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ng3

博文

[转载]气象学家高由禧院士

已有 4337 次阅读 2022-12-22 11:1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再次研读高原气象、干旱、季风的文献。再次阅读关于高由禧院士的科学贡献,转录高先生中学母校的纪念文章如下,一是供日常查阅方便,二是缅怀先生之贡献。

   原文出处:https://www.fqssz.cn/CampusNetwork/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551

高由禧院士生平简介

 ()高由禧(19202001),又名高逸,福建省福清市江镜镇人。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福清融美中学初中毕业。后曾一度在母校任教。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的研究,在海南岛气候、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台风、黄河流域降水、季风、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等研究中取得卓越成就,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著有《高由禧院士文集》(1999年,中山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台风、季风天气气候学和高原气象学等研究领域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二)高由禧(1920214—200133),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现福清市)。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高由禧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7月毕业于福建省福清县融美初级中学。1935年夏至1938年夏,就读于福州私立英华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在融美中学当了一年教师。1939年夏,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4年夏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45年底由涂长望、竺可桢介绍,高由禧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给赵九章、竺可桢当助理研究员,负责天气图工作。1948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东亚大气之运行》,根据当时为数不多的700hPa风向风速资料,他分析出东亚地区各月的流线图,论述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这项工作是开创性的。中国科学院在1954年编集1949以前各学科代表性的论文时,将他这篇文章选进气象学一卷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解放初期,在国民党南京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上一切事业发展都很困难。华东军区接管了南京,陈毅司令员了解到科研单位的困难,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还为气象科研所调拨60万斤小米作为购买地球物理探矿仪、地震仪、地磁仪和气象仪器的费用,并增加了人员编制。这一行动使广大科研人员看到中国共产党发展科学事业、强国富民的决心,高由禧跟大家一样感到欢欣鼓舞,立志把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做为自己搞科研的目标和方向。

20世纪50年代初,高由禧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气象组与叶笃正合作,从事东亚气候的研究。他领导一个小组研究东亚季风问题,这是继竺可桢先生1935年发表我国第一篇有关东亚季风气候文章以来比较全面、系统的东亚季风研究,这个小组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将这些成果概括在1962年出版的《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专著中。他首先提出青藏高原季风概念,指出:除海陆季风外,全球还有南北半球季风、行星环流季风、平流层季风、高原季风等五种季风和相应的四种形成机制;哈德莱、瓦克和季风垂直环流等三种季风维持结构。这一季风体系概念是很有创新性的。他有关季风的研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发表了许多有关的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就遇到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当时橡胶是国内紧缺的生产物资之一,国内从来没有植胶的记录,究竟能不能种?除了种植技术外,首先要找出我国有没有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高由禧急国家之所急,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是搞气象的,并不懂得种胶,但决心从气候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他首先考虑到与产胶国印尼、泰国气候相近的海南岛,但国内没有有关的气候资料,他就借鉴了邻近国家有限的一些气象资料,经分析研究于1952年与徐淑英、许孟英撰写出版了《海南岛气候》(从气候的观点来讨论海南岛地区的植胶产胶问题)一书,对海南岛的气候情况,特别是寒、旱、热、台风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从海南岛某些地点的气候和橡胶丰产区的气候比较,指出海南岛的植胶、产胶在大气候上的问题所在,提出利用不同地区小气候,扬长避短种胶的建议。

1950年,为了抗美援朝,我前线部队急需台湾海峡、朝鲜及东亚地区的台风预报,但掌握着太平洋地区气象资料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不给我们提供,做预报,困难很大,领导又把任务交给了高由禧。没有当时的气候资料,他就在历史资料中找规律,总结出台风的路径及其与天气型的关系,提出以地面天气型预报台风路径;以鄂霍次克和白令海上气压系统的变换加深,作为西风环流改变的指示和台风转向与否的指标等。这些方法现在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但在当时却是首次使用并行之有效的。1953年他与顾震潮一起撰写出版了《台风研究》一书,1959年又与曾佑恩撰写出版了《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一书,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由于出色的工作,高由禧于1952年被晋升为副研究员。

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要根治黄河的号召,提出要建三门峡水库,控制黄河流量。中国科学院派叶笃正、杨鉴初、高由禧等参加这一工作。他们整理了黄河流域二三十年二三百个水文站、雨量站资料,研究了黄河流域降水的正常分布及特点、降水达到大雨和暴雨的条件、整个黄河流域的各种强度降水的统计和类比,以及干旱情况等问题,指出了暴雨与旱、涝的关系。撰写出版了《黄河流域降水》专著,发表了几本黄河流域降水、暴雨图集和资料。在这项工作中他们创造性应用了相关性排表法,解决了三门峡上游泾河、洛河、渭河流域,下游伊河、洛河河域同时出现洪锋和前后出现洪锋的遭遇率有多大的问题,这工作对三门峡水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进行黄河流域降水工作研究的同时,他考虑到东亚和南亚是闻名世界的季风区,季风的强弱、来的迟早一定会影响这个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和分布,应该从季风的形成变化规律入手来作降水的长期预报。这是个很具特色的课题,他与有关领导及专家进行了探讨,得到大家的支持,从此他开始了季风问题的研究。首先,他从巢纪平、朱抱真等的北半球热源热汇的研究中结合当时的青藏高原影响的研究,在1956年就提出了青藏高原可能存在着高原季风现象,并指出高原季风现象的形成、发生、变化与海陆季风是同步的,高原季风将加强、加厚海陆季风,这概念得到后来许多事实证明。其次,他认为海陆季风的形成问题,应该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与四周海洋一起考虑才能较好的理解海陆季风的形成变化问题,同时指出海陆分布的影响大小因其出现的气候带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第三,中国夏季风的开始自南向北移动不是均匀的移动,可以分为两个突变和三个缓动区,夏季风的自北往南撤退是迅速的,而印度夏季风则相反,它来得很快退得很慢。根据季风这个进退现象,他创造性地把中国自然季节分成七个季节。第四,他与徐淑英认为青藏高原有如耸立在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就像海洋中的岛屿一样,它必然存在一个季风现象。他们用能收集到的很少的一些高原地区的气象资料,论证青藏高原地区夏季近地层应该是热低压,冬季应该是冷高压,进一步论证青藏高原应该存在着高原季风。最后,认为海陆分布差异、季节变化是大气对流层底层季风形成的基本原因,但海陆作用并不是等价的,常常是陆地变化大、快、急,而海洋变化小、迟、慢、缓,所以在海陆季风形成变化中,陆地作用是主动的,起主要作用,而海洋作用是被动的,次要的。

后来,高由禧把大气中凡盛行风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就理解为季风,指出全球存在着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行星季风和平流层季风等五种季风和四种形成机制,即海陆分布形成机制、高原与四周大气分布形成机制、南北半球形成机制、极区和低纬度大气分布形成机制和哈德莱、瓦克、季风垂直环流等三种维持季风现象。现在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行星环流季风已为苏联哈罗莫夫(XopomoB)与西德弗隆(Flohn)所共识(他们提出是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形成的,不完全是海陆差异变化所形成的)。进一步研究了海陆差异对平均大气环流的影响后,他指出海陆差异的影响北半球比南半球强,东半球比西半球强,北半球的东半球比北半球的西半球强,从北半球的东半球来说,欧亚大陆最强,欧亚大陆的青藏高原地区是变化的最强中心,青藏高原地区和欧亚的变化将左右全球环流变化。同时从大气运动的能源强度来说,海洋比陆地强,热带海洋比其他海洋强,热带季风区海洋比热带海洋强,青藏高原邻近地区比热带季风区海洋强。

1958年为增加河西走廊的供水,高由禧带领工作人员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融冰化雪队奔赴祁连山进行人工化雪实验,并以兰州为基地成立了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在他主持下,进行融冰化雪,人工降水,土炮消雹,干热风的形成、预报等实验研究。

1959年高由禧在兰州组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所分所,他任副所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高由禧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72年他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被作为气象连并入兰州地震大队,他任业务处主任,立即开始对青藏高原的气象研究,同时积极筹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从1974年至199912月,他在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天气气候影响很大,但新中国成立前对这些影响所知甚少。新中国成立后,随高原地区气象观测台站网的建立,在叶笃正、陶诗言、杨监初先生等的领导下,首先掀起了我国青藏高原气象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出版了《青藏高原气象学》一书。

1972年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九省()气象局及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自发地组织了高原气象研究协作组,高由禧作为首席科学家,协作组组长,我国当时惟一的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直接领导组织了后来持续十年之久的我国高原气象协作研究工作。从此,我国高原气象研究又掀起了一次高潮。在对青藏高原的气象研究中,他得到一些重要成果:

一、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是大气变化的敏感区、热源区、启动区和扰动区。所谓敏感区就是同样的热量、质量、水气量加入青藏高原地区大气中,它的变化比加入平原地区的大气中变化要大一倍。所谓热源区是指夏季青藏高原的热源,特别是青藏高原南部阿降姆地区是全球热源最强的。所谓启动区是指大气环流天气气候的季节变化常常是以青藏高原为最早。所谓扰动区是指与高原地面同高度的其他地区比,它的天气系统扰动尤其是中小尺度扰动是全球最多的,并从高原中心向四周减少。

二、由于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影响形成垂直和侧向动力和热力边界层,垂直和侧向动力、热力边界层的迭加使青藏高原的视高度不是4000米,而是6000米,其视范围大小由25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00万平方公里,因而是世界上最高(400mb)最大的行星边界层。

三、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原有如大气海洋中的岛屿,也像大海洋中存在的大陆地、岛屿一样,后者一定会产生海陆季风现象,前者也会存在着高原季风,这个推论在1957年就提出了,1960年又提出论证,同时指出了高原季风的垂直结构、水平影响范围,从而对亚洲气候形成及其季节变化给出最确切的解释,这是气候学上一个重要贡献。在60年代中后期汤懋苍也证实了青藏高原的的确确存在有高原季风,并进一步证实了北美洛矶山高原也有高原季风现象。后来他们又指出像格陵兰高原、南北高原都可能有高原季风现象,因为这些高原水平尺度已大大超过海陆风和山谷风的水平尺度。

四、在冷热源和积云对流天气的研究中,高由禧根据叶笃正等用冷热源直接计算的方法计算证明,每年4—9月青藏高原为热源,11—2月为冷源,310月为转变月。虽然青藏高原地面上冷热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全年都盛行对流性积云;虽然对流性积云观测次数夏季多冬季少,但即使在隆冬1月份观测到的仍然绝大多数是对流性积云,很少观测到层状积云,这事实是否表示冬夏高原都应该是热源?高由禧经过研究认为:这很可能是和青藏高原总体上看是一个高原,而实际高原面上还是有许多高高低低的山峰有关。这些高原山峰整年应该盛行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容易观测到对流性的积云,晚上以山风为主,容易造成云消雾散碧空天气,因此在冬天冷源时期仍然观测到的是对流性积云。

五、青藏高原上准定常天气系统的形成问题。高由禧、朱抱真等根据青藏高原地区因准定常的迫源(热源、热汇和动力因子)所形成的准定常扰动场和从高原地区以外移进高原的运动性天气系统相作用,得出:如果二者位相一致时,则容易形成准定常的天气系统(像夏季高空青藏高原反气旋);如果二者位相相反,相抵消的结果则系统减弱变成为短波系统很快移出高原,这样一种理论确实可以解释许多高原上天气系统和准定常的天气系统的形成问题。1979年高由禧与叶笃正等撰写出版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这本书是继50年代的研究之后对我国高原气象工作的总结,是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气象学的系统论述。1980年他参加编著了《中国自然地理》一书,主编了《气候》篇,完成了季风气候部分。他把季风特别是高原季风和我国东部海陆季风结合起来,探讨中国气候的形成、演变(异常),认为高原季风和我国东部的海陆季风在时间上是同位相的,因此,高原季风的强弱异常变化对海陆季风有加强、增厚、使其变化更复杂的作用,这就对中国的气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指出高原季风和海陆季风东西分界线在东经65°,东经115°;南北分界分别在北纬25°和北纬40°。这就给中国气候区划的某些界限(如东西界,南北界)提供了物理的依据。此外对中国正常气候和异常气候从季风方面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1982年他主编了《西藏气候》一书。本书是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之一,是第一本有关西藏地区气候的专著。它论述了第三纪青藏高原隆起来以来,西藏过去气候的变迁、现在气候的状况和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气候区划,第一次在高原上划分了气候带。在对西藏地区光、热、水、风能等气候资源进行农业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青稞、小麦等一季喜凉作物高产的原因,阐述了农作物和畜牧业气候的基本特点,指出了农牧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1985年他接受科学出版社约稿,撰写《中国干旱区气候》一书,并已基本完稿。1987年,在叶笃正教授的倡议下,由高由禧申请,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组织国内12个单位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从198710月基金会批准这个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准备,连同与日本合作的实验项目,于1990年经世界气象组织同意被列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子计划,19906月实验正式开始,199210月观测实验结束,到199410月完成全部观测实验研究计划,整个项目历时整整7年,取得大量宝贵观测资料,中日双方都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高由禧抱病对这项研究精心策划,亲自勘察观测站址,多次去现场监督观测,为这次大规模实验的成功做出重大贡献。

90年代,高由禧承担灾害性气候的预测及其对农业年景和水资源调配的影响项目(为中国科学院重大攻关项目)中子课题中国西北干旱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中子课题全球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研究。高由禧从事气候、青藏高原气象和干旱气候研究五十多年,在高原和东亚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和中国气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撰写与参与撰写了8部学术专著,发表了100多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参加国际会议、讲学、考察及合作科学研究。1986年他调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由禧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术团体活动,并担任了多项职务。1962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7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 、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1978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大气静电研究专业组成员、国际云物理委员会委员;1985年,任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87年,任第二十一届热带气象学委员会主任、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科技会议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科协副主席;1991年,任《热带气象》编审委员会委员;1992年,任广东省科协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1223日,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高由禧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生活俭朴,把共产主义做为人类的最高理想。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政议政。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甘肃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三、七届政协委员。

http://www.93.gov.cn/hero/academ/51720199669929492670.shtml

 

 

纪念高由禧院士文选

 

高由禧-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

钱永甫

摘要

高由禧(1920-2001),福建省福清县(现福清市)人。我国著名气候学家和高原气象学家。他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的研究,涉足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海南岛气候、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台风、黄河流域降水、季风、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等研究中均取得卓越的成就。他是我国台风、季风天气气候学和高原气象学等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高由禧先生的水平事迹,然后较系统地介绍高先生的学术成就,特别要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希望本文能使读者对高先生奋斗不息、仁德宽厚和虚怀若谷的一生有所了解;希望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能够启发和引导我们后辈的研究工作。本文并以此来缅怀我国杰出的气象学者高由禧先生。

关键词:高由禧,高由禧生平,高由禧学术成就,高由禧学术思想

一、引言

作者有幸认识高由禧先生是在1964年的秋季。那时,高先生从兰州到北京出差,去叶笃正先生家里拜访。我当时是叶先生新招的研究生,恰好也被召到叶家。经过叶先生介绍,我与高先生认识。高先生当时4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壮年。他风度翩翩,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先生时任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下简称“兰州所”)副所长,他对叶先生说,欢迎我研究生毕业后去兰州所工作。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研究生制度被废止。我真的到了兰州所工作,时已1968年的春天。高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受到冲击,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稍后,文革进入“清理阶级队伍”阶段,高先生又被冠以“特务”和“老反革命”两顶帽子,关入“牛棚”。7月,作者也被清出而入住牛棚,从此与高先生成为“棚友”,与高先生几乎天天在一起劳动改造,倒是有了说话的机会。作者目睹了那个年月里高先生受到的心灵和肉体的摧残,同时,对高先生人生经历的了解也渐渐增多。直到19714月,我从银川“五.七干校”度过一年半的劳动生活回到兰州,又见到了高先生。当时,按军事化编制,兰州所已成为兰州地震大队气象连,不过正计划从地震大队分出,筹备成立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高所”)。1974年,兰高所正式挂牌成立。高由禧先生也没有被查出什么历史和现行问题,因此他被结合进兰高所的领导班子,任副所长。高先生一回到业务领导岗位,就着手兰高所的学科建设。兰高所主要研究青藏高原气象学,大地形影响的数值预报和数值模拟是迫切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高先生令骆启仁和我着手建立数值预报研究组,并派我们去上海市气象局学习。从此,我在高先生直接指导下开展了有青藏高原大地形影响的数值预报模式的设计和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确定了我一生的研究方向。高先生是我的领路人。高先生对数值预报组非常关心,千方百计将颜宏从甘肃金塔调入兰高所并安排在我们组工作,又抽调了多名年轻有为的研究人员充实数值预报组,使该组得以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先生决定送年青人出国学习。经过出国考试,作者于1979年由叶先生介绍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郭晓岚教授。1982年春回到兰高所。从此,凡有外宾来访,高先生常常带着我参加接待或让我为外宾作学术报告的翻译。我与高先生认识40多年,虽然还不能说对高先生已经十分了解,但对高先生的为人非常钦佩。在我的研究生涯中,高由禧和郭晓岚两位先生是直接对我产生影响的导师辈学者。作者曾于2006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期间,著文纪念郭晓岚先生。现在也想借2007年会的机会,表达我对高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在写此文之前,拜读了高由禧先生大部分重要论著[1-20]。以作者的感受,不仅觉得高先生的研究成就非常突出,就连他写的文章也是让人赞叹。他在论著中,文字优美,分析深刻,说理透彻,见解精辟,令人信服。由此也使作者产生撰写本文的冲动,总想把自己拜读高先生论著的体会写出来与人共享。

本文在写作时,除了根据自己与高先生交往的经历和拜读高先生论著的心得,还参看了其它许多有关高由禧先生的材料,其中包括钱正安、汤懋昌等撰写的纪念高先生的文章以及因特网上发布的材料等等。这些材料将在参考文献中给出,以便读者查阅[21-25]

二、高由禧先生简历

高由禧先生1920214生于福建省福清县江镜镇下和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0133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

高由禧7岁在乡里上小学。他学习非常努力,加上记忆力强,很快成为学习尖子。后进入福建省福清县融美初级中学,19357月毕业。1935年至1938年,就读于福州私立英华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在融美中学当了一年教师。1939年夏,考入中央大学(重庆)地理系,入气象专业,1944年夏毕业。

1945年底,高由禧由涂长望和竺可桢介绍,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给赵九章和竺可桢当助理研究员,负责天气图工作。1948年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远东低层大气环流”(也有人译为《东亚大气之运行》),根据当时为数不多的700hPa风资料,开创性地论述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1949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施的经济封锁,急需评估海南岛是否适合橡胶种植。高由禧利用极少的气象资料,对海南岛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55年他与徐淑英和许孟英等出版了《海南岛气候》一书,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1950年,为提供抗美援朝急需的台风预报,高由禧用历史资料总结出台风的路径及其与天气型的关系,得到当时行之有效的台风预报方法。他与顾震潮等人相继出版了《台风研究》和《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等著作。由于出色的工作,于1952年被晋升为副研究员。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根治黄河的号召。高由禧等整理了黄河流域水文站和雨量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黄河流域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暴雨与旱涝的关系,出版了《黄河流域降水》专著及黄河流域降水和暴雨等图集和资料。高由禧创造性地应用了“相关性排表法”,研究了三门峡上游的泾河、洛河和渭河流域,以及下游伊河和洛河流域同时和先后出现洪锋的遭遇率问题,对三门峡水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由禧很早就指出,需要特别重视季风的研究,并根据季风的变异作降水的长期预报。他提出,除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海陆季风外,全球还有南北半球季风、行星环流季风、平流层季风和高原季风。他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发表在与徐淑英等专家合作出版的《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一书和《有关东亚季风的一些问题》等论著中,成为我国季风研究的经典作品。

1958年为增加河西走廊的供水,高由禧等带领工作人员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融冰化雪队,从北京奔赴祁连山进行人工化雪实验,并以兰州为基地成立了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1959年高由禧受命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后独立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所长。19744月,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高由禧先后任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1978年任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72年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九省()气象局及兰高所联合组织了青藏高原气象研究协作组,高由禧任协作组副组长。19781984年间,高由禧担任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领导小组组长,组织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全国高原气象研究队伍,于197958月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上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大型野外观测实验,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野外试验研究的新阶段。1982年高由禧主编了《西藏气候》一书。该书是第一本有关西藏地区气候的专著,第一次在高原上划分了气候带。1987年,高由禧申请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组织国内12个单位的学者参加该项目,并与日本科学家合作。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准备,连同与日本合作的实验项目,于1990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子计划。19906月实验正式开始,199210月观测实验结束,到199410月完成全部观测实验研究计划,项目历时7年,取得大量宝贵观测资料,中日双方都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高由禧抱病对这项研究精心策划,亲自勘察观测站址,多次去现场指导观测,为这次大规模实验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由禧从事气候学、青藏高原气象学和干旱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等研究五十多年,撰写与参与撰写了8部学术专著,发表了100多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高由禧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特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他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参加国际会议、讲学、考察及进行合作研究。1986年他调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由禧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术团体的活动。1962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7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1978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大气静电研究专业组成员、国际云物理学委员会委员;1985年,任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87年,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1992年,任广东省科协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高由禧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甘肃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三、七届政协委员。

三、高由禧先生的主要科学研究成就和学术思想

在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历程中,高由禧根据气象科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强调气象学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并身体力行,不断开拓和指导了气象学的许多综合研究工作。他密切注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提倡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积极引入和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由禧以其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敏捷的思维和敬业的精神,在气象学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其中包括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台风路径的统计和预报、海南岛气候、黄河流域的降水和旱涝、东亚季风的成因和影响以及青藏高原气象学等。高由禧为我国气象科学研究水平及其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

高由禧早年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期间,就认识到东亚大气环流是天气气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国气象学者长期关注的核心。竺可桢和涂长望是试图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的前驱者,但由于当时高空观测资料的稀少,只能对其进行框架性的描述和得到若干月份的东亚低层大气环流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建立了较多且分布较为均匀的高空观测站,但战争结束后,大多关闭了。虽然如此,高由禧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有限的高空观测资料,重新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的气候特征。他选择了我国东部28个台站的高空观测资料,结合气象研究所已出版的资料,并参考了韩国、我国台湾、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他用英文发表的论文“远东低层大气环流”中,给出了12个月的10,000英尺(约700hPa)高空的流线图,结合不同层次的流线分布,详细地分析了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他指出,远东低层大气环流可分为冬季型、夏季型和过渡型。西北气流从8月开始,在北纬40度以北出现,而后逐渐南侵,1月到达最南。此后,开始北进,7月到达北纬45度以北的最北位置。源自太平洋地区的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终年盛行于东亚的最南端地区,冬季风撤离时,开始北进和西进,6月份对中国的影响最大,但8月到达最北纬度。9月开始南撤,10月回到它们的源地。源自印度的西南气流,5月到达马来半岛,6月到达华南,7月发展最盛,几乎可抵达黄河以北。其后南撤,10月撤出中国东部地区,11月在东亚完全消失。高由禧在这篇论文中,已经提出了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概念,他得到的东亚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图象,在资料十分丰富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它的正确性和科学价值。

2.台风路径的统计和预报

高由禧指出,台风的预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和航空航海的安全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预告台风的移动是气象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他是我国早期为数不多的台风研究者之一。由于观测资料的缺乏,高由禧利用很多时间首先收集和整理了当时的台风资料。他指出,“虽然没有两个台风的路径是完全相同的,但却有一种相同的规律可循,即台风从源地起,如不是向西或西北移动,迳袭中国大陆或南海,即是在某地区作抛物线状转向或西西南行。”基于这种规律性,高由禧根据18831940年台风的路径图,统计了台风的频率、袭击中国大陆的台风频率、台风发源地的分布、台风转向点的分布、台风的平均路径、台风的持久期和二相连发生台风间的时间间隔。这些台风的统计学特征,为研究台风路径预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由禧研究了一系列台风预告方法,包括台风形成的可能性预告、台风的加强预告、台风移动的可能性预告、台风的转向预告、台风的登陆和登陆地区预告,以及台风最可能的路径预告。高由禧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19511952年“气象学报”的两篇论文中。他的研究结果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53年,高由禧在“台风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提出用天气型预告台风路径的方法。他指出,影响台风的基本气压系统有太平洋高压、北极高压、乌拉尔地区气压系统和印度低压。对于台风的中期预告,应当密切关注乌拉尔地区至卾(卾霍次克海)白(白令海)二海间气压系统的变化。他将台风移动路径分为不转向、第一次转向和第二次转向三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台风路径,一般都有近似的天气型。他发现,东亚自然天气区上西风环流的强弱与台风的移动有密切关系。发生台风过程时,如果西风环流由强变弱,则绝大多数台风要转向,反之,大多数台风是不会转向的。如果在台风过程中,西风环流有几次强弱变化,则台风的路径将变得很不规则。在500hPa上,东经90160度之间的天气系统配置对台风路径也有影响。当此范围内为两槽一脊型,并维持或正在发展,台风基本不会转向;若为两脊一槽型,并稳定或正在形成发展中,则台风基本上要转向。为了进一步促进台风研究,高由禧在1957年出版了“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在这本书中,他有系统地编制了自18841896年和18991955年共70年的台风路径图。图集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上述70年各年的台风路径,第二部分给出了70年中在12月-5月各月的台风路径,从6月开始至11月则给出了各候的台风路径。书中还对历年台风的次数、源地、转向和登陆地点等作了各种统计。

3. 海南岛气候

高由禧在“海南岛的气候”(1955)一书中指出,海南岛的气候相当复杂,绝不是单纯的热带岛屿气候,而是具有很大变化的大陆性热带岛屿气候。为了配合开发海南岛与培植经济林,高由禧等利用当时海南岛少量且时间短(2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从大气候观点研究了海南岛的气候特征。他详细地分析了海南岛的风和气压系统、气温、雨量、相对湿度、云量与蒸发量、累积温度与累积雨量。在此基础上,高由禧等将海南岛分为5个具有不同气候特征的子区域,即东北区、东南区、南区、西区和岛中部的山地区,指出了上述区域对热带植物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在对海南岛的台风、海南岛与产胶区气候的异同和形成海南岛气候特征的天气型进行研究比较后,高由禧等认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在49月具有橡胶丰产的条件,103月虽然温度条件差些,但与科伦坡相差不太多,绝不至于影响胶树的生长。122月岛上大部地区有10°C以下的低温出现,不利于胶树的生长。从地区看,虽然在海南岛各地植胶没有问题,但要丰产则需根据各地气候特征创造不同的条件。他建议,为了克服影响海南岛产胶的风、冷和旱的问题,拟种植防风林、发展水力灌溉和科学育种。

4. 黄河流域的降水和旱涝

高由禧为了给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水库和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气象和气候背景,对黄河流域各不同地区间的降水关系以及黄河流域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15天最大连续降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叶笃正、杨鉴初和他本人联合出版的专著“黄河流域的降水”(1956)一书中。他用观测时间较长且质量较好的洛阳、西安和榆林的降水记录,分别代表伊洛河流域、渭河流域和潼关至河套间的黄河干流的降水情况,分析了不同测站在降水量的大小和趋势上的关系以及同时和先后14天内发生降水的可能性。高由禧在研究中采用了“相关性排表法”。他首先规定日雨量320mm为大雨,然后轮流选择一个中心站(如洛阳),统计该站发生大雨时,另2站(如西安和榆林)同时有降水的日数,以及当日和前后14天中各日发生降水量310mm的日数,将所得日数除以该站总大雨日,即得到以百分数表示的降水机会,并列表表示。在降水连续性的统计中,他得出了3个站各自有大雨时,其前后14天内本站各日发生降水量310mm的日数百分率。在3站降水趋势的关系研究中,他统计了中心站有大雨时,同时和前后14天内其它2站分别有大雨、小雨(日雨量<20mm30.1mm)和无雨的日数百分率。利用同样的统计方法,高由禧还研究了黄河流域不同河系间同时和先后发生暴雨的频数、暴雨区的长轴方向与暴雨区在河系间移动的关系,以及暴雨区在移动过程中的变化。这些研究对认识和估计黄河流域各支流和干流的“洪峰碰头”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高由禧指出,在水库和其它工程的修建中,不仅需要知道暴雨的情况,而且需要知道15天的最大降水量。他说,两个月雨量和年雨量相差很小的地方,一个大雨和暴雨多,另一个小雨和中雨多,前者降水的可利用性就小,干旱和水涝的机会就多。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等级降水的区域分布。高由禧将降水分为4个等级,即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日降水量分别为0.1-1010.1-3030.1-49.950mm及以上,分别统计出它们在黄河流域的年频数空间分布和各站的逐月频数,还绘出了黄河流域20个具有较长记录且位置有东西向差异的测站上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全年频数累积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自西往东,测站上的小雨频率逐渐减小,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频率逐渐增加,频数累积图还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高由禧发现,黄河流域有两个年平均降水量相当的特殊地区,一个是五台山和太行山以东与东经116°以西,另一个是渭河流域,前者小雨、中雨和大雨的频数均小,而暴雨频数却较多,后者小雨到暴雨的频数都很正常。因而,前者的降水不易被利用,而后者利用价值大。高由禧选择观测年代较长且资料较好的测站,研究了各站15天最大连续降水和最大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各测站连续3天或3天以上均有较大降水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在第一天有大雨后,第二天比第一天雨量还多的情形很少,第三天起,降水的增加量就更少了。因此,15天最大连续降水和最大降水在头3天的基本相同,不过有些测站的15天最大连续降水在3天以后反而有变小的趋势,而15天最大降水常常是3天最大降水的同一值。15天最大连续降水在兰州以西没有大过100mm。高由禧还得到了连续两天或两天以上降水量3100mm的平均出现频数、最大量、最长历日数和最大日平均量等。

5. 东亚季风的成因和影响

高由禧在东亚季风的研究中,成就最为突出。他在19501960年代,发表了很多关于东亚季风的论著。1962年,他在“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中,全面回顾了此前有关季风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自己对季风问题的观点,并展示了他在季风研究中得到的多方面成果。高由禧指出,一个地方的季风现象受所在地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以印度和中国为例,冬季,印度在大陆冷高压的南边,又在信风带的位置上,因此,冬季的东北季风特别稳定。夏季,印度在大陆热低压的南侧,又是赤道西风带北移经过的地方,因此,夏季印度的西南季风特别强盛,使得冬夏季季风的季节变化显著。中国的情形则不同,行星风带在地面层的表现与实际情况相反,例如盛夏长江以南应为东风带,而实际为西南风或南风,华北以南长江以北照理应盛行西风或西南风,而实际却盛行东南风。因此,在印度应强调季风的行星风带性,在中国就应当强调季风的海陆差异性。即使在中国,由于纬度不同,纬向大气环流的强弱不同,虽然有同样的海陆分布,季风现象却也大有差异。高由禧是最早提出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有本质差别的学者。他将东亚季风规定为这样一种现象,即风向或气压系统必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这种季节变化,天气气候也有明显的变化。风向或气压系统的季节变化是季风的基本内容,天气气候的变化只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对东亚地区,特别是对中国来说,此二者组成一个统一体,研究东亚季风时,可以相互补充或旁证。尤其在地形复杂地区,地面风的代表性差,用后者可能更能解决问题。高由禧指出,全球有5种季风。太阳直射纬度季节变化的扰动产生行星季风和平流层季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的扰动产生南北半球季风,海陆热力差异的扰动产生经典的海陆季风,青藏高原大地形热力作用季节变化的扰动产生高原季风。高由禧指出,季风多是一种超长波现象,它既是整个地球大气环流变化的产物,也是大气环流和大范围天气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控制系统。季风区是整个大气环流最重要的能量和水汽供应区,是各种尺度天气扰动的源地。季风区天气系统的发展同遥远地区天气发展间存在着遥相关。因此,季风研究对提高我国长期预报水平至关重要。

高由禧对季风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有些人从每天天气图上看不出季风现象的恒定表现,就认为季风现象似乎没有实际意义。或者认为季风现象一定只是低空的现象,其影响也应该只限于低层,因而是不重要的。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他强调,在讨论东亚的天气和气候问题时,决不能忽略季风的特征,即使在短时间的天气现象上也会留下季风的痕迹。在东亚要是忽略季风的作用,就无法了解或说明东亚各不同季节的天气特色。他说,正是由于季风,每年入春以后,从海洋来的凉湿夏季风带给华南、华中和华北大量的雨水,使它们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祖国粮仓。

由于东亚季风直接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变化,高由禧等着重研究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问题、中国季风气候的某些特征、中国的季风区域和区域气候以及东亚季风进退与雨季的起讫和季节变化的关系等一系列科学问题。高由禧等指出,在东亚海陆分布所产生的热力差异特别大,它一方面形成了东亚对流层低层的季风气压槽,另一方面明显地破坏了近地面层行星风带的分布。因此海陆热状况的差异应该是形成东亚季风现象的根本原因。青藏高原等大地形对东亚不同地区季风的特征也有所影响。高由禧发现,中国雨季的起讫与夏季风开始有密切关系,雨带的三次迅速进退与包括季风在内的大气环流三次突变的日期是一致的。

在指出从海洋来的凉湿夏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形成的重要贡献的同时,高由禧还强调我国不同地区降水过程中北方冷空气的重要性。他在研究长江流域梅雨(1951)的论文中指出,梅雨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有无办法预告它?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其原因除了没有足够的高空和地面资料外,人们忽略了极地冷空气在夏季降水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说,在夏季,我国大陆常在热带海洋湿热空气控制下,下雨或不下雨,以及雨量的多寡,无疑地是取决于有无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对降雨的作用,因时和因地而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高由禧开创了东亚季风研究的新时代,他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至今都是正确的,他的论断影响着一代接一代的季风研究者,季风研究从此成为气象学永恒的主题。

6.青藏高原气象学

高由禧指出,青藏高原在不同高度上分别表现出对气流的阻挡、绕流和爬坡等机械作用,并成为冷暖空气南北交换的屏障。高原是“空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的“岛屿”,高原陆面温度比同高度自由大气高得多,同样的加热或冷却量使高原气温变化比平原大一倍。高原主体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冬季是冷高压,夏季是热低压。冷高压以上是南北两支西风急流,形成北脊南槽形势,热低压以上是暖高压,愈向上暖高压愈强,到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变为一个非常强大的青藏暖高压。高由禧强调,高原冬夏相反的热力作用,加强了过渡季节环流转换的突发性。他说,地球上温度都是赤道高极地低,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气压带和风带。高原地区冬半年盛行西风。3月起高原开始明显加热,减弱了高原南侧温度的南高北低分布,却加强了高原北侧温度的南高北低,因而高原南侧西风减弱,北侧西风加强。5月底6月初,高原进一步加热,使高原上的温度比其南侧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高,此时东亚大气环流出现一次很剧烈的相反变化,副热带各层次的西风急流轴的地理位置发生明显的季节跳跃,几天之内西风急流轴从高原南部30°N跳到北纬45°附近。盛夏高原加热最强,以后逐渐减弱。910月间,也在短短的几天内,西风急流轴从北纬45°附近跳回高原南部30°N。随着西风急流轴的两次跳跃,东半球各出现一次长波调整。56月调整的结果,东亚沿海槽消失,我国东部大陆槽和巴湖槽建立,印度雨季和我国及日本梅雨开始。910月的调整相反,巴湖槽消失,东亚沿海槽建立,我国和日本秋高气爽和秋雨同时结束。高由禧的这些论断,清晰地给出了东亚大气环流季节突变的物理图象,阐明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我国和东亚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高由禧指出,青藏高原冬夏相反的热力作用,形成相反的热力场及与之相适应的气压场和风场。因此,17月盛行相反或近乎相反的风,随着盛行风的季节变化,高原1月份的气候干、冷、少雨,而7月份湿、“热”、多雨。因此,青藏高原有明显的季风现象,这就是“高原季风”。他对高原季风的特征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高原季风特别厚,冬季风可厚达5km,夏季风可厚达67km。高原季风在某些情况下,可加强和加厚我国冬夏对流层低层季风,从而引起各种天气气候特点和异常。高原季风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和行星环流,高原季风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季节性消长,特别是与夏季高原热低压消长有密切关系的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压的消长,引起高原地区行星西风带的强烈变化,使北半球西风环流在6月和10月发生两次急剧的长波调整,天气气候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青藏高原季风在夏季改变了高原地区副热带高压的性质,加强了南北半球间空气、水分、动量和能量的交换。因此,高原季风季节出现的迟早,强度的变化、范围的大小,以及同地面层季风相互配合的情况,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冷暖和旱涝有很大的影响。高由禧在“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气候特征”研究中,用高原四周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心或轴线的连线确定高原边界层的水平范围,用中尺度天气系统消失的高度定义边界层的垂直范围。结果表明,由于高原四周侧向边界层的存在,青藏高原的有效大小扩大了近一倍。高原边界层的影响高度表现为夏厚、冬薄、昼厚、夜薄。高原边界层增大了高原的有效作用高度,高原的平均高度为4km,有效作用高度却可达67km。高原边界层中存在许多天气系统,高由禧统计了北半球500hPa天气图上19691972710°45°N高低压中心出现的频数,发现在北半球三个高频中心(西非、东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中,东亚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为最高频地区。在高原边界层中,夏季常常有切变线和低涡生成,由于高原侧向的摩擦作用,高原北侧常常有中尺度小高压出现,南侧则常常出现小低压。高由禧还发现了高原边界层十分重要的气候学意义。他指出,600700hPa边界层的水平区界,正是绕高原四周最小雨带和最少暴雨带的轴线位置,大致也是7月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小区的轴线。800700hPa上,边界层的东界也正是低层4月和10月温度差为零的界线,界线以东海洋影响明显,以西大陆作用比海洋大,成为海陆作用的分界线。这一界线还是春雨区(春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比值325%)和春旱区(<25%)、伏旱区(夏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比值5%)和夏雨区(>50%)、秋雨区(秋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比值320%)和秋高气爽区(<20%)的分界线。冬夏季青藏高原主体地区边界层以内和以外的气压系统具有异号的分布特征,冬季青藏高原冷高压四周为低压带,夏季青藏高原热低压四周是高压带,可见无论冬夏季,青藏高原主体与其周边地区之间存在着热力直接环流,是高原季风现象的佐证。高由禧关于青藏高原气象学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天气气候学的内容,加深了人们对青藏高原在天气气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四、结语

高由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本文主要是作者阅读高先生重要论著后的一些心得,由于学术水平的限制,作者对高先生论著中反映出来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体会,难免具有片面性和不完全性。虽然如此,作者认为,本文对读者了解高先生在气象事业中耕耘不辍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少有所帮助。作者在拜读高先生大部分论著后深深感到,高先生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他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循循善诱,为他们创造了业务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而且也是一位在繁忙的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活动的斗士。从以上的介绍中,读者不难看出,高先生的一生始终密切关注国内外气象学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战斗在气象学科的前沿领域。他重视并提倡气象学的综合性研究。他强调气象学为农业、水利工程、国防建设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主张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研究结论,不断地扩充和发展气象学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着力发现和培养气象学研究的新人才和接班人。他以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洞察力、高度的团队精神和毕生的辛勤劳动,为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者希望读者们亲自读一读高先生的论著,一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Kao Yu-Hsie(高由禧).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Lower Atmosphere over the Far East,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s Meteorology 1919-1949, Academia Sinica, Peking China:1954,585592

[2] 高由禧.从台风的统计以预告台风的移动(一).气象学报,19502114):3545

[3] 高由禧.从台风的统计以预告台风的移动(二).气象学报,19512223):111125

[4] 高由禧.从对流层的温度分析来探讨我国上空西风环流. 气象学报,1951221):4647

[5] 高由禧.从对流层的温度分析来探讨我国上空东半年西风环流. 气象学报,195223 12):4860

[6] 高由禧.1946年长江流域的梅雨. 气象学报,195223 12):6184

[7] 高由禧.冬季冷高压移动问题.气象学报,1953241):1127

[8] 高由禧.从天气型预告台风路径.见顾震潮和高由禧著:台风研究,2082.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刊,乙种第一号,中国科学院出版,1953,共82

[9] 高由禧、徐淑英、许孟英.海南岛气候.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乙种专刊,科学出版社,北京,1955,共79

[10] 高由禧.有关东亚季风的一些问题.科学通报,1956110):1217

[11] 高由禧、彭昭蔚.黄河流域各不同地区间的降水关系.高由禧、陈茂端.黄河流域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15天最大连续降水.见叶笃正、杨鉴初、高由禧等著:黄河流域的降水,6390.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刊(内部资料),科学出版社,北京,1956,共134

[12] 高由禧、章名立.东亚季风问题及其某些特征.地理学报,1957231):5567

[13] 高由禧、曾佑思.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科学出版社,北京,1957,共136

[14] 高由禧.东亚的秋高气爽.气象学报,1958292):8392

[15] 高由禧.我国的秋雨现象.气象学报,1958294):264273

[16] 高由禧、徐淑英.关于东亚季风区域的气候的研究.气象学报,1959303):258262

[17] 高由禧等.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62,北京,共106

[18] 高由禧.青藏高原季风现象.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气候特征.见叶笃正、高由禧等著:青藏高原气象学,第六章,6273页,第八章,89101.科学出版社,1979,北京,共278.

[19] Guo You-xi et al.(高由禧等).Some Aspect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Qinghai -Xizang Plateau Meteolorogy.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lorogical Society, 1981,62(1):3135

[20] 高由禧、李慈.南北半球季风-南北半球大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高原气象,19821(1):113

[21] 高由禧院士文集编辑委员会.高由禧院士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广州,共365

[22] 高由禧、董文杰.庆祝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高原气象,1999183):259265

[23] 钱正安、汤懋昌.东亚季风和高原气象学家-高由禧院士.高原气象,2001201):1

[24] 中国科学院寒区和旱区环境和工程研究所. 深切怀念高由禧院士.高原气象,2001202):113114

[25] 因特网资料. 九三学社网:http://www.93.gov.cn/snyc/lyys1/gaoyuoxi.htm, 中山大学网:http://www.sysu.edu.cn/zdcq/js6.htm(为我国气象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由禧院士),中国中学网:http://www.chinaschool.org/xyfc/ XYFC/fpsz/ren2.htm (下和洋村的放牛孩子: 风告诉他去哪里, 魂系兰州)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144-1368797.html

上一篇:疫情给科技界带来的启示和认知
下一篇:《Climatology in Cold Regions》出版
收藏 IP: 61.178.84.*| 热度|

4 檀成龙 曹俊兴 杨正瓴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