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已有 4739 次阅读 2008-2-20 05:28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219日发布

 

这是笔者的《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经济卷的总论之一,写于2005122, 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第12-14页。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 发展之快,竞争之烈, 规模之大超过了全世界规模战争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当代世界60年的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和民主化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当代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取得了对封建主义制度的绝对胜利,成打封建专制皇冠纷纷落地、封建主义制度崩溃,凸显了全球民主化进程。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在曲折中的发展,并在一些国家实践各自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打碎了资本主义独霸民主形态的美梦。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健全和发展,初步显示了新型民主政治的活力。

第三,资本主义民主模式继续改善和发展,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也吸收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尝试实行符合本国实际的民主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四,在世界各国的现行政治制度中尽管模式、道路、政策不尽相同,但是都表示拒绝法西斯主义制度和极权专制制度,法西斯和极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不得人心。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各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对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自由选择,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人民和政府的共识。

第五,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60年没有发生世界规模的大战,反对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的呼声日益增高,世界各国和人民普遍主张和平解决国与国的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手段,以强凌弱,以势压人,以大欺小。反对核讹诈,核威胁、核称霸、核垄断,核扩散,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在国际争端中不使用核武器。

第六,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主张国际政治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国家不分大小,实力不分强弱,各国一律平等,建立和公平、合理、民主与和谐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第七,鼓励和支持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完善内部政治机制的改革,不断完善民主机制。

第八,反对和打击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地区恐怖主义。遵守国际公认的国际法和维护基本人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促进不同文明对话,推动解决贫困落后、社会不公等问题,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

 

当代世界全球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当然,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政治民主化并不意味着任何强权国家可以打着推行民主和自由的旗号,干涉别国的民主化进程。也不意味着全球民主化进程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化划等号。阐述全球政治民主化进程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单极与多极,单边与多边的表述。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完善科学的民主观、自由观、人权观和法制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在国际关系领域,1945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解体、冷战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衰亡为界标,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冷战共处(1945-1991);第二阶段是后冷战的世界多极化民主化和平竞争共处(1991年以来)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冷战共处阶段的基本表现为:美苏之间、社会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冷战和激烈竞争的共处、苏联的解体和苏联模式的衰退;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东国家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和力量的崛起;联合国会员国的大发展和普遍性原则的推广;各种局部战争不断、各类地区性集团性组织层出不穷,维护世界和平、遏制世界大战的力量成为主潮流。

 

冷战共处阶段又分为1945-1969年和1969-1991年二个时期。1945-1969年间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大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发展和大分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冷战共处、第三世界力量开始兴起。这一时期资本政治制度协调经济制度的功能趋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越出苏联一国,亚、欧出现连成一批的社会主义国家, 50年代初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但是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大分化。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了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美苏之间、社会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之间冷战共处。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国家关系等各个领域展开规模空前的冷战对抗。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一开始是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但在整个美苏冷战过程中的竞争逐步转向美国方面。新兴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力量开始兴起, 出现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其中极大部分走上的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新兴资本主义道路,与此同时,法国、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新兴独立国家进行了相应的政策调整。以亚非会议、不结盟首脑会议的召开、77国集团的组成以及在联合国中新兴国家力量的增强为标志“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

 

1969-1991年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新的经济政治调整与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出现了重大曲折,苏东社会主义模式遭受根本性的失败, 出现了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中国则汲取了“文化大革命”严重挫折的惨痛教训, 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道路。“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政治民主化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等一系列新课题。

 

1991年以来后和平竞争共处阶段主要表现为:

第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呈现多极化发展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双重趋势,矛盾和冲突加剧,它们的较量将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带来深远影响。各国都在这种发展趋势中相应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力图构架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世界格局。美国连续十多年成为世界上独强的超级大国,尽管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抬头,但是独霸世界、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结束。欧洲联盟第五次扩大成为25国集团,形成了足以和美国较量的重要经济和政治力量。日本面临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困境和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带来的诸多问题,正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俄罗斯不再是超级大国,尽管大国地位面临挑战,但军事和科技实力不容忽视,在大国博弈实力角逐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中国的崛起,大大提升了自身在亚洲和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言权,是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

 

第二,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1年“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有增无减,严重威胁政治民主化进程,尽管人们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和形成原因看法不一,但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结成了不同层次的反对恐怖主义的统一战线,反霸权、反恐怖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生活的两大热点,并且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发生重要影响。

 

第三,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解决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反对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反对世界战争和核战争的威胁,防止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扩散中责任重大。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符合联合国和广大会员国的根本利益。

   

第四,在后冷战时代,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某些热点地区呈现加剧趋势,其中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家和地区。造成这些冲突和局部战争不仅由于大国强权政治和地区霸权的插手、殖民统治或国家政策遗留的民族、宗教、领土和资源争议、集团利益引发争端,而且和单边主义政策干预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联。防范、化解和制止局部战争的爆发和蔓延,避免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规模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各类政治组织的重要任务。

 

第五,尽管当代世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和制度差异,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也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

 

第六,当代世界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实现普遍和平、民主生活、共同发展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有所完善和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在宪政体制方面,普遍注意消除法西斯主义政治的影响,规定不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或不参与侵略战争,注意扩大公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某些平等权利;发展宪法保障体制度。其次,在议会制度方面, 在维护和巩固资本统治的大前提下,议会制民主相对稳定。当代议会民主制仍是维护民主、协调关系、制衡权力、完善决策、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它对法西斯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一种制约,对不同利益集团也是一种协调;迄今发达国家都采取并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两院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则采用一院制。第三,在行政权力方面,美国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基础上,行政权力的社会基础逐步扩大,总统制的进一步完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吸取第四共和国议会权力过大的教训, 实行了总统制体制; 日本则在名义上废除了天皇制。第四,在决策程序方面,注意实用三位一体、朝野呼应的政策研究体制。即由利益决策集团的头面人物、智囊组织和国家机关三位一体的政策研究机构;采取逐步完善的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科学化措施。第五,在政党制度和文官制度方面, 资产阶级两党制度或多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它既是垄断资本利益主体的体现,又是不同阶层利益的兼顾; 它允许包括左翼在内的各党派公开活动,禁止法西斯政党公开活动,并限制共产党单独掌权;在文官制度方面,它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论功行赏的文官制度并逐步提高“知识化”、“专业化”的程度。第六,在第四种权力的作用方面,舆论、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大增强,例如美国的水门事件、洛克希德公司行贿事件、克林顿性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等。尽管它参杂了各种利益集团的争斗,但是对于个别人物和集团势力的独行却不失为一种制约。此外,一些国家还逐步丰富了立法规定、司法限制、行政特许和检查制度。这些既是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产物,又是人民斗争的胜利成果。

 

需要指出,民主政治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又是现代资本主义用以对抗社会主义的武器,但是在当代世界民主政治绝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远不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民主政治,还有富有创意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大众民主、发展中国家的民主,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与和谐政治。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包括西方民主制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了空前的劫难,它从反面证明推行政治民主化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日、意等前法西斯国家明确了法西斯主义在宪法和法律上处于非法地位。但是相比之下,德国消灭法西斯较为彻底,日本则很不彻底。德国能够正确对待和反思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责任,而日本则不能。冷战后,法西斯思潮在日本后有抬头趋势,这股破坏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逆流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谴责。此外即使在维护民主政治的发达国家,如果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则势必影响国内政治民主化的有效实施,搞得不好会出现类似美国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思潮的泛滥,损害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在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一般起步较晚,同时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依据本国实际情况,不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又走自己的路是第三世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本土化民主化道路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当代世界还面临一系列现代化、全球化、区域化和多样化发展中的新问题。此外,在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贫富悬殊的加大,严重的贫困问题;难民潮和非法移民潮,以及有组织犯罪活动等。这些社会问题也是关系政治民主化进程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三大政治思潮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在当代西方主要政治思潮方面。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鼎盛时期, 这种思潮和西方福利国家相呼应,构成了发达国家自由主义改革高潮的政治思想基础。这种思潮力求使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反对一味强调个人自由发展的传统;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建设“积极的”福利性国家。强调扩大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注重为资本主义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各种处方, 以缓解社会矛盾,巩固资本统治;强调社会合作, 奉行改良主义,寻求第三条的发展道路。现代自由主义是是70年代以前美国社会的主潮流,它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影响, 今天包括保守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现代自由主义的烙印,如社会民主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福利国家、新保守主义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保守倾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在西方大国盛行,它对西方大国保守派执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80年代以来居于优势地位,吸收部分自由主义成分的保守主义,自由保守主义兴起。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反对彻底改造社会的任何企图,维护旧传统;主张自然秩序论,认为等级和差别乃自然秩序所定,应服从命运,各司其职;宣称依靠精英人物来维护秩序和法律。新保守主义思潮正处西方世界的主流地位,从里根、克林顿到小布什,撒切尔到布莱尔,科尔到施罗德等人执政,都显示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交织及其影响。此外,还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西方无政府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思潮等。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强调要以自立原则去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主张社会改良主义,反对全面彻底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主张个别局部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把对资本主义的改造限制在现存国家政治、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强调妥协和阶级合作,认为议会民主制是从资本主义相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手段。推崇国家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改造现有国家来实现社会主义。

 

在当代社会主义思潮方面。包括社会主义执政党各国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理论、欧洲共产主义思潮的民主化观点、各种类型的非洲社会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潮。在当代民族主义思潮方面。它和现代史上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不同, 纯民族主义特色较少, 往往和别的思潮相混合,与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带有阿拉伯伊斯兰色彩等。 90年代以来涌现出新民族主义浪潮和分离主义倾向。这是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带来的冲击波,一战期间四大帝国解体后存在的遗留问题又重新提出,两者相汇合产生巨大影响,它激起了民族独立和自治的新呼声。由于当代世界新移民浪潮,也助长了排外的主义的抬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996.html

上一篇:当代世界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下一篇: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