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高等学校创新源头的最大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在世纪未有大变局下的后劲和智力贮备,然而,当下的各种急匆匆的行为似乎并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目前,原来盛极一时的“五唯”现象,虽然一开始就有人指出其缺陷和不足,但落下帷幕则是中央的英明决策的做出。原来力挺和鼓吹者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破“五唯”下新主意的智者。但是,在教育界这一细工出慢活的殿堂,总有一股市场思维下的狂欢式冲动,时隐时现。思考和思想本来应该来自安静环境之下,然而,由于名目繁多的“课改”,“教改”,各类比赛,各种评估,高度密集的听评课,几乎不能使得在课堂上的教师没有任何发挥和想象的空间,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不得不参加的听评课,在课堂上根本不可能探索和学生互动、创新的机会,也就没有精力从容设计科研再创的空间,在建设得越来越漂亮的殿堂内,几乎无处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
学术评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破解这道难题我们要走的路要比其他国家艰难得多,在传统文化承载的科学,必然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评价语境。在这种繁忙的环境下,学校、院系都要讨论和设计应对指标和评估的举措,整合也好,凑数也罢,都为了如何满足指标。教育部就像棵大树,稍微一动,处于树梢的教师就会摇得醉如风中的柳梢。一些人就会如晕车般翻江倒海。
目前,那么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指标,应该如何用,如何取舍,从中批判扬弃,找出我们国家各类高校的差距,找准突破口,这是多么简单和高效的事,管理部门不去做,也凑热闹,非要把自己也置身于一个普通评估机构,比高下,比权重,显然,把政府职能和公司化的机构职能混淆了。其结果是弄得学校不知所措。例如,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容纳怪才、偏材、天才的环境,但评估内容和指标似乎没有任何体现;经过专家评估的以清华为代表的许多“双一流”高校已全面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学科评估还要设置那么的指标,而不是直接对标这些学校的学科建设?对于应用性学科,为什么不计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基础学科如何体现对学科推动和引领,反而去对照话语权集中的用人单位意见。
总而言之,管理最好的是观察和总结规律,制定出政策,而不是把自已关门想出的做法变为规则,这只会产生干扰的效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