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耍科学,还是被科学耍

已有 3887 次阅读 2009-9-6 16:16 |个人分类:物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的一位女同学是北京人,在东北长大,她嫁的老公是四川人。有一段时间,公公婆婆从四川过来北京,每天一到傍晚,老两口就告诉小两口说:

??——“我们出去耍会。”

??这样的事情,在北京叫做“出去遛弯儿”,后来,北京的儿媳妇就越听越别扭,毕竟,即便不说“出去遛弯儿”,还可以说普通话的“出去玩儿会”,就直言告诉老两口:“以后别说‘耍’,难听”。

??后来的情形就有点古怪,再到傍晚,老两口一开口开始“出去耍会”,可是一想又犯忌了,抓紧改口“出去玩,玩”。

??我听了,劝同学道:“人家老头老太太都耍了一辈子了,你怎么竟然想改别人的语言习惯呢?!此举甚是不妥!”

??这次在济南和成都标准化院的李工又谈到了四川人的耍,她也觉得说了这么久,真是太习惯这个说法了。

??而成都,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地方,就叫“耍都”,可见耍的文化有多么地广泛化。

??而且,除了一般性的耍,四川人谈恋爱也叫“耍朋友”。可见,这个耍肯定不是“玩弄”的意思,就一般性的“玩”。

??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态度呢?能不能也“耍”一下,而不是愁眉苦脸地“做”?

??或者,如果耍是个可单向可双向的动词的话,而我们要按照单向去理解它,科学家伙们是不是按照“耍”的主动性可以分为:

??1,耍科学的

??2,被科学耍的

??3,和科学互耍的

??如果可以这么分,哪种方式更好呢?

??其实,如果你喜欢认真对待一个东西,我觉得会适合“被科学耍”这种方式,很多穷首皓经的老科学家就是这样的情形,科学提出了问题,需要人解决,而真的解决却需要耗费很大心神,必须用时间和精力,而且用了时间和精力也不见得能做出什么来。这样,每天可能脑子里转的就都是这个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而有些人,则是把科学本身当游戏,好玩的东西,而且,选择的方向刚好又是能力所及,不需要费很大力气就能做好,这样,自然也就有了“耍耍科学”的兴致和能力。这样的人,要不就是自己刚好是所选领域的天才,要么就是选择了一个适合的领域。

??而如果今天科学让他难过得整夜难眠,明天他很舒服地揉搓科学,这样的情形应该就是“互耍”了。

??吴兄在本文后留言,说我给的情形其实是在科学和科学家伙两个主体都很纯粹,所以,我这里再补充几个情形,这些被补充的情形都属于等而下之的东西了:

??1',被科学的附属物耍。这种是最没出息的状况,科学因为会产生附属物,包括金钱地位和荣誉,但是如果纯粹被这些玩意给耍了,还觉得是耍了科学,那是很可悲的。

??2',耍科学的附属物。这种人知道耍不了科学,可是耍起科学的附属物来却还是绰绰有余,这样的人也还有点意思,有些主动性,可是,老是耍丫环却永远耍不了小姐,总是最后收获无趣的感觉了。

??3',和科学的附属物互耍。这样的人,怎么说呢,都不知道该咋说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53826.html

上一篇:陈安:北京的秋
下一篇:做一个在这里游玩的科学家伙
收藏 IP: .*| 热度|

4 王汉森 肖重发 吴飞鹏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