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为什么我们什么事情都要有个指标? 精选

已有 5301 次阅读 2008-5-5 14:05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什么我们什么事情都要有个指标?

评先进与选“右派”是否为同一思维?

 

科学网博客推出的“四大才子”引起了一些网友的非议。其实大家可以完全不必太在意,由于是博客,还是实名博客,你很容易就知道是那位先生(女士)的观点,是个人的所爱而已,乐乐就行了。同意的,不同意的,都无关紧要。科学网又没有什么物质奖励,这也不是什么集体行为。尊重个人观点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胸怀。否则,这里可不就是“吵架”的地方了?

 

静下来想想,我们这个社会好象很喜欢“计划思维”,什么事情都希望有个指标数量。想想看,每年的什么十大杰出青年,十大企业家,十大巾帼英雄,十大志愿者,十大优秀… … 自然还有“百”,“千“、”万“的,真是实在太多太多。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有关部门是按照什么参数指标,根据什么原则和原理,用什么计算方法确定的?为什么确定十大优秀,而不是十五优秀?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现实中广泛存在着。我相信肯定有他的实际意义,只是感觉有点那个。

 

我们都还记得计划经济时期的情形。那个时候任何事情都是计划,当然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计划的。我们也逐渐习惯了,从小就习惯了评比、排名。在小学的时候开始评比“五好学生”,当教授的时候参加业绩排名、参加教授分级。 招研究生的时候需要有指标(科学院的招生指标很严,很羡慕高校有那么多的指标),而不是根据工作需要。

 

我怎么感觉现在的这些评比、奖励等等的指标,就像过去的评“右派”指标差不多,尽管含义不同,思维似乎是一样的。有指标,就一定要完成指标。5个人里面,必须有一个“右派”, 这个指标是必须完成的。大家一定听说过,第一个去厕所的人,回来就“当选”右派了。现在的学校评估,教授分级,高校和研究所排名,研究生招生指标… …,实在是不明白。有些确实是有积极意义的,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资源是有限的,没有竞争,人就懒惰了。大锅饭时代的恶果我们再不会重演了。但是在有些方面,硬性指标就是个好办法吗?

 

还是看看现实吧,各种电视大奖赛,各种选美,各种“秀”,… … 都在乐此不彼地进行着,我们分享着获奖者的快乐,也“分享'着失利者的泪水。我们经受了这些,我们的孩子们也在经受着这些。不知道搞社会学的学者们如何看这个问题,希望听到答案。

 

只是疑问,随意想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24239.html

上一篇:面对科学网博客的困惑
下一篇:您想永葆青春吗,请端起葡萄酒杯吧
收藏 IP: .*| 热度|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