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热爱生命——悼念杨汝清教授 精选

已有 9398 次阅读 2009-9-8 22:39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悼念, 杨汝清, 青水洋

杨汝清(青水洋)教授在科学网的博客是名副其实的名博。他在科学网总共写了150多篇博文,精品迭出。到今天为止,杨教授的博客总共获得了566千多个点击,排名31位;他的博文平均点击量高达4500多,列第4位。这个成绩,足以傲视科学网99%以上的博主。如果再把这是杨教授身患绝症之后,一边跟病魔做斗争,一边笔耕不辍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么说杨教授的博客成绩可以傲视科学网所有的其它博主,应该不会有人持反对意见。

 

杨教授的博文我读过不少,收益良多。我是20088月开始在科学网开博的,跟若干博友之间通过短消息进行过不少私下的交流。我注意到,科学网博客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在这里给我留言吧”。利用这一功能的留言,其它博友也看得到,这恐怕是这一功能较少被利用的原因吧。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博友在我的博客上利用这一功能留过言,这位博友就是杨汝清教授。

 

留言的来龙去脉,我在200811月写的一篇纪念文章《我所认识的早期海龟李耀通博士》(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8968)的开篇有所交待。援引如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杨汝清教授的博客上面回忆蒋新松院士的文章,非常感动。同时,不免想到我国机器人领域另外一位领军人物李耀通研究员。于是,我在杨教授的博文下面留了言,问杨教授有关李耀通的情况。留言以后,我马上意识到,这是杨教授好久之前写的文章了,就算留言,他也不一定能看到了。没有想到的是,我出差回来,就读到杨教授在我博客的留言了。杨教授说,李耀通是他的朋友,但“英年早逝,实为痛惜”。

 

从这件小事,可以约略体会到杨教授的平易近人的品格和乐于跟博友交流的态度。顺便说一下,在科学网,平易近人、乐于交流大牌博主不在少数,这是我喜欢科学网博客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就是通过这件小事儿,我才开始知道科学网有这么一位不用实名的名博。不过那个时候他的实名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通过阅读他的其他博文,我才知道,杨教授是身患绝症的病人,是一位跟死亡做抗争的斗士,是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

 

杨教授跟本文提到的蒋新松院士和李耀通教授都是搞机器人的,三个人都是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并无一例外地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从杨教授的简历中可知,他于80年代中期在机器人领域最有名的高等学府卡耐基梅隆大学做过三年的合作研究,而后回到中国,1986-1995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1995年后调入上海交大。我于1990年代中期在中国科学院机关工作的时候,去过沈阳自动化所两次,但那时候杨教授已经调入上海,所以无缘见面。

 

那个时候,沈阳自动化所是中国科学院非常有名的研究所,是个改革的正面典型。有相当一段时间,国家关于863计划成就宣传材料里面,说到主要成就的时候,沈阳自动化所的水下机器人研究是一定会提到的。除此之外,沈阳自动化所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在产学研结合,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成绩也是科学院改革成就的典型。我相信,这些成就里面,一定有海归之后在沈阳自动化所奉献了近10年璀璨年华的杨教授的杰出贡献。

 

杨教授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眷恋,跟疾病的抗争,在科学网上是有目共睹的。杨教授的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不少博友。其实,关心杨教授的博友们,也想到了会有告别了一天,只是大家希望这一天慢一点到来。不幸的是,这一天还是来了。

 

对于逝者,我们无力回天,只能追思,寄托缅怀之情。对于生者而言,杨教授的英年早逝所带给我们的启迪,正是“热爱生命”!这里的热爱生命,包括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保养,注意劳逸结合等等,也包括万一染上疾病,要乐观向上、积极治疗,勇敢地跟病魔搏斗。

 

善待自己吧,不要过早地透支自己的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惟其如此,才有本钱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999



悼念远行的博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254363.html

上一篇:就国籍和爱国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下一篇:我的中医观
收藏 IP: .*| 热度|

24 杨学祥 徐明旭 张光明 刘玉平 郑融 艾云灿 祖乃甡 吴雄斌 曹广福 王德华 罗帆 曹聪 陈安 陈国文 刘立 王博 黎明和 苗元华 王力 贺天伟 刘克 侯成亚 张旭 FloatingRose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