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一位物理学家的“骗子论”(外一则+转一则) 精选

已有 8778 次阅读 2010-1-6 07:41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一位物理学家的“骗子论”(外一则+转一则)

武夷山

 

《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4年第10期发表了对物理学家Lawrence M. Krauss的专访。他说

如果我不能真正地搞科学研究(博主注:他指的是只搞科普,不搞科研),我感觉自己像一个骗子。另一方面,如果我不能够做公益工作(博主注:尤其包括科普),我也感觉自己像一个骗子。

博主:这是个很坦诚、讲良心的科学家的态度。他生于1954年,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写过好些畅销的物理学科普著作,包括《〈星际旅行〉的物理学》。他是有史以来获得了美国三大物理学社团(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和美国物理协会)分别颁发的最高奖项的唯一一位物理学家。

 

叶铭汉院士和戴念祖研究员发表的《吴大猷论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科学,2004年第5期)一文介绍,吴大猷先生说过:

学生频频发问,表面上是活跃,其实学生多问,是懒,是不肯自己多想。

博主:他这种看法是与多数教育学家唱反调的。我在一篇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756)中曾提到吴大猷这一观点。一些大物理学家总是很特别的,无论言谈还是举止。

 

由于叶铭汉是叶企孙的侄子,我又老喜欢说叶企孙的事儿(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833),那么,下面干脆顺便再转贴一个叶铭汉回忆叔叔的文章(http://www.cast.org.cn/n35081/n10371505/10375897_1.html):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20061211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叶企孙单身,一直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叶铭汉说: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而当时的元老派则在清华工字厅用膳。

  从1946年到1950年,叶铭汉在清华物理系就读,但他从未住过北园7号,因为叔父对他说:我希望你住在宿舍里,多接触同学特别是不同系的同学。我不希望你住在家里的原因之一是家里老要讨论学校的事,你不应该知道,也怕你知道了传出去。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早在创系之初,叶企孙先生便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延揽良师,在他和梅贻琦校长的努力下,当时的清华物理系大师云集、盛极一时,短短几年就成为全国物理学科研和教学的中心,那时位于清华大礼堂旁边的科学馆是全国有志于科学报国的优秀青年心目中的圣殿,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就是1932年在清华科学馆召开的。

  叶铭汉回忆说:抗战前,叔父作为一级教授的工资大约是每月300400大洋,这在当时相当高。当时,叔父一直给上海家里寄钱,一段时间曾经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我从中学开始就是叔父给学费。上清华时,叔父还给我零花钱,让我喝牛奶、豆浆补充营养。后来他的老工友女儿上大学的钱也是他出的。

  叶铭汉认为叔父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高瞻远瞩地设置学科规划,培育人才。20世纪30年代,叶企孙曾负责清华招考留美公费生事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3名学生——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钱学森考上飞机制造专业,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的沈元院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希望他将数学和物理理论及方法引入气象学研究,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叶企孙搬出清华北园17号,入住北京大学未明湖畔的镜春院。叶铭汉说:他住在北大未名湖旁的一个很大的老四合院里,这里有4家人住,他有三间房——客厅、卧室和工友的房间,他一直住到1967年被逮捕。

  从含冤去世到漫漫平反:一代师表功勋永在

  叶铭汉说:大约在1967年初,北大突然贴出大字报,说叔父是陈立夫特务系统的特务,这主要是因为熊大缜事件熊大缜是叶企孙最为看重的学生和助手,抗战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吕正操将军的抗日部队,并担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19397月,熊大缜被诬陷为国民党中统特务而被杀。文革中,熊大缜的问题被用做打倒吕正操将军的工具,叶企孙作为熊大缜的老师和熊加入抗日队伍的介绍人,也被诬陷为特务。

    
 1967年,69岁的叶企孙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停发工资,接受改造。这时,他出现幻听症,总听见广播说他是特务。19684月,70岁的叶企孙被逮捕关押。1969年,他获释回到北大,住在家属楼里一套三间房中的一间,但仍然接受隔离审查,每月只有50元生活费。这时他疾病缠身:两脚肿胀、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只好日夜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725月,北京大学对他作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6月,恢复其教授待遇,也恢复了每月350元的工资,在北大中关村园给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1972年,海外友人任之恭、赵元任和学生林家翘、戴振铎、杨振宁等回国观光时要求探望他,均遭拒绝。1975年,隔离被解除。

除了被逮捕和部分隔离审查时间外,家住中关村的叶铭汉每周都会到叔父家看望,但两人从不谈遭遇。叶铭汉说:叔父没有向任何人表示过他一生很悲惨,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遭遇淡然处之。

  1977110日,星期一,叶铭汉从北大将工资取回交给叔父,发现他说话不对头,又出现幻听症。当天,陈岱孙也去看望叶企孙,觉得他不对劲儿。当晚,叶铭汉到北大校医家里取了一点药,给叔父吃。第二天,叶铭汉发现叶企孙一天都在昏睡,急忙送其入北大医院,又立即转到北医三院。入院后第二天,即19771132130分,叶企孙在昏睡中去世。

  治丧期间,叶铭汉接到北大某领导口头通知:叶企孙的问题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开追掉会,骨灰放在八宝山。”119日,叶企孙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约200人受邀到会。悼词对他解放前50年只字未提,在学术贡献上只说他做过有益工作。好友陈岱孙泪流满面,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吴有训悲愤交集,中途退场。叶铭汉说,能开追悼会已经不错了,至少表明他不是特务。

  追悼会后,叶铭汉踏上为叔父平反的漫漫路程。他曾到吴有训家,吴先生说:我认为叶企孙不会是特务,他从来不是国民党党员。一定要写信上告。”1977129日,他拜访并致信北大有关部门,要求为叶企孙平反昭雪,恢复名誉。328日,他又直接写信给中央统战部;他也曾到北京市上访。1978年,他两度致信北大党委书记和中央统战部等,声明自己和其他亲属的要求,均未得到明确答复。他想:该做的事都做了,也许没有多大希望了。

  1986820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文中说:定熊大缜同志为国民党CC特务而处决,是无证据的,纯属冤案,因此,省委决定为熊大缜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按因公牺牲对待。”“叶企孙是无党派人士,爱国的进步学者……”

  在叶企孙逝世10年后的1987226日,《人民日报》刊发《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叶铭汉说,这样就表明平反了;199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在清华设立叶企孙奖19942月,经中央领导批准,广电部决定由中央电视台摄制介绍叶企孙的电视片;199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代师表叶企孙》;1995年,清华大学举行叶企孙铜像揭幕仪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84583.html

上一篇:转载: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
下一篇:理解传统与超越传统
收藏 IP: .*| 热度|

29 王铮 黎在珣 孟津 王桂颖 刘玉平 郑融 陈儒军 刘世民 俞立平 王号 曹聪 吴飞鹏 钟炳 毛克彪 刘立 李宁 刘钢 盖鑫磊 苗元华 蔣勁松 陈湘明 张水 鲍海飞 李泳 武爱 丛远新 twxz yinglu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