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先生为东北大学所写的校歌这样唱到:“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东北大学创建于1923年,由张学良将军的父亲张作霖创设,校址在沈阳北陵附近(现为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所在地),成为20世纪30年代国内学生最多、经费投入最多的大学。
1928年8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先后迁徙北平、西安、四川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1949年2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
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
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
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第一阶段 老东北大学时代
1923年4月26日: 东北大学成立,在工科下设立了电工学系;1934年7月: 东北大学工学院机械、电工学两系合并为机电系;1947年: 东北大学工学院机电系调整为电机工程学系;
第二阶段 东北工学院时代 1949年6月: 原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组成的沈阳工学院,设立了电机系;1952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输配电教研组合并到东北工学院(沈阳工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工学院)电机系;1953年2月: 东北工学院电机系和机械系合并,成立机电系;1955年: 东北工学院系、专业设置调整,成立电力系;1959年3月: 东北工学院成立电子技术系,计算机技术专业划归电子技术系,矿电系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划归电力系;1960年4月: 东北工学院电力系与电子技术系合并为电力电子系;1962年1月: 东北工学院将电力电子系更名为自动控制系;1970年9月: 东北工学院机械系热工自动控制与装置专业调入自动控制系;1983年8月: 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划分为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第三阶段 东北大学复名时代 1996年10月28日: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合并,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这个“只有后来者的行业中”,吾已经足够老了。既然老了也就可以说上几句老者的话,但是 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并非在于披露东北大学信息学科之间的矛盾,而是在于分析信息学科成长过程中的“究竟”与“执着”。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学科之间矛盾的诠释,那就大错而特错,有道是“水能浮舟也能覆舟”,时间就是水,汝吾既是舟。
就信息学科而言,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原东北大学自动化系(下面简称“自”)和计算机系(下面简称“计”)于1996年10月组合而成的,它与生俱来的带有这两大学科的文化底蕴。由于学科本身特征的原故,自动化系更加注重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而计算机系则更加偏重于“语言”、“算法”和“程序”。回溯二十年(from 1984 to 2004)这个大学科(即自动化与计算机)的发展,不难看出其历史轨迹中所遗留下来的成长态势。
“自”的上者成为学科的领袖、中者成为稳健的学科带头人、下者成为可以信赖的科研人员;“计”的上者成为寂寞的先知、中者成为孤军奋斗的战士、下者成为潦倒的流浪汉。 “自”的学子一般循规蹈矩者多,符合现行选拔人才的标准;“计”的学子往往重视独立、自由,时常看不到领导者真实的意图。
“自”更重团队、喜欢宁静、更务实;“计”则重个人、喜欢喧闹、多浪漫。 “自”的学子从政大多从企业中脱颖而出走向官场,沿着技术员、工程师、企业负责人、政府该行业负责人、高级政府负责人的轨迹上升;“计”的学子从商大多随潮流而动走向商业顶峰,沿着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出国(“海归”、“海待”)、创业(风险投资)、上市和退出的轨迹循环。 从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上观察,“自”人会轻而易举地成为学科的主流,在科学和自律的外表下更接近于真正的儒家;“计”人则作为一个批评者而不是建议者,永远带着异端怀疑的目光,由于过早的入世和隐退“计”人往往意思不到道家精神是如何渗透到他们的灵魂中。 “计”人是以傲气著名的以至不屑于在世俗中为某一目的而呼朋引类;“自”人则不然,他们似乎天然具有某种群体合作精神。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今后历史,很可能还是“自”人来写,“计”人则永远会以一种精神漫游者的形象被归入另类。 如果上述寥寥文字能够为学院乃至于学校的领导者们提供某些帮助的话,信息学科必将为之融合、取长补短、和谐发展。
就计算机学科而言,东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闻名全国。可以这么说,没有东大科学园,就没有东三省最大的IT市场——三好街今天的繁荣。最值得东大骄傲的,还是东大IT人。一是因为计算机行业数也数不过来的中国第一,都是包括在校从事IT科研、教学和产业教职员工在内的所有东大IT人创造的;二是因为在当今中国IT产业界,许多赫赫有名的领袖人物来自于东北大学。
纵横20年的IT时间,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总裁、中国最大的系统集成公司总裁,中国最大的数码产品公司总裁、中国最大的IT管理咨询公司总裁,以及许许多多的IT精英,足以令所有东大人骄傲和自豪。东北大学向来是技术人才的摇篮,东大IT精英同时闪耀着更多的人文情怀。也许最令东大人骄傲和自豪的正是东大80年的历史和文化,理性而不乏创造,感性而不失稳重,既有80年爱国光荣传统的熏陶,又以全国领先的优势沐浴着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文明的春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理性和感性的兼容,就像百年陈酿加之现代工艺的改良,愈饮愈醇,令所有东大人受益终身。
跋:
吾年龄50岁,工龄30年,任教20载,按照《公务员法》中的规定吾就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者了。吾一生服务于东北大学,吾热爱东北大学,吾没有理由跳来跳去,吾也只能在东北大学退下这段事业的历史的舞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6295.html
上一篇:
农业的出路?! 下一篇:
“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