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饮食,文化] 老家河北省灵寿县过年(春节)习俗:年前
老家河北省灵寿县所属的农村。从前过年(春节)的习俗,不一定太准确。感谢您的指正!
这些几十年前的传统习俗,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已经不知道了。为保留传统文化,特此回忆。
一、河北省灵寿县从前过年(春节)的年前习俗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儿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吃了腊八饭, 就把年来办”。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5516633
澎湃,政务:灵寿发布,2020-01-14 17:49,灵寿美食——舌尖上的年味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5516633
印象上面说的和我老家村里的习俗比较一致。但某些日子并不严格不变。
例如“杀猪”的日期。一般是先杀猪,过一两天再煮猪肉、灌灌肠。我家应该是腊月二十八前后煮肉。杀猪、煮肉的日子,似乎并不严格不变。因为是请村里人专门杀猪(有几人会杀猪),所以村里的杀猪人得连续杀几天猪。杀一头猪,印象需要小半天的时间。
杀猪那天,印象请“杀猪人”吃白面做的捞面,用刚杀的猪肉打卤。我家里人也会跟着吃一些“猪肉卤的捞面”。
二、其它的一些相关资料
2.1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河北省志 民俗志[M]. 2014,第 335 页:
省内忙年歌谣流传甚广
中南部地区是: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有(春联);
三十儿合家团聚捏扁食(饺子)。”
冀东地区则说:
“二十三,糖瓜黏(祭灶);
二十四,写大字(春联);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贴年花(窗花、年画);
二十九,糊香斗;
三十儿,流油儿(烧肉、炼油、做油炸食品);
初一、初二,磕头儿(拜年)。”
2.2 河北人20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二十三,送灶王;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1369824446465497&wfr=spider&for=pc
长城网,2018-02-03 17:03,河北人20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2.3 游庙会、剪窗花——河北各地春节习俗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宰年猪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满街走,
三十晚上,除夕守岁,玩一宿。”
这句在承德流传很久的谚语将年根儿底下人们的生活演绎得紧张而有序。
民谣如此形容张家口人是如何过大年的: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掸尘土;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去沽酒;
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走一走。
https://www.myzx.cn/article/105851
名医在线,2019-02-08,游庙会、剪窗花——河北各地春节习俗
2.4 红红火火河北年
二十三:祭灶
二十四:扫尘
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贴春联、守岁
正月初一:拜年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三:走亲戚
正月初四:接财神
正月初五:破五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谷日
正月初九:天公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391214273700475&wfr=spider&for=pc
百度,2024-01-22,红红火火河北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391214273700475&wfr=spider&for=pc
2.5 河北各地春节习俗
省会石家庄区域: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蒸馒头;
二十七,买新衣;
二十八,蒸糕花;
二十九,贴道有(对联);
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
河北西北部区域:
“腊月二十三,麻糖把嘴粘(祭灶);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推谷黍;
二十六,买猪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对联有;
三十晚上敖夜守;大年初一满街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822044686717709&wfr=spider&for=pc
好书摘抄,2023-01-12,河北各地春节习俗
参考资料:
[1] 烤柏灵火,北方地区的年节民俗活动,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3%A4%E6%9F%8F%E7%81%B5%E7%81%AB/6057854
[2] 百度,2025-02-18,石家庄周边农村的烤柏灵火习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327204034483119&wfr=spider&for=pc
在石家庄周边的许多乡村,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二或十六,当地居民会点燃柏树枝,进行一种被俗称为“烤火”或“烤柏灵火”的仪式。“柏灵”之名,寓意着“百灵”或“百龄”,象征着祈福和祈寿。
而地上那些未烧尽的灰烬,却成了新的宝贝。人们用炭火架烤制着干馒头,每人都用小木棒轻轻拨动九十九下,寓意着平安与健康。当馒头烤至金黄时,人们会将其掰成小块,每人品尝一口,寓意着远离疾病,健康长寿。之后,人们还会将红薯埋入剩余的炭火中,晚饭后,孩子们在睡梦中醒来,便能享受到那软绵绵、香喷喷的红薯美食。
正如农家的节俭精神所体现的,他们珍视每一寸资源,就连烤火后的灰烬也不舍弃。在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复苏的时节,这些灰烬会被精心撒布在小院的墙角和老屋的四角。
[3] 百度,2025-02-17,童年记忆中的“百灵火”习俗带来的欢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288253837561229&wfr=spider&for=pc
“百灵火”习俗在河北石家庄、保定一带颇为盛行,人们会在正月十六日这天举行“烤百灵火”的活动,也被称作“烤柏龄火”或“烤百龄火”。这一习俗寓意着“烤柏龄,去百病”,旨在驱除灾病、祈求延年益寿。在当地,柏树被习惯性地称为柏龄树、百龄树或百灵树,而烤火的主要燃料便是这些树的树枝。通常,人们会在正月十五和十六这两天开始着手准备柏树枝,过去常在墓地附近柏树茂盛的地方采折,如今则多在集市上购买。到了正月十六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堆起柏树枝,点燃熊熊大火。他们相信,火势越旺,预示着今年的运势也就越好。
相关链接:
[1] 2020-02-18 17:30,老家过年习俗的零星记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9147.html
[2] 2025-02-23 02:15,添仓节,添仓日 [老家,民俗,传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4362.html
[3] 2024-09-21 22:42,[打听,老家] 类似“榆皮面”的“黏杆儿/粘杆儿”,是“金花葵”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2103.html
[4] 2024-09-05 22:50,[老家,感慨,搜集] 相关性与因果性:蔓菁(芜菁、圆根、盘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817.html
[5] 2024-08-31 22:32,[请教,图片,老家] 根大(根达菜,根瘩菜,莙荙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037.html
[6] 2023-08-04 17:21,[回忆] 老家南堤下村与对祖先们的些许记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7875.html
[7] 2021-11-13 14:28,[老家] 压饸烙/轧饸饹,饸饹面/饸烙面,压床/轧床,榆皮面,粘杆(nián gān),山药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2235.html
[8] 2010-04-01 20:56,老家的村子在 Google Earth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08117.html
[9] 2022-01-22 14:49,[传闻] 南堤下村极简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2165.html
[10] 2021-10-05 20:19,继承权:河北省灵寿县北狗台乡南堤下村“功名桥”石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6868.html
[11] 2015-03-06 23:12,河北省灵寿县北狗台乡南堤下村“功名桥”碑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72527.html
[12] 2024-09-21 22:04,荞麦面伴侣——黏秆儿,类似秋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2101.html
[13] 2024-09-21 21:35,[转载] 白彦修:难忘的“黏杆儿面”,《阳泉晚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2098.html
http://www.yqnews.com.cn/yqzk/wy/202403/t20240304_1833006.html
[14] 2024-09-01 00:09,[转载] 风骨河北|记忆系列——过去的夏日美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046.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914049806469656&wfr=spider&for=pc
[15] 2022-03-08 14:25,[打听]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什么意思?(河北“九九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8557.html
[16] 2025-03-22 23:06,[老家,饮食,文化] 山药菜饭(胡萝卜山药菜饭、山药蔓菁菜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8856.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3-31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