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东游记之呼图壁:冰沟历险
2013年7-8月受新疆天东局的委托,由国家林业局中南设计院牵头,对东天山八个林场进行物种资源本底调查。在中南院熊处长的统一协调下,四个考察小组参与其中,新师大海老师主攻植物,新大买老师研究苔藓和菌类,新大胡老师的弟子收集昆虫,我则有幸代表马鸣老师调查区域内的鸟类和兽类。从呼图壁到乌苏,经哈密到吉木萨尔,一路东游,见证了西域山河的壮阔,感叹动物们高超的生存本领,欣赏了昆虫们精彩的表演。美丽的背后有着更多的感慨,感慨之余便是无尽的凄凉与深深的无奈:度假村遍地开花,草场严重退化,牧民的牛羊已经延伸到冰川的脚下……人类的干扰已经给动物的生存带来严重的挑战,北山羊、盘羊深居简出,大型猛禽难觅踪影,雪豹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故事。
冰沟历险
7月10日此行的第一站是呼图壁林场,接下来几天里对附近的哈熊沟、白桦沟进行了考察。总结一个共同的现象是:只要有牧民的活动的地方,野生动物们就远远的躲起来,北山羊如此、马鹿如此,就连一向低调的旱獭也跟着起哄,鸟类中大型猛禽不知去向,唯有几只鸢在空中不断徘徊,针叶林里星鸦、小嘴乌鸦传出“呱呱的争吵,好像在商量如何瓜分胜利的果实。
出师不利,近处看不到东西,只有远征!熊处长征求蔡主任的意见后,雪山附近的狼塔沟成了我们第一次远征的目标。
张同过独木桥 赵序茅拍摄
全副武装行程2天1夜,远征终于有了收获,沿着齐尔不伦河,翻越达板的时候,见到我们此行的第一位贵客——高山兀鹫(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发现它们的时候,正在山顶上空盘旋,大型猛禽中它们的特征特别明显,头、颈部光秃秃的,飞行翅膀下垂,身体成一个白色的“T”型,边缘的羽毛为黑色。起初没有在意,但随后的一个动作,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几只落在山顶上,又有几只从山上起飞,此处必为巢区。高山兀鹫是我们刚刚申请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前段时间找巢,可谓煞费苦心,不曾想今日狼塔偶遇,怎一个“乐”字可以了的。
高山兀鹫 赵序茅拍摄
翻过达板,进入狼塔,我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远远望去,几处白色的蒙古包格外显眼。此处海波接近三千米,处于林缘的上线,属于高山草甸,没想到依旧有牧民活动。千里迢迢过来就是为了看着几处蒙古包吗?心有不甘,第二天向雪山前进,直到冰川的脚下,依旧看到牧民的牛羊,幸好雪山不长草,否则天山就没有一片净土了。
路上两位蒙古小伙准备赛马
远征回来,我们准备翻越冰沟,前往玛纳斯。几日的考察无果,对冰沟之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不料前方草丛一个黑色的东西在移动,仔细看过去,野猪。个头较小,还未成年。野猪群居生活,幼猪的出现证明此处必有一个野猪家庭。于是猪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现实证明就爬山而言,两条腿的始终干不过四条腿的。虽然没能追上,不过它的行踪却暴露无疑,顺着它的痕迹,翻过达板是一片开阔的草场,在草场与针叶林的交汇处,我的判断得到了验证。一个野猪家庭,约七八只野猪。可能前面的小猪早已汇报了敌情,我一出现,还有一公里的距离,它们就开始向林子里转移,无奈再次扑空。
红松鼠 赵序茅拍摄
我们只好继续赶路。冰沟的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沟中无水,难耐饥渴,路旁的大黄、草莓成了我们争相取食的对象。酸酸甜甜的野草莓不仅解渴,还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大黄就更不用说了,中医有句话叫做“大黄救命无功,人参害人无过”,既能补水,又富含维生素C,只不过略有苦涩。曲折的道路虽然有些烦躁,不过也增加了我们(与野猪)见面的几率。
偶遇野猪群
又往前走了约两公里,另一个野猪家庭出现了,遇见它们的时候,距离不足一百米,大约有十二三只的样子,正挡在路上。由于猪多势众,看到我们并没有要离开的样子。既然不走,我索性上前去拍个特写。我的贸然闯入,大大出乎了猪的意料,还有50米的样子,它们再也淡定不了了。两个大猪一前一后,中间夹着小猪,开始向山上转移。穷寇莫追,况且此处也是人家的地盘,跟着后面追拍了几张,也就撤了下来。后来想想也有些后怕,最近的时候大猪离我不足十米,俗语有云:“一猪二熊三老虎”,它要是动真格的,我们还真不是对手。
短短的几公里,竟然见到二十多只野猪,看来此地数量不少,从当地的牧民口中,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吃惊之后,更值得深思,别的动物大多隐姓埋名,为何野猪一家独大?其实还要多多归功于人类的提携,野猪的适应能力极强,仅有的天敌狼和雪豹被人类赶的无影无踪,此处基本上没有敌人,而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它们,一般人也不敢动,因而种群扩张在所难免。
本博主冰缝求生
然而这帮猪们,并没有买账,反而恩将仇报,屡次袭击牧民的家畜。我们上来的时候,乌龙别克家的羊就被干掉了几只。看来在草场的争夺面前,动物和人一样,都是六亲不认。
、
冰上蜘蛛 赵序茅拍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