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ACS Energy Letters》社论:我们是否应该减少论文发表?

已有 649 次阅读 2024-11-18 14:0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编者注:

确保研究具有创造性、原创性、价值性至关重要。《ACS Energy Letters》的资深编辑Song Jin教授分享了个人对于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的思考。

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尤其是学术研究人员)都感到不堪重负——总有写不完的论文、提交不完的资助申请、填写不完的行政报告、参加不完的委员会、出席不完的学术会议,以及完成不了的稿件(和资助)审查。同行评审的研究出版物数量每年以大约8-9%的速度迅速增长。我们似乎置身于一台越来越快的永动跑步机上,却无力改变这种局面。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通过研究工作发挥影响,但是否取得进展,尚无定论。这一现象非常符合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内卷”。

因此,我斗胆向学术研究界提出以下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减少论文发表?这一提议并非倡导大家“偷懒”,而是希望我们能发表量精质高的论文。这些论文应包含新的、重大的科学见解,而不只是报告常规或渐进的研究。这绝不是我们时代的新问题——“香肠”论文、 “夹心”论文早已为人所知。然而,新兴的人工智能工具(AI)(如ChatGPT)使该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AI的帮助下,研究论文(包括原创研究论文和综述)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一些人可能依赖AI来总结研究论文,以便能够快速阅读更多论文。这种情况下,人类与AI机器竞相生成更多的研究论文是毫无意义的。相反,我们必须做AI不擅长的事情:创造性、原创性和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研究工作。

图片来源:iStock.com/aldegonde

为什么每周都有如此多的新学术研究期刊不断涌现?作为一名期刊编辑,我自己也无法跟上新期刊发布的速度。当然,某些快速增长的研究领域,确实需要新的出版平台来容纳爆炸性增多的研究论文。但如今大多数新期刊仅在线发行,设立越来越多主题特殊且高度专业化的小期刊(其中一些可能每年只发表几十篇论文)有何益处?如果学术出版物的增长率甚至低于学术期刊的增长率,那么这些已发表的论文将越来越零散地存档在不同期刊的网站上。这还不包括泛滥的掠夺性开放获取期刊和出版商。

随着新期刊的激增,稿件可以在越来越多不同的期刊之间来回跳转、反复重新提交。这无疑增加了所有学术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但对整个学术界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期刊激增也与论文数量增多有关——如果出版物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出版商就会看到更多内容可供捕捉,并且有动力创建更多期刊。我们很容易对稿件审稿请求说“不”,但我们是否能抵制在新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诱惑,尤其当我们被邀请时?也许整个研究界应进行一些诚实而健康的对话,讨论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作为科学家,我们应自问为何不能摆脱这种无效循环。原因一定是我们都受到了我们所在的评估和激励体系的驱动。仅用一些量化指标来评估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的生产力和影响力总是更容易——比如出版物数量、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只要存在评估,恐怕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量化”,但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改进我们的“量化”方式。

我必须承认,我自己也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怀着“内疚”,我越来越常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写那篇论文吗?我的论文有什么不同吗?我的论文会帮助解决哪些科学(或工程)问题?我的论文能回答什么新的问题?这些是否是有趣、有意义且重要的进展?当我没有迫切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已有类似主题的综述时,我是否需要写一篇综述?当然,并非所有这些问题,尤其是关于研究论文的意义和潜在影响的问题,都能事先回答,但至少我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内部省思。我不确定自己在实现上述目标上是否取得了进展,也不确定这篇社论是否提出了有用的观点,但我希望能说服你加入我这一追求——减少论文发表;因为我相信,否则我们将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最后,回到我作为《ACS Energy Letters》编辑的身份,你可能会问:如果每个人都减少论文发表,期刊的稿件量会否减少?这很可能会发生,但我们最终可能会发表数量相似(甚至可能更多)但质量更高的论文,且稿件接受率更高(请注意,大多数期刊不公开稿件接受率)。我们的期刊影响因子(JIF)可能会降低,但如果这意味着作者写的论文更少,编辑和审稿人需要评估的稿件更少,从而我们所有人的工作量更轻,这难道不是一笔我们都应该乐于接受的交易吗?

参考文献: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4c01991#

翻译整理:Iri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60569.html

上一篇:【AMM原创综述】马兜铃酸诱导肝肾毒性的分子机理及未来解毒策略的综述
下一篇:【AMM综述】天然三萜类化合物雷公藤红素对抗慢性疾病的成药性、分子靶点和纳米载体递送
收藏 IP: 180.107.1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