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本科生实习归来,讲述在证券公司的血泪史,说有一次发传单,有一位男士竟然当他的面用传单试鞋,她说当时心里很难受……。还有的学生说在单位受不到重视,领导有亲疏之分。
也有同学朋友讲在博士导师的团队,导师对她不公平……。
最近胡老师排一个博士生前来进行“学前军训”,我讲了下面这段话:
第一,分辨一个好导师要看他是否关注你学业的成长,教你写论文和作科研的本领,你到这里就是学习本领,老师只要教就行了,其他事,自己处理,这是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让老师或领导随时重视你,那时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上博士和硕士毕竟和本科不同,如果真想争得重视与骄傲,那就拿出成绩来,没有成绩,又说别人对你不好,没有条件和环境等等,无意义。
第三,领导和老师都很忙,除学术之外的细微末节的事情要有自立能力,那是需要自己拥有的生存知识,因为研究生是成人,成人不仅仅意味着可以结婚,更意味着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选择。
第四,学术梯队和企业、学校一样,是按贡献排序的,能做出业绩必然会得到表扬和关注,这是竞技场、训练营,不是保姆站,领导和老师也是人,要生存,而且要为团队生存负责,压力很大,不可能没有规矩,接受规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时,又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和目标,不能人云亦云,追求卓越是必然的选择,慢慢看到成功会有快乐,过分计较成功路上的得与失是不明智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忍耐和坚持。
第五,导师虽然不是父母,但是是最关心爱护学生的,无论哪个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功法则,他会加到学生身上,如果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不适应与困难不和导师讲,失去对老师的信任,这样的学生很难顺利成长,如果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成功毕竟是少数。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都要信任老师为前提,这样很多不舒服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
第六,很多好论文都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出来的,百遍、千遍地改出来的。这种沟通能力没有,不愿讨论,导师也没办法,毕竟导师是指导,不是给学生写论文的。
第七,对导师的交流中应该有平等交流的能力,比如辩一个问题,要拿证据,你拿不出证据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去找,找不到你就承认错误,就去修改,直至正确为止。不能因为谁谁用过了就说是对的,不能因为已经发表的某些论文的错误,而认为自己的错误没有关系。这和面子没有关系,如果明明自己不对,还继续争辩就没有意义了。
第八,完不成老师的学习任务,又不准老师批评,如果是这种性格就不要来做研究,做研究就要随时准备接受质疑,无论你多大年龄,这种质疑可能会延续到你死后,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研究能引起关注是很多学者的追求,这说明该研究有重要意义。做学生,不要动不动就说不念了、不做了,随便和同学说说到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会怎么想:脆弱,经不起磨练……。就像一个员工,动不动就和领导说不干了,领导肯定只有两种选择:第一,让你马上走人,如果没这个权利选择下面一条;第二,对你实行边缘化,因为如果重用你,你走了怎么办,何况你不够坚韧,一点小困难就退却,一点挫折就冲动,一点不公平就失去衷心。
第九,社会有社会的规则,无论明的规则还是潜规则,首先要接受,在现有环境中能够生存好才能提到改变命运的创造,崇拜斗士,不等于愿意做斗士,我从来不赞同作一个浪费时间的斗士,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作出自己的贡献是重要的。其实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很多方式,从商、从政和从科研,无论走哪条路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都需要有能力,沟通能力很重要,表现在情商上面,再就是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书写和表达能力,这都是上本科、研究生期间可以培养的。
第十,任何人做事,都不会面面俱到,也不会令所有人达到满意,做好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别留下遗憾就行,不要因为有些人、有些事自己没照顾到或说错话而难过,自己不是完人,别人也不是完人,一个人一生中,能做成一件、两件像样的科研工作就足以了,这是一种对国家的贡献,是一种爱国行为,至于其他的细微末节随着时间流逝,都没有了。
这两天,心情不算好,我觉得我的方式和我的处理的对象水土不服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