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昨天下午的开题,尤其是围绕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题目太过笼统 没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很难研究”?其他中国体育学同事做的“扎根理论”研究怎么有研究问题?等问题而展开的辩论,这位体育学同学(ref.)在方法论上做足了功课,表现得非常出色!
一些同事的反馈如下,
“光在开题报告中没有研究问题这一块,就非常厉害了” (ref.)
“期待这篇学位论文,更期待这篇学位论文的盲审分数”(ref.)
“非常了不起的做法 ”(ref.)
“今天在现场”(ref.)
“我是XX师大就读XX学专业的博士生。目前在做开题报告。也遇到和您今天在群里分享的类似情况。就是已查阅文献与研究设计、方法论辩护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把握的问题。”(ref.)
最近还有其他几位的反馈。
某健康科学领域的同事(ref.),
费老师 打扰你啦 目前初步进行了王颖老师的论文学习 这是一些思考 另外两篇论文会在最近的工作结束后进行深入阅读
关于学习王颖老师202[2]博士毕业论文的思考
非常感谢王颖老师的著作解答了我对扎根研究方法论可以单独作为的论文的单一研究部分的疑惑。王颖老师的毕业论文结构要求跟我类似,都是不同章节的各研究项目连成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我在最初了解到费老师发布的系列资料后,便想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作为论文的单独研究一部分,意在刻画针对某一现象的公众行为模式,目前来看进一步加深了我的信心。
还没有好好花时间阅读一下英文原著,但是我对毕业论文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扎根理论反对使用任何软件(Nvivo或MAXqda等)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软件仅能辅助数据的整理,但并不能帮助研究者对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这一句话的理解,实际上因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中希望研究者能从资料中出发,一切以资料为核心,来描述现象,概括背后的规律,软件如果应用到分析中,会因为计数统计,因为图表绘制,因为编码节点而使研究者减少思考,减少对所构建理论的更新,由此反对运用软件来进行资料的分析。但目前我在进行网络二手资料整理时,实际上一直用电子表格来进行逐行分析和进一步的关键概念标注等,我很习惯这种模式,我目前觉得我的软件十分有益于帮助我进行资料的整理,我没有进行计数,节点编制等行为,整个文档方便我重复进行子概念的审查和整个资料的预览,便于我不断进行资料的思考和描绘,emmm,我现在还是认为这种模式也应该是正确的。还请费老师指正。
我非常开心找到了一个有效避免理论干预的方式,王颖老师通过阅读其他领域的著作来进行“理论悬置”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我也计划增加一些社科学和哲学和信息学的部分著作,来减少理论干预这一情况的发生。
关于术语方面由于英文原著的阅读过少,没有深入理解,我的术语了解过少,需要进一步提高掌握程度,已列入计划中。
关于理论性编码方面,我计划先以研究问题为核心进行资料的初步理论浮现,然后进行格拉泽的18项编码家族的实例学习,之后进行适应性调整。
某体育学博士候选人(ref.),
费老师,看了很多您对篡改、乱用扎根理论的批判;虽然我的疑问也已经给您未作出的回答进行了预设,但我还是想请教您:
虽然扎根理论不需要录音,但是研究者(我自己)因为担心自己学术能力、使用能力有限,怕当下领悟不到,也希望通过可溯源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对原始资料再进行分析,如此目的使用录音方式,您也会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在使用扎根理论吗?
或者您判定是否使用了扎根理论,是通过更为紧迫的例如研究的是谁的问题?是否进行了预设?这类更加底层逻辑的角度思考?
虽然我这个问题,我自己感觉是自己在给自己找借口,不是这个研究方法的范式,用进来了,就是不对的。但是考虑到论文推进的可操作性,又有点寄希望于可以通过某些技术的渠道来帮助自己
您对于我这样的想法,有什么建议吗?
我和这位体育学博士候选人(ref.)语音聊了一下,聊得很愉快!语音之前,这位同事读了“有样学样:为什么一些中国人选择改造扎根理论方法论?”这篇英文文章(Wang, Shi, Li & Fei, 2023),上述这些问题也不需要我做多余的解释了。
有关“不录音”,见之前的讨论。借用某洋人同事(ref.)的说法,在录音机发明之前,难道就不做研究了吗?
有关“研究的是谁的问题?是否进行了预设?”,
(1)所有的预设(包括比如,读什么文献/研究问题/访谈对象的数量等要求/理论或分析框架)都违背了扎根理论之自然呈现这一基本原则(Glaser & Strauss, 1967),
(2)“研究的是谁的问题?”事关扎根理论的评判标准之一的、相关性(Glaser, 1978)。在一项扎根理论中,一旦连“研究的是谁的问题?”都弄错的话,其它的(比如,编码)就可以统统不用看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