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国的战略重点与未来的变化态势

已有 2505 次阅读 2017-7-25 06:07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张文木教授在谈到中国战略与中印关系时,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近期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海洋上,重点是东海。而东海的重点就是台湾。把台湾问题解决了,钓鱼岛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南海问题也比较容易控制了。至于印度洋,中国现在还不应该把那里看作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因为其中有多种原因。

另外,由于美国与西方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所以美国的战略重点也是在西太平洋这一块。如果中国因为与印度关系闹得比较僵,那美国必然会得到渔人之利。所以中国不能把印度当作自己的主要战略对手。这些观点都有道理。

现在比较麻烦的是印度到底是怎么想的,印度到底想要干什么。或许,有人说,印度因为看到中国现在很重视现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所以中国不会对印度有什么很大的动作。而印度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获得与中国对峙中的战略利益。如用蚕食的方式一点一点来占领更多的中国领土,一点一点挤压中国的战略利益。中国必然不会因小失大,不会因为这些小的利益而与印度大打出手。所以印度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肯定会让印度得益。

要说中国不愿意把印度作为战略对抗的对手,这我是相信的。因为从全球战略关系来看,与印度的冲突对于中国来说,并不能获得最大的战略利益,反而有可能招来不小的麻烦。可是现在印度到底要不要与中国对抗,这主动权不在中国手里。正是因为印度耍弄这点小聪明,要占中国的小便宜,将来可能就是要占大便宜,那么中国到底要不要吃这个亏?

从国家层面上,从中国老百姓的内心里,这个亏是绝对不能吃的,这个便宜也是绝对不能让印度占上的。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办?这真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难题。但是中国又必然给出一个答案。

其实,可选择的方案不会只有一个。其一,如果我们现在跟印度直接对抗,从军事上来说,中国胜利的概率更高一些。问题不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在军事上占优之后,应该怎么办。印度是会像1962年那样,暂时偃旗息鼓了呢?还是跟中国不依不饶,纠缠个没完没了呢?如果是前者,自然问题不大。可是如果是后者呢?那岂不是又有一个更大的麻烦?这恐怕也要看中国在军事上到底把印度打到什么程度。打得不痛不痒,那没什么用。打得太狠了,中国动用的力量太多,也有不少弊端。怎么拿捏得住这个火候,这还真是一门学问。

其二,暂时不动印度,先全力解决台海问题。这样做可能尽快解决了日本的野心与贼心,让日本再也找不到可乘之机。日本这块一顶不上劲,美国在南海也就泄了气了。因为美国从来不愿意单靠自己的力量来中国折腾南海问题。而且,台海问题一解决,中国东海这一块和南海基本就连在一起,从台湾到海南,这一大块战略空间真是太好办事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确实先要容忍印度乘机占一些便宜,有的可能还是大便宜。但是台海问题一解决,回过手来解决印度,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只是这样做,中国政府可能要背着老百姓不少骂。这就看政府定力如何,能不能扛住这顿骂。

其三,可能现阶段解决台海问题,和印度摊牌,大约都有时机不成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方面都不能操之过急,都需要一段战略观察时期。这恐怕是最难熬的一段时期。这就要求中国具有极高的定力,做到隐而不发。如果时机不成熟,这就隐忍就是绝对必要的。不能图一时痛快,鲁莽行动,那一定会坏了大事。在观察期间,等待着哪一个方面时机首先成熟,就先在哪一块动手。

在观察期间,两个方面都要做好准备。这相的战略预案应该是越早准备越好,准备得越详细、越周到就越好。

从中国的整体利益来看,与印度交恶是很划不来的。但是如果印度自己看不清形势,以为有美国的撑腰,就可以胆大妄为,这是印度的愚蠢。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对印度采取必要的行动是有好处的。中国虽然不想把印度当作自己的战略对手,但如果印度看不出形势,以为中国肯定会让他三分,从而来打蛇随棍上,要占中国更多的便宜,这就杵了龙须了。因为中国已经没有更大的空间在国家战略利益层面上做这样的让步。中国必然要做出回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印度的动作要特别精准。既要打痛他,又不宜打得太狠了。这么说吧,不能把印度打瘫痪了,但也不能让印度只受到皮肉这伤。大致应该打得印度骨断筋折,不至于死翘翘,可能比较合适。要让印度真正来接受一个教训,别总想占中国的便宜。中国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想占便宜,就得付出代价。1962年,虽然也打痛了他,但是痛得还不够,所以他就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训。

如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印度将来未必不会成为中国的主要对手。即使打痛了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他肯定不会甘心。印度现在的资本开始雄厚起来,所以他的野心也一定会膨胀起来。如果美国进一步衰落,欧洲也在短时间内很难再度兴盛起来,那么印度真的有可能在东亚、在世界上占有大国行列中的重要席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局面就一定会有改变。所以中国从现在起,也不能不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将来万一会出现印度这样一个对手,而且是对中国会纠缠不休的对手,中国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手段。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67949.html

上一篇:省钱与挣钱
下一篇:与国外人文社会学科的对话与接轨
收藏 IP: 111.201.74.*| 热度|

3 吕喆 蒋力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