下,蜂王产的卵就能变成雄蜂。因此,在蜜源不足发生饥荒的情况下,可怜的雄蜂就会被工蜂轰出蜂巢。所以,好吃懒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华南中蜂的蜂王,雄蜂和工蜂。图片来源:http://bk.xumu001.cn/index.php?doc-view-9738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母和一女”。所以一个蜂群也不容二王——因为蜂王肯定是母的,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新的蜂王是老的蜂王的女儿,她们是可以和谐相处一段时间,等老的蜂王寿终正寝,新的蜂王再继位的。
在春暖花开的清晨,我喜欢看着蜜蜂在蜂巢门口忙忙碌碌的进进出出。尤其是看着回来的蜜蜂两条后腿拖着大大的两团花粉,仿佛自己也体会到了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快乐。
春天的蜜源有油菜花、洋槐花,夏天的主要蜜源是荆条,秋天的蜜源主要是野菊花。在开花很少的季节,蜜蜂没有吃的了,我们就要每天晚上给它们补充糖水喝。当饥荒持续时间较久的时候,“贫贱起盗心”,原本相安无事的蜂群就会发生“盗蜂”,就是一群蜜蜂去另外一群蜜蜂家里抢劫蜂蜜和蜂粮(酿造过的花粉)。此时,战争不可避免。解决的方法是用凉水泼它们,让它们冷静下来,然后给它们补充足够的糖水。当它们吃饱之后,就不会再去抢劫了。所以,孔子说过“贫民难治也”不仅适用于人们,也适用于蜜蜂。
荆条花,是我们那里最主要的蜜源。荆条蜜也是最优质的蜂蜜之一。图片来源:
http://bbs.szhome.com/commentdetail.aspx?id=116524098&projectid=130030
管理蜜蜂,经常需要打开蜂箱查看蜂脾。为了防止被蜜蜂蛰,需要带上面罩。一般都是不戴手套的,有时蜂脾框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蜜蜂,就用手指去把它们赶开。大部分情况下,蜜蜂都很温顺,不会攻击人。不过如果操作不够轻柔,或者蜂群刚好受过刺激处于激惹的状态,很可能手上就会挨一针。蜜蜂蜇人不如黄蜂蜇人痛,但是也不好受。蜜蜂蜇人其实是一种自杀式的攻击,因为她们的毒针插入人的皮肤之后就拔不出来,连同针加尾部末端都断在了人的皮肤里。断了尾部的蜜蜂很快就会死去,不过留在人身上的毒针和腺体却还在一动一动的自动往皮肤深处刺入。在蜇人的同时,蜜蜂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告诉其它蜜蜂都来围攻你。所以,一般被蜇一口,就必须尽快离开。把樟脑丸抹在手上,可以避免被蜇。在蜂群不够冷静的时候,樟脑丸就是必须的了。
蜜蜂也有天敌,最常见的就是黄蜂和土地蜂。黄蜂最为常见,它们常常在蜂箱前盘旋,逮住机会,就会一口叼住一只蜜蜂,然后飞回自己的蜂巢。其实黄蜂体积也就两三个蜜蜂大,但是它们是肉食动物。黄蜂的危险性还不算太大,要逮住一只蜜蜂,它们也常常要守候很久,最危险的是土地蜂。土地蜂的体积有蜜蜂的二三十倍大,最厉害的是它们的上颚,宽大有力。当土地蜂开始攻击蜜蜂时,场面极为惨烈。土地蜂就守在门口,一口就能咬死一只蜜蜂。而蜜蜂虽小,但是绝不畏缩。它们络绎不绝地向土地蜂围攻,然而毕竟实力相差太悬殊,几乎就是送死的份。不出半小时,地上就是密密麻麻的蜜蜂的尸体。
在放暑假的时候,正是黄蜂和土地蜂攻击蜜蜂最猖狂的时候。上高中的时候,我和弟弟经常轮流守在放在桃树下的蜂群那里,拿着拍子,专打黄蜂和土地蜂。常常一天下来,可以打死几十只黄蜂,一两只土地蜂。不过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时候的一次。那天刚好放学回来,发现蜂箱前有七八只土地蜂在疯狂地攻击蜜蜂,地下已经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地的蜜蜂尸体,估计死伤好近万只了。我见状急了,拿起旁边的竹扫帚,很大的一种扫帚,就朝在空中飞舞的土地蜂打去。要知道,土地蜂是异常危险的,一旦被蜇一口会有生命危险。奇怪的是,那次它们好像自知理亏,或者因为这里不是它们的家,它们竟然没有攻击我,结果被我一一击毙。在我扑打土地蜂的过程中,蜜蜂也会被打到,但是蜜蜂居然没有蜇我,也许是发现了我在保护它们?打的时候热血沸腾,好像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将生死置之度外一样。打完之后,想起来才觉得后怕:万一被蜇一口就完了!
我后来一直在想办法把土地蜂的蜂窝找出来一网打尽。我设计了一个方法:抓住土地蜂之后,用细线吊一块纸条在它身上,这样它飞的速度会减慢,而且纸条显眼,容易追踪。但是,因为没有望远镜,追踪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后来读到一篇关于“瞟蜂”的文章(作者好像也是湖南人),说的就是一种专门追踪土地蜂,找到蜂窝然后取得蜂蛹的业余职业,非常有趣。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805900100arhs.html
收获蜂蜜叫“摇蜜”,就是把含有蜂蜜的蜂脾提出来,割掉蜂巢的盖,然后利用离心力将蜂蜜摇出来。我家的蜂蜜产量不高,但是绝对正宗,摇出的蜂蜜甘甜可口,香气扑鼻。因此还在摇蜜的当天,就有许多乡亲们过来买,不出几天就卖完了。
在我高三那年的暑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关于养蜂的书籍,俨然成了半个养蜂专家。我还试着生产蜂王浆,但是因为缺乏经验,成功率不高。上了大学之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家里也停止了养蜂,与蜂的接触自然也回来越少了。
小时候,常常羡慕城市的孩子,因为他们有很多的玩具,可以买很多好看的书籍。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成长于农村是多么的幸运。同城市的小孩相比,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而长大后选择了研究生物作为终身职业,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被工蜂簇拥的蜂王。图片来源:
http://tupian.baike.com/a3_61_46_01300534241359134758464006965_png.htmal
养蜂人让蜜蜂爬在自己身上和脸上。图片来源:http://www.ycysfy.com/
蜂场。一箱一箱的蜜蜂依次排列。图片来源:http://www.zq-fm.com/showproduct.asp?id=156
蜂巢。上边淡橙色亮晶晶的是正在酿造过程中的蜂蜜,此时尚未酿造成熟,浓度较低。蜜蜂通过扇动翅膀使水分蒸发,浓缩蜂蜜。图片来源:http://www.kxwiki.cn/index.php?doc-view-2040.html
摇蜜机。把蜂脾放进去摇动,利用离心力把蜂蜜甩出来。图片来源:http://034839882.tw.tranews.com/
养蜂人把蜂脾取出来检查。图片来源:http://www.4305.cn/Article/Show-32179.aspx
正在生产蜂王浆。图片来源:http://www.4305.cn/Article/Show-32179.aspx
参考资料:
(1)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49555.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