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1:资料的搜集和调查方法

已有 234 次阅读 2024-6-16 08:00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1:资料的搜集和调查方法

1.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

统计数据是利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的安全数据,离开了统计数据,安全统计方法就无用之地。任何一种安全调查都必须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去搜集原始的安全统计资料,即使调查的组织形式相同,其调查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的,应根据调查目的与被调查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安全统计调查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实验设计调查法等。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由安全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查看、测量和计量。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的直观性和可靠性,能够客观地搜集第一手资料,直接记录调查的事实和被访者的现象行为,安全调查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的安全状况,如安全人机工程中作业疲劳测定实验等,测试人员可直接到现场观察职工的作业情况。

直接观察法简便、易行、灵活性强,可随时随地进行调查。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如下缺点:第一,观察不够深入、具体,只能说明安全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不能说明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动机;第二,经常需要调查人员到现场做长时间的观察,调查时间越长,调查次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容易受调查人员的主观思想影响;第三,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能导致结果存在偏差。

2)报告法(通讯法)。

报告法是基础单位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各种原始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搜集资料的。

3)实验设计调查法。

实验设计调查法是用于搜集测试某类新产品、新方法或新设备的使用效果情况的方法。对于可通过科学实验取得资料的,通常采用实验设计调查法,而对于无法通过科学实验取得资料的,如安全社会现象,则需要应用大量观察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光电技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正在被广泛地引入统计调查领域中,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调查方法,如将上述三种方法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网络调查,广泛地运用到安全统计调查工作中。

2.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

统计调查方式是指组织搜集调查数据的形式和方法,常用的安全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主要是用以搜集某些不能或不宜用定期报表搜集的安全统计资料。

普查主要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通过相应组织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另一种是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结合清库盘点,由调查单位自行填报调查表格。通过普查得到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可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依据;但普查的使用范围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的安全现象,如调查我国安全活动领域中安全科技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调查各类型企业中安全技术人员的人数和素质等普查活动。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主要有:第一,在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安全调查中,可采用抽样调查,如可靠性试验中灯泡的耐用时数、轮胎的里程试验等;第二,在对普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时可采用抽样调查,由于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容易产生登记误差(即重复登记或遗漏)。一般情况下,普查开始后,可作一次小规模的抽样调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同原来的普查资料进行核对,计算出差错(重复或遗漏)比率,然后以此作为修订系数,对普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

同时,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和最大抽样效果原则这两项原则,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结果的准确率。

3)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安全总体中选择个别的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借此了解安全总体的基本情况。这些重点单位虽然数量不大,但它们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有支配性地位,通过对这些单位的调查,能初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当调查目的只是掌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在总体中又确实存在部分单位能较集中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

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重点调查可以是经常性调查,也可是一次性调查。通常情况下,可以将重点调查与统计报表制度相结合,根据统计报表的提示,快速、准确的调查到所需要的资料。

4)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典型调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深入研究实际的安全状况,对所研究安全现象进行具体的、细致的调查研究,详细观察安全现象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安全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掌握安全现象各个方面的联系。如通过调查,可区别出事故频发的行业和安全稳定性高的行业,总结它们的经验教训,开展安全对策研究、落实具体安全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式的转化与发展。

5)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指标项目、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主要用于搜集全面的基本情况,此外,也常为重点调查等非全面调查形式采用。统计报表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它不仅要求各基础单位有完善的原始记录、台账和内部报表等良好的基础,而且还需要一支熟悉业务的专业队伍。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如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1年制定了《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及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统计工作,成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安全形势分析主要数据来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8364.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0:安全统计的基本流程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2:统计资料的整理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