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研究的三难
武夷山
凡是从事过或试图从事跨学科研究的,都知道其中的难处。
1.争取经费难。各种基金基本上是按照单学科进行设置的,如数理学部、生命科学学部,等等,则跨学科项目不知道往哪个学部去申请。而且,学科评审专家都是隶属于某一学科的专家,他们评审本学科的申请书也许很在行,评议跨学科申请书就不一定在行。
2.发生影响难。首先,学术期刊几乎都是按学科组建的。像英国《交叉学科评论》(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这样的期刊如凤毛麟角。国外有些跨学科研究人员慨叹:有时候他们只好把研究成果拆分成单学科的文章,才能发表出来(不是为了多发表论文而进行拆分),可是,一拆分,原先想反映的跨学科思想就面目全非了。[1]其次,交叉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都比不上单学科期刊,因此,你若发文在这样的期刊上,就较难提高个人声望。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是很难有显示度的。王炼和我曾经以钱学森先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钱先生晚年发表的很多文章都属于跨学科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按照任何一个单学科领域来评判,来统计被引次数,他都上不了“高被引作者名单”,能上这个名单的都是单学科专家。[2]连早已名声大噪的钱先生都是这个命运,若年轻人从事跨科学研究,脱颖而出就更难了。
3.协调合作难。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先生(1913-2000)在《科学》1998年第5期发表题为“地理学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的文章。文章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理学与环境工程系主任H. Wotman告诉我,他所在的系是水的综合研究的组织。30多年来得到一条经验,教师人数不能少于15人,否则知识面就不够全,也不能多于20人,人多了各自形成一些小摊子,就综合不起来”。
连一个系内部都如此,就别谈系间协调、校际协调、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调了。大家知道,我国曾经刮过比西北风还要凛冽的并校风,什么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等等。我曾经向一些朋友询问:并校之后,原来不同校的专业之间是否有了较多的交往与合作?令人遗憾的是:我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并校后与并校前没有两样!
还有什么更多的难?大家倒倒苦水吧。把问题说清了,也未必能获得解决;但是,连问题都说不清,则一定无法获得解决。
[1]Committee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Medicine.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R]. America: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2]王炼,武夷山,评价交叉科学研究人员的新思路,科学学研究,2008年增刊第1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