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0:安全统计的基本流程

已有 252 次阅读 2024-6-15 06:45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0:安全统计的基本流程

安全统计是一项数据零散而又高度集约的工作。进行统计工作时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统计机关统一领导下,协调组织各统计单位、部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1.安全统计任务的确定

确定安全统计任务是安全统计工作的首要前提,只有确定了安全统计任务,后面的统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安全统计工作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安全系统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安全科学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难题,作出相应调整。确定安全统计任务后,根据任务要求搜集所需要研究的安全系统的基本数据,揭示这些数据传达的安全信息,归结为明确的安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2.安全统计设计

安全统计设计是对安全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作出整体考虑与安排。安全统计设计的结果应是设计方案的形成,如指标体系、分类目录、调查方案、整理方案以及数据保管和提供制度等等,制定出各种可行方案,用来指导实际活动。

总体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统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对象范围、指标口径、分类标准等,都需要统一认识、统一制度、统一执行,避免指标缺口、重复、不配套、不衔接、不统一等问题所引起的浪费和损失,从而影响安全统计设计的总体方案。

统计任务的确定和统计对象、方法、指标的选择是开展统计工作的基础,它与统计工作各阶段内容密切联系,对开展后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安全统计调查

在确定了安全统计任务、完成了统计设计工作后,可根据统计方案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安全调查,收集安全材料。

安全统计调查的任务就是根据事先制定的调查纲要,搜集被研究的安全现象有关的、可靠的资料,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所以这一阶段是认识安全现象的起点,同时也是整理和分析安全资料的基础环节。

4.安全统计资料整理

通过安全统计调查获得的统计资料是分散的、零乱的,将这些零散的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可使它们从个体状态过渡到总体形式,从局部过渡到整体。

统计整理是对安全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需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时间性、准确性;具体的统计整理工作一般包含安全资料的数据化、分类(可根据生产设备类型、环境条件、人对安全系统的作用等进行安全数据分类)和安全资料的录入。

但是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只能说明安全现象的状况,并不能说明安全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为了更深刻的认识安全现象的内在特性,安全工作者需要用安全统计分析方法。

5.安全统计资料分析

统计分析是安全统计工作最重要的环节,这阶段的任务是利用已整理的统计资料计算各项安全分析指标,通过对系统化的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学理论方法来揭示生产领域内安全现象的数量关系和规律性,提出被研究的安全现象所隐含的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阐明安全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性,并以此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一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是安全统计研究的决定性环节。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安全生产状况,预测安全生产发展形势,为企业和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8259.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9:安全统计的分析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1:资料的搜集和调查方法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