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第六届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
吴国林
[去年举办了,现在有时间记录一下。]
2023年12月2日-3日,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科技的哲学、逻辑与历史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第六届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守仁主持开幕式,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申小蓉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电子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复旦大学兼中国科学院刘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国林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等高校的90余位专家及硕博士研究生参会。本次会议邀请深耕物理学哲学的哲学家及量子信息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学术研讨,是一场文理互融、理实交融的学术饕餮。
12月2日上午会议特别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前沿与基础研究院王志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宏芳教授、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电子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主持特邀报告会。
吴国林教授围绕量子概念是否能描述量子世界特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主题汇报。他认为,用“超验”(“trans-empirical”)概念能合适表达当代量子科技和未来科技的基本特点。基于超验哲学,量子世界的基础是量子信息与量子物质的统一,量子信息与量子物质是同在的,而且还引出了量子力学的诠释学研究。
大会合影
王志明教授做了题为《量子信息科技与物理学哲学》的主题报告,他将量子信息科技与物理学哲学的关系比喻成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物理学哲学的发展需要现实的物质力量给予支撑,量子信息科技的进步亦离不开哲学层面的反思,两个学科的发展既离不开仰望星空也离不开脚踏实地。
李宏芳教授带来了题为:《量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实现》的主题发言,她认为量子信息技术革命是继量子力学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技术建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许多引发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技术工具。随着量子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启和核心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量子信息理论的发展和量子远程通信技术的实现。
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在主题汇报上回顾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以系统论自然哲学为例回顾了桂起权先生的物理学哲学思想。他提出,桂老师不仅是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的荣誉会长,而且在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领域独树一帜、著作等身。桂老师对物理学的三大基本支柱相对论、量子力学、及其与统计物理密切相关的系统科学情有独钟,而且对相关自然哲学及其核心问题有清醒认识。
笔者与郭光灿院士的合影
12月2日下午分组讨论,第一组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宏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苏湛副教授主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兴吾研究员基于《科学结构的表征与不变性》一书中关于科学理论系统的辩证法思想,重新审视 30 多年前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就爱因斯坦“尺缩效应”与狭义相对论不相容问题开展的争论及爱因斯坦“尺缩效应”不是狭义相对论的科学内容之命题。
湖南大学刘全惠教授做了题为《从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构架看波函数的不可直接观测性》的主题汇报,他认为,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构架具有所谓的双层结构,这个结构中底层的量不具备直接观测性,例如电磁势和强度量,这些量满足运动方程。如果波函数具有直接可观测性,则目前的量子力学就不是基本理论。
电子科技大学李晓瑜副教授,逻辑学视角分析量子信息中全知问题,她认为,认知逻辑给予量子信息论严密基础,加强信息语义学说明。但使用的流行模态逻辑及其标准语义会产生全知难题。围绕认知逻辑解决全知难题有十多种典型方案。函数狭义相对论揭示模态本性,提供既充分又必要的模态逻辑理解,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全知问题。且进一步推测量子信息基本理论中也存在流行模态逻辑那样的冗余。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颜春玲主要探讨了,量子场论中的粒子,介绍了把粒子理解为非基本实体的进路,并提出一种功能主义进路。她主张,一种修正的粒子解释,这避免了通常粒子解释的主要问题,如哈格定理导致的相互作用问题。我们对粒子的关注不在于它在基本层面是什么,而是粒子的功能。
山西大学唐凯轩硕士生及程瑞教授分析了弦论非经验确证问题的合理性,并以“非经验确证”提供了一种对弦论可行性进行考量的方法,关于非经验确证本身的合理性也成为了争论的焦点,该问题也为科学实践带来了新的认识论基础,科学理论评价体系势必要突破传统实证认识论的局限性,为科学理论的研究范式提供探寻性思考。
山西大学张丁澍硕士生及赵丹副教授认为,随着当代宇宙学的发展,围绕多宇宙还是单宇宙的争论已经从最初的哲学争论演变为一场科学的争论。支持者描绘了各自的多宇宙图景,并给出了多宇宙何以可能的证据,反对者则针对多宇宙是否存在提出了质疑。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苏无忌,介绍了典型的芝诺式的运动悖论,超级任务以及它的标准解决方案;伯纳德悖论和它的两种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一种与原版伯纳德悖论结构不同但可以达成同样效果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中非显性或隐性地存在导致逻辑矛盾的ANB条件,伯纳德悖论可以有融贯的形式。
中国科学院哲学院博士研究生翟宸宇做了题为《对时空功能主义的批评》的主题分享。他认为,时空的本质是时空哲学的核心问题。(1)时空的唯一性和普适性导致传统功能主义论证不能直接适用;(2)与功能主义相关的多重可实现和突现等概念在量子引力理论中需要重新理解;(3)即使时空功能主义论证合理,也无法充分解决经验融贯性问题和量子引力的理论选择。
第二组由北京师范大学董春雨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冉奎副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蔡肖兵分享了物理学几何化发展的哲学思考。他提出,物理学与几何学的关系密切。二十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前后,彭加勒和爱因斯坦重新定位了几何学与物理学的关系,这一论题被总结为G+P论题,即(G)几何学(Geometry)+(P)物理定律(Physical Law)论题。G+P论题消除了物理学中几何学与物理学定律的绝对界限,消除了物理学中几何化认识论的障碍。因此,G+P论题是理解当代物理学发展现状及其成果的一把钥匙。
南京邮电大学梁忠诚教授提出,团簇同时表现出经典确定性和量子随机性,两者的交集来自于从实平面到复平面的轨道映射。团簇是一个跨层次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宏观物体。态函数概念突破了大数律的限制,尤其适用于稀少粒子系统的统计。经典确定性和量子随机性的对立统一于团簇客体。
中美塞尔研究中心吕陈君研究员通过对Bell不等式推导过程的详细分析,严格论证了EPR实验违反Bell不等式的真实原因,在此基础上,统一说明了EPR实验、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现象形成的物理机制,并对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给出了一种客观性的解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胡晓倩讲师认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原理,PII在本质上是先验的,必须在进行任何实验物理学之前及从中得出认识论结论之前被预设。具体而言,我将论证,即使在科学家或哲学家-科学家进行试图证明或证明其无效的实验之前,PII也必须被预设。因此,实验证明或反驳PII等形而上学原理是不合理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浩宁同学分享了关于AI for Science背景下的科学发现概念框架的见解。他分析了两种不同进路下的六个旧概念框架与现状的相容问题,并讨论了本世纪初以来新出现的汉弗莱斯的计算模板理论和袁江洋的元科学理论作为新背景下可能的科学发现概念框架的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刘世平同学,通过整合玻姆和彭罗斯各自的量子力学意识模型,形成一种融合二者优势的量子力学意识模型, 这种意识模型不仅在解释意识的高度整合、高度分化和非决定性等方面比传统的 心理学更加合理,而且为意识的计算描述提供了更有力的科学工具,弥补了传统的生物主义和心智计算在解决意识困难问题上的不足。
部分专家的合影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冰冰同学,介绍了量子信息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与传统的哲学议题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实在性、因果性和整体性等方面。最后探析了量子信息科技对现代哲学的意义,以及如何为未来的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第三组分组讨论由电子科技大学雷瑞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蔡肖兵副研究员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冉奎副教授探讨了,因果关系的INUS理论、反事实条件句分析和干涉主义定义三个因果理论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理论分别从两个维度分析了因果关系的内涵;他提出了理解因果关系的结构-内容模型,以此深化人们对因果性的认识。
电子科技大学赵春音副教授认为,格斯瓦米的量子创造力理论是基于量子理论对既有创造力理论进一步分类和解读的结果。格斯瓦米首先提出了三类创造力理论,即物质-现实主义理论、机体论、唯心主义理论等;其次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新定义,如根本创造力、情境创造力等;之后是有关“脑-心-自我”的量子理论和量子功能主义。
南京大学穆雯茜同学,分享了质量建立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从古代思想中的质量概念开始,以物质的 量和惯性质量两个维度考察了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质量概念。虽然在他们那里,并没有出现近代意义上的质量的概念,但他们的理论对于后来质量概念的建立还是有着深刻的 启发意义的。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胡绵同学,做了题为《实验室的诠释学分析》的主题汇报。她认为,实验室是当代科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实验室中的实践活动需要诠释,通过诠释,实验室获得了自己的多重生命。诠释学关系是对象之间的一种实践关系,在实验室中表现为实验者对实验文本的阅读以及对实验本身的经验,因而实验室中存在多重诠释学关系,即:实验者-实验仪器-实验对象、实验者-实验室-世界。实验者对实验仪器-对象文本的阅读揭示了实验者的认识与对象显现之间的实践认识论真理;实验者对实验室构造的实验室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存在双重诠释,揭示了实验诠释中的实践真理。
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唐先一和张志林教授,做了题为《基于新单子论的量子力学诠释》的主题分享。量子测量问题的核心在于量子波函数与我们人类得自可感的宏观世界的体验之间存在着巨大分歧。Conway 和Kochen 的“自由意志定理”主张粒子具有自由意志。基于此,并结合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有关思想。他们提出,量子力学的新单子论诠释,主张一个好的量子力学诠释必应包含自由意志的相关内容,体现整个宇宙未来的不确定性。
曲阜师范大学史现明教授,探讨了雅各布·克莱因论物理学世界对“自然”世界的超越。笛卡尔使人们将广延概念、广延性 (extendedness of extension) 等同于广延本身,韦达对“数的运算” (logistica numerosa) 与“类的运算” (logistica speciosa) 的基本区分,“把数的概念等同于数本身”等这些思想成就都导致了新物理学建立起了各种“定律”(law)系统,从而大大异于旧物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李翔和杨埼认为,量子力学的问世,其非定域性、超距作用大大超出了人类对自然的原始认知,很快就成为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不可知论路向的科学辩护,给辩证唯物主义带来了严峻挑战。苏联科学院院士凯德洛夫、中共一大代表李达、中国科学院艾思奇等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在现代物理的基础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非定域性、超距作用与唯物主义的对立逐渐消解,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祛除机械性、线性联系的发展史历程,又是当前数字文明时代理解量子力学前沿物理的哲学需要。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沈宇轩,分享了题为统计力学方法与还原论-突现论之争的主题报告。他认为,还原论与突现论之争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题目。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试图通过还原来实现科学上的统一。不同的哲学家对“还原”和“突现”的理解不同,在当前哲学界,“还原”和“突现”概念各自都存在严重的歧义,这导致了还原与突现的张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繁荣同学,探析了技术现象学视域下的波粒二象性互补性。她认为,波粒的两难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哲学界和科学界。作为科学哲学界的矛盾难题,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曾从多重角度对其展开探讨。从技术现象学角度出发,把实用主义理论与现象学相结合,对波粒二象性互补性进行分析,揭示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解释技术人工物对技术本身的影响,试图从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波粒二象性互补性展开分析。
12月3日第一组主题汇报,由山西大学程瑞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孙圣副教授主持,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教授做了题为量子论对科学哲学范式转变的影响的主题汇报,主题报告围绕着量子论对科学哲学的诞生与发展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提供新观念,表现为科学哲学家接受量子论的理论断言,提出新的哲学主张;二是提供新证据,表现为科学哲学家截取量子论的某段发展史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学说;三是形成新的哲学理论,表现为科学哲学家通过剖析量子物理学家在创立与接受量子力学体系过程中的争论,或者,通过揭示量子力学基本假设中所蕴含的哲学前提,形成新的科学哲学问题域。
嘉应学院沈健教授做了题为当代量子技术的诠释学分析的主题汇报,他认为,对当代量子技术的诠释学分析,首先需要理解量子技术的研究范式,进而找出量子技术研究中待诠释的哲学问题:量子技术内在语言与逻辑问题、量子技术主客体关系问题、量子技术与经典技术关系问题、量子技术与科学实在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待释问题的哲学解答,即可找寻出一条当代量子技术的诠释学新路径。
兰州大学董铠军教授和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缪培贤研究员从技术落地应用的角度与大家一起探讨了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哲学问题,并引发了专家学者们的热烈讨论,他们认为,以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和量子加密等为主要方向的量子信息技术,成为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布局的前沿。本文重点探索量子信息技术相关的测不准悖论和叠加态悖论,从哲学角度和科学角度指出其根源是科学问题哲学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长副研究员围绕波普尔与量子力学解释做主题报告,他认为,波普尔在量子力学解释问题上的工作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两方面问题。当代科学哲学与以量子力学解释为代表的物理学解释理论密切相关;这解释了量子力学解释为什么属于科学哲学的问题,尽管一般科学哲学所讨论的问题看起来都和量子力学解释毫无关系。
山西大学王凯宁副教授从信息论的角度对量子力学进行重构,他认为,当前量子基础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是关注理论的公理化基础,其目标是找到一些独立的原理性假设,从这些假设出发重新推导出量子理论。量子信息理论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思路,量子力学可以被看作是以一些信息论原理为基础的理论。目前两种典型的信息论重构方案是代数框架方案和操作框架方案,它们引发了我们对量子世界实在性的新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明确量子理论在广泛的物理理论空间中的位置。
华南理工大学罗栋副教授围绕着暗物质假说与修正牛顿引力理论的统一性和简单性问题做了主题报告,他认为,尽管修正牛顿因理论和暗物质假说分别在简单性和统一性上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但这些相对优势并不足以构成这两个理论的支持者主张自己的理论比其竞争理论更好的依据,而更适合被视为是对这两个理论的一种“督促”,督促其改进在简单性或统一性上表现的弱势或弱点。
12月3日第二组分组讨论由华南理工大学罗栋副教授和山西大学王凯宁副教授主持。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乔笑斐副教授认为,量子信息正在重塑量子力学的基础性问题,由量子信息技术引发的二次量子革命,实现对量子客体的操控,从而取得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更可能会揭开困扰量子理论百余年的谜题,带来之于量子世界更为彻底的认识革命。
山西大学李德新副教授做了题为基于量子场论的结构是在论研究的主题汇报,他认为,在关于科学实在论的争论中,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论点是 “无奇迹论证” 和“悲观元归纳”,这两种理论背道而驰,最终分别指向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沃勒尔引入了结构实在论,沃拉尔的结构实在论是认识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在沃拉尔的基础上,雷迪曼引入了本体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这两个版本都是依据物理学的发展提出的。
西北师范大学孙圣副教授,与大家交流了关于量子力学的逆向因果的争论。他认为,逆向因果常见于承诺时间反演对称性的量子力学哲学解释中,刘易斯使用过度决定论对逆向因果进行哲学审视,这在逆向因果现阶段的主要科学哲学争论中占据重要位置。研究发现,对因果关系中的事件做精细化的思想实验不是任意的,需要在物理律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沿用普赖斯的进路,以汉弗莱斯的熔合突现论为例,研究说明了直觉何以在批评逆向因果问题上存在非充分性,一定程度的回应了刘易斯对逆向因果的指责。
太原科技大学程守华副教授认为,量子计算是大脑的信息处理和自然界各种物质结构信息的根本数字化依据。而量子纠缠是它们实现超距信号传递的原因。如何实现稳定的量子纠缠状态,根据量子伊辛模型对量子随机过程的实验室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普遍性的认识论启发和量子计算以及生物计算的材料开发和发明的技术密码。
华南理工大学罗栋副教授认为,尽管修正牛顿因理论和暗物质假说分别在简单性和统一性上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但这些相对优势并不足以构成这两个理论的支持者主张自己的理论比其竞争理论更好的依据,而更适合被视为是对这两个理论的一种“督促”,督促其改进在简单性或统一性上表现的弱势或弱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苏湛认为,从数学推导、计算机模模拟、物理模拟、等比例缩放实验到一般实验,构成了一个模拟系统与被模拟系统间质料因相似程度由低到高的序列。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可以被理解为一类特殊的模拟。
第六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进一步促进了物理学与物理学期哲学工作者的联系,特别是对当代量子力学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届会议期间还增补了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调整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两天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相关组织的支持下,各位代表提交的论文质量较高且参与讨论认真热烈,会务组的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劳动,使本届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附注:湖南大学的刘全慧教授与四川社会科学院的文兴吾教授,就狭义相对论的四维时空中的间隔或静止长度的不变性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见刘 全慧科学网博客:四维时空中的间隔选取没有绝对性。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77&do=blog&id=1412278)
刘全慧教授也推掉了其他的物理学会议,专门到成都参加此次物理学哲学会议,讨论甚好。
刘全慧教授与文兴吾教授在讨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