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儿飞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jieleng 记录心情和经验 建起人生的大楼

博文

2007-01-28 | 教师要知道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大学生会学得最好

已有 3391 次阅读 2009-2-9 14:01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生, 教法, 教法

 现在学生学习的意愿分几种情况,有的认为知识会改变命运,有得随波逐流,有的不愿学习,尤其是3表的部分学生,我不是歧视3表生,但是的确有我们专业部分学生很有意思,家里有钱或权,毕业后的工作已安排好,那么自认为学不学都一样,常见的口头禅是“学这没用”,还对学习的同学冷嘲热讽。事实上不及格的同学大多的问题是管不住自己,上课不能做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比如,听音乐,谈恋爱。有一次听课,我走进教室,竟然发现有女生公然无视公共场合头枕男朋友的腿上,躺在座位上。如此总总令老师很头痛,想来大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地方,管得太严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管还是不行,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培养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师仅仅压制说服是不够的,学生经历了青春期的逆反,恐怖的初高中,也该有个释放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两种情况,第一是教师热衷研究,不爱学生,这样的老师在国外也不适合作老师,但还是可以做个好的研究者,第二,热爱学生,甚至溺爱,不想费心思把外面残酷的世界告诉学生,也不展现给学生社会为有准备的头脑搭建的舞台有多么诱人。也许我说的这两种有点绝对,但确实是有的,对教师而言,教书育人不是冠冕堂皇,而是责任和良心,我永远也不喜欢只讲课不管学生反映的老师,这不包括博士导师,因为博士已经有自律能力,听课是次要的,研究是主要的。寻找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是大学老师不可规避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几点看法:

1.讲课有趣很重重要,n当学生有兴趣时学得最好;

2.对学生的心理支持最重要,因为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会学的好;

3.当教学内容的表达形式呈现多样性,这里很忌讳教师坐在讲台后将讲义式的ppt放一遍;讲是很重要的,刺激学生眼、手、脑并用才行;

4.学生遇到能够摸到一点的理智挑战最重要,这时会激发他们征战的激情,他们也渴望通过胜利得到关注,所以需要给学生设置一些合理的问题,课上的提问是和学生交互的关键环节;

5.当学生发现授课知识的个人前途意义时,将来能够学以致用很重要,会关注课堂,所以授课时知识的重要性讲得实在、透彻;

6.学生发现方法对某种个人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逻辑很强,用起来很简洁而有力,听课比自己看爽多了,他会喝彩,会学得好,所以教师授课时,方法要讲得深入浅出,思路的develop最主要;交给学生自己寻找、利用各种资源很重要,毕竟将来毕业后所有面对的问题是要靠自己解决的。

7.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自由参加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课后的作业要留一些相应的问题,参与一些实际课题,还要参与一些比赛,比如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

8.当学生被信任和鼓舞时,学得更好,所以课堂上的鼓励比批评要好,善于抓到合理的学生进步和理由表扬学生,批评应以严格管理的形式出现,比如每天都考勤,学生因此被取消考试资格也不会恨老师,千万不要讽刺挖苦。老师要有铁律,不公平、不严谨的老师会令学生讨厌,而使学生不愿听课,铁律会令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按游戏规则工作生活,不会产生不知所措和投机。学生信任和热爱老师很重要,这时的学生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在关注你,如果你出差后回来,他们会兴奋地鼓掌。

9.当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我期望,渴望成功,学生会学得很好,因此,帮助学生勤于总结得失,确定能够合理实现的期望很重要的,从英语不及格到过了四级等等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使学生练就了不怕失误与困难得习惯,无论什么恶劣境况都能安然处之,想应付一门结业考试一样应对过去,现代社会的压力大,没有合理期望设置、完成的能力会很难在社会上发展,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计划的设置和实现很重要,一个人今天的生活往往是三年前选择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实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但是不能局限于智商,同时还要注重情商的培养,由专家研究说明,成功人士的智商占20%,情商占80%,毕竟这个时代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往往情商更重要。

 

nn
n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146-213841.html

上一篇:2007-01-26 | 考试改革——不得不对学生做的治学回归
下一篇:2007-10-30 | 夜谈什么是好教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