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3:风险与风险评价的内涵

已有 310 次阅读 2024-6-23 07:41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3:风险与风险评价的内涵

风险通常指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的可能性。任何一项活动都有一定风险,风险的大小,常用风险率来衡量。目前学术界对风险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的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风险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1)风险是事件未来可能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3)风险是指可能发生损失的损害程度的大小;4)风险是指损失的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5)风险是由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6)可利用对波动的标准统计测方法定义风险;7)可利用不确定性的随机性特征来定义风险;等等。

风险的不确定性包括棋糊性与随机性两类。模糊性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风险本身所固有的模糊属性,要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刻画与研究;而随机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风险外部的多因性(即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必然反映,要采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刻画与研究。根据不确定性的随机性特征,为了衡量某一风险单位的相对风险程度,风险度的概念可定义为: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特定的时间内,实际损失与预测损失之间的均方误差与预测损失的数学期望之比。它表示风险损失的相对变异程度(即不可预测程度)的一个无量纲(或以百分比表示)的量。

在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率经常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系统可能承受的损失(包括人身伤亡、财物损失)。风险率由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的大小来确定,可用下式表示:

关于风险评价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概括和提炼,主要有以下观点:

1)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2)风险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的风险程度进行预测和度量。它不同于安全评比,也不同于安全检查。进行企业的风险评价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3)风险评价是以系统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机损失与伤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从而评估系统总体的安全性以及为制定基本预防和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它的着眼点是危险因素产生的负效应,主要从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机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

4)风险评价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确认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并根据其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发现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搞清引起系统灾害的工程技术现在,论证由设计、工艺、材料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技术措施的合理性。2)评价的结果可作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3)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制定和完善有关安全操作与维修的规章制度,作为安全教育的教材和进行安全检查的依据,促进安全管理系统化、现代化,形成安全教育、日常检查、操作维修等完整体系。4)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5)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

风险评价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的法规、标准和所评价项目(工程)的有关文件。风险评价的原则需要按照政策性、科学性、工作性和针对性进行。

1)风险评价的依据:有关的法规,有关的标准,所评价项目(工程)的有关文件。

2)风险评价的原则:政策性,科学性,工作性,针对性。

风险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种,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1)按照风险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风险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2)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预评价,中间评价,现状评价。

3)根据评价内容分类:工厂设计的安全性评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评价,人的行为安全性评价,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作业环境和环境质量评价,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危险性评价等。

4)其它风险评价分类法: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1)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如事件树分析法就属于这类。2)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间接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9335.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2:安全评价程序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4:定性风险评价方法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