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中东和海湾石油致富国的经济改革之路(《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已有 4220 次阅读 2008-3-2 08:35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中东和海湾石油致富国的经济改革之路(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301日发布;

 

这是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级本科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1998.9.1----1999.1.12)开设的选修课《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第十讲: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第一个子目,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88

 

第十讲: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 (3学时)

 

    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中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特色的类型,除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还有中东和海湾石油资源国的经济改革之路、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之路,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地区发展道路。至于后进的非洲不发达国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 中东和海湾石油致富国的经济改革之路

    在中东和海湾地区1石油工业兴起前, 该地区许多国家是经济落后的封建王国, 尤其是海湾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散居在广阔的沙漠地区过着较原始的游牧生活。传统农业以椰枣种植和饲养骆驼为主。随着海湾地区主权国家石油资源的大量发现和开发, 特别是石油主权的收回以及石油产业的快速兴起及其在世界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湾地区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发生了跨越时代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伊朗由于巴列维改革的失败和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及两伊战争打断了伊朗经济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在伊拉克虽然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优势,但是由于萨达姆连年进行两伊战争耗费了大量资材在发动侵略科威特的地区霸权主义战争后的海湾战争中蒙受沉重打击,其后又遭连年的禁运,造成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对这种类型的国家,本文暂且不表。

 

    中东海湾地区的现代工业发展实际上起自60年代以来,一般均属进口替代型的发展模式。海湾地区的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以及北非的利比亚等产油国,原油的工业基础都十分薄弱,但是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整个中东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7.1%,而且储量超过100亿吨的5个国家全部位于海湾地区。中东海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一些石油资源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国家于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尤其是1973年运用石油武器,进行“石油战”在经济和政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石油禁运、控制石油产量、价格和出口规模及对象、石油股权。扩大石油国有化程度等措施,使海湾国家快速地走上了致富之路。它们运用巨额的石油收入迅速实现现代化并逐步建立本国的工业发展体系。其中阿联酋、沙特、巴林等国逐步发展以石化工业为中心的多样化经济,而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则注重通过对国外的投资来致富。鉴于石油资源的控制和利用关系到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地区国家的兴衰,因而石油政策的调整也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海湾地区资源型发展模式,过于偏重石油和石化工业的发展,以及致富前的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因而经济结构失调的现象相当严重。农业部门长期落后轻工业部门的发展也不相应配套。由于这一地区在致富前主要依赖于外国企业发展现代经济,致富过程中又极大地依靠外来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并受到国际市场的直接冲击,因而具有外援性、依附性的现代化特点。2七八十年代的多次石油危机,可以造就阿拉伯海湾石油王国一夜致富,但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及如今的石油降价,却又使愁煞石油王国,使资源的万能优势面临萎缩态势。下面分别对海湾地区的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国的情况略加说明。

 

    海湾地区的阿联酋包括阿布扎比、迪拜、沙迪、阿治曼、乌姆盖万、富查伊拉、哈伊玛角等七个酋长国, 1971122日独立, 现人口240万人,面积85,470平方公里。绿洲地区产椰枣、疏菜、水果等。阿联酋的首枚邮票图案上的珍珠、小船和椰枣, 典型地反映了阿联酋成立前的传统经济和交通工具。由于阿联酋走上了石油富国之路,1986年年产石油6946万吨,  石油储量136亿吨。1978年国民收入人均14000美元,1980年人均26000美元, 1984年为21920美元,1991年为20140美元,1995年为17400美元。阿联酋的社会福利相当发达, 居民享有公费医疗,学生享有免费受教育,国家免费向学生提供书籍、文具和一顿午饭。到1979年已有75%的人享有政府提供的住房。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海湾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共2,149,690平方公里, 1994年人口1780万。石油致富前一半人从事游牧业。1988年石油探明储量约345万吨,为中东地区总储量的2/5, 比苏美两国的储量还要多,位于中部胡富夫附近的盖瓦尔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 东北部的塞法尼耶油田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油田,沙特的天然气储量高达71641亿立方米。1986年的石油产量为2.52亿吨, 仅次于苏联和美国。1976年沙特平均石油单井日产1,700, 比美国高630倍。但1933年沙特石油产量的96%为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所控制, 1980年全部股权收归国有, 1977年沙特的石油收入378亿美元,拥有黄金外汇储备294亿美元,另拥有美国财政部证券300亿美元,其它债券240亿美元。  

    沙特过去以骆驼和马为唯一交通工具, 1978年已有60万辆汽车。首都利雅德, 以前只是一个沙漠里的村庄, 如今已拥有一切现代化设备和120万人口的城市, 沙特还拥有世界上最大之一的机场吉达, 占地104平方公里,耗资50亿美元。沙特王族为世界首富之列, 他们的财富共达800亿美元以上。这些人转化为大资产者,具有相当大的保守性和寄生性, 沙特的农业发展缓慢, 农牧业仅占国内的2,对外严重依赖, 连沙特的特产海湾小虾, 也要运往国外加工后运回沙特。沙特每天还从巴黎空运20万份客饭向学生提供午餐。沙特致富后拨巨款促进农业发展。仅1984年政府对小麦的价格补贴就有10多亿美元,1974年沙特的小麦产量为12.6万吨,1984年增加到136万吨。粮食、蛋、奶制品等已经基本自给。3沙特197568%的工程技术人员和50%的管理人员是由外国人担任的。1984年沙特的人均GNP10530美元, 其后,由于受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 收入下降, 1988年为6200美元,1991年为7820美元,1995年为7040美元,1981年阿拉伯年石油销售利润为2,100亿美元, 1986年只有530亿美元,  19941-9月为308亿美元。有人评论说,阿拉伯石油王国已由极盛而衰,“油能载舟,也能覆舟”4

 

    海湾地区另一重要石油致富国科威特面积17818平方公里,人口195.8,外籍侨民占60, 包括埃及、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巴勒斯坦等。国内多沙漠, 农业可耕地仅占全国总面积的3-5, 耕地只有1, 菜、粮及水果几乎全部依赖进口。1987年石油探明储量为123亿吨,世界第三, 天燃气储量为11670亿立方米, 全国96%的用水来自海水淡化。由于开采方面, 原油生产的成本只有中东石油平均数的1/31934,英美获得科威特石油全部开采权的75, 1951年又延长到2026, 1975年科威特收回了全部主权, 石油收入占科威特全部收入的95%以上。1978年人均 GNP15,970美元, 占世界首位, 该年美国为9,770美元; 人均GNP1982年为12,640美元, 1984年为16,720美元世界第二; 1989年为16150美元,1995年为17390美元51983年全国有机动车辆69.8万辆,平均2.3人一辆。政府工作人员免费得到住房, 居民医疗全免, 大中小学及留学和幼儿园的费用由公家负责, 电话免费使用, 公民不用纳税, 1985年有37万人乘飞机出国旅游, 占科威特人的53%。1983年人均耗电量7925度,名列世界第5位,被视为福利待遇最好的国家之一。

    科威特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石油致富。首先,科威特用巨额石油美元来建立几座大型现代化海水淡化厂和发电站,建设现代化的港口、飞机场和高速公路网。其次,着力发展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70年代末,科威特国内3座现代化的炼油厂能提炼本国原油的1/3以上。80年代起,科威特石油公司先后购买了美国海湾石油公司在欧洲几家字公司,一跃而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企业之一,并取代被切夫隆兼并的西方“七姊妹”之一的海湾石油公司,成为发展中国家唯一挤进国际石油界的“七姊妹”之一。6与此同时科威特还在国外开展石油勘探业务。第三,改变单一石油产业收入格局,扩大在海外石油资金投资,1985年底,科威特的海外投资达1100亿美元,其中投资于美国和联邦德国共占63.4%,由于1987年西方股市暴跌后出现的资金波动,科威特同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局面,改变了财政收入单一化情况。7

 

    卡塔尔面积只有11000平方公里,人口61, 60%为外籍侨民。但拥有石油储量5亿吨,1986年年产1500万吨,1977年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石油宣布收归国有,石油收入占国民收入的95%。1981年为53亿美元,1982年人均GNP高达29000美元,1984年为19810美元,1992年为16750美元,1995年为11600美元。8

    巴林面积更小仅680平方公里, 人口58万。但是石油储量极为丰富共2123亿吨, 天然气储量2010亿吨。1978年巴林将外国石油公司在巴林的资产全部收归国有, 1985年石油产量210万吨, 拥有中东地区最大的炼油厂。巴林出口的80%来自石油。1980年人均收入为9,159美元, 1984年人均GNP10,470美元,1995年为7840美元。9

 

    这类石油致富国还有在东南亚的文莱, 人口24, 面积5765平方公里,国民收入的9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 1982年人均GNP22000美元。阿曼的探明石油储量有5,4亿吨, 1986年产油2900万吨, 1991年人均GNP6120美元,1995年为4820美元。

 

    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伊朗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一场巴列维,礼萨汗领导的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尝试的现代化改革。101941年巴列维,穆罕默德.礼萨继位,这位深受西方现代化影响和西方思想教育的伊朗新国王,60年起发动了新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他认为要振兴伊朗,就得更多地向西方尤其是美国靠拢,并把伊朗的复兴和稳定押宝在美国身上,幻想只要通过美援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伊朗,走一条捷径就能完成伊朗的现代化。他根本不考虑伊朗的技术水平和国民素质很低,伊斯兰宗教意识极强的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的先进技术。随着强令推行西方的现代化,巴列维政府也让与伊斯兰文化及其格格不入的西方伤风败俗的黄色生活方式在伊朗泛滥成灾,极大地刺痛了民族主义情绪和占主导地位的伊斯兰宗教情绪;大量外国资本毫无限制的涌入也损害了伊朗民族工业的利益;而巴列维王朝在政治上的独裁统治,人民群众几乎没有基本民权可言,造成人民群众对王朝的普遍不满情绪。巴列维王朝还在农村推广新技术的“白色革命”,也未能得到文盲占总人口86%的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反巴列维王朝和反改革思潮日益联系在一起,以至到70年代末导致了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和巴列维王朝的覆灭,并在伊斯兰世界引起极大的震动。

    如果说,伊朗商业资产阶级和贫困农民对霍梅尼继位,这位深受西方现代化影响和西方思想教育的伊朗新国王的支持导致了巴列维改革的失败,那么90年代霍梅尼的继承人拉夫桑贾尼试图推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改革举措,同样遇到了平民和商人的强烈不满。由于8年两伊战争对伊朗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近些年来石油价格的下跌及美国政府对伊朗的禁运政策,使伊朗面临经济困难,而伊斯兰革命中推行的对大多数商品补贴的政策为继,大学教育的财政困难导致推行高等教育私有化的趋势,加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所有这些大大削弱了伊斯兰政府的统治基础,使拉夫桑贾尼政府的改革遇到严峻的挑战。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6672.html

上一篇:中东海湾地区石油国致富之路和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下一篇: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之路《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