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出来了,陆续有学生联系我,也有亲朋打电话咨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硕士研究生究竟如何准备复试。
1 关系有用吗?
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出来后,考生以及家长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山东老家的电话,询问我能否帮忙?关系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北方尤其是山东,可谓是深入骨髓。无论出现什么事,第一想到的是找关系。那么在复试中关系有用吗?
说实话关系有用,但是用处不大,可以忽略,甚至用不好会产生副作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导师是有选择权的,只有他/她不愿意带,谁来说可能都没有用。且,关系进来的,增加管理学生的难度,带好了未必有功,带不好一定有过。现在导师带学生已经很头疼了,再来个关系户,整不好不仅影响师生关系,还会影响之前给你说情的同事或领导关系。当然,也不是说关系都是负面的,如果对学生知根知底,比如学生本科指导老师亲自求推荐,且有过硬的证据,比如参与什么科研,负责什么项目,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确实是好苗子,也是可以推荐的,而且导师也乐于接收。总之,关系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且容易弄巧成拙,建议除非你的关系又铁又硬(比如,报考导师的领导或者是近亲),否则别动这方面的心思。
2 如何联系导师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把心思花在如何联系导师上才是重点。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做好很难。和老师联系,基本上都通过邮件,最好不要直接打电话,更不可打手机,否则会把导师吓一跳。我先说几个反面的例子。
(1)群发简历。邮件中全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话。比如,某某老师,我对你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附件是我的简历。有的甚至连老师的姓都搞错了或者直接忽略姓而称呼“老师”。这种邮件是万不可取的。学生选导师和导师选学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儿戏。
(2)啥也不说,只有简历。邮件没有正文,也没有标题,只有附件,或者正文“请您查收”。我遇到过这种邮件,还是被我从垃圾邮箱中捡回来来的。这种邮件直接反应你的态度问题,也是不可取的。
(3)说了很多优点但是和从事科学研究没关系。这样的邮件往往会造成“十动然拒”的结果。比如,自己是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这个值得商榷,不同的老师可能有不同看法),参加除科研和学习之外的各种各样的比赛,获得了很多奖,以此彰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的内容不是很好。因为,导师招学生看重的是和科研相关的能力,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硕士研究生是培养专才而不是通才。不是说上述经历不能写,但是不能多写,否则很容易跑偏。
导师会根据你的简历判断你的科研潜力。什么事能显示你的科研潜力呢?一般来说英语能力肯定重要。因为科研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如果英语好是个加分项。其次是从事和科研相关的活动,比如你的本科毕业论文。你本科做的怎么样,水平咋样,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来了。再次,是你的心里抗打击能力。没有强大的心里素质是无法从事科研工作的。这和考生性格相关,可以在面试中体现出来。说完反面例子,我再总结下好的邮件写法,包括这几个要素:
第一部分:自报家门。比如:赵老师好,我是某某大学的赵某某,今年报考您的硕士研究生,总分多少。各科多少。
第二部分:介绍你为啥报考这个老师。简要说明你对老师研究方向的了解,这个越具体越好。很多同学连我干啥的都不知道,就说对我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比如,我的研究方向是保护生物学和动物地理学,具体研究对象是灵长类动物,研究方法是综合宏观和微观的技术。做到这点不难,只要随手查查我们学院的官网就可以知道。可是有点学生连这点功夫都不愿意付出,在信中给我说“老师,我对生物学很感兴趣,想报考您的硕士”。如果是卖菜的阿姨分布清生态学和生物学,我可以理解,一个有志于上生态学或生物学的研究生,分布区生态学和生物学,我难以理解。如果,你再下下功夫,查查导师的简历和近5年发表的英文文章,哪怕是看个摘要也可以,会让导师对你增加不少好感。
3积极准备面试
准备好上述环节就积极准备面试吧。不同学校面试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但是,面试中老师关心的问题基本一致。大致分为:
(1)基本功,也就是理论知识。比如,问你个“生物多样性”,都不知道。那会大跌眼镜的。
(2)英语考察,不同学校形似不同。很多学校看着考生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可以从考生的回答中进行判断。看考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条理,是否逻辑清晰。
(4)性格问题。这个也是可以从考生回答问题中看出来。一般来说性格开朗、乐观积极的考生容易获得面试老师的青睐。如果面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切勿对抗老师,过于沮丧,或者当场飙泪。你回答问题过程的表现和问题本身一样重要,这个过程可以反映你的心理素质。
这段时间看到很多学生困惑,就啰嗦这么多,希望对别人有所帮助,同时欢迎其他老师补充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