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岩论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lugj     眼见为实, 眼见未见得实!

博文

深部找矿:政府该干什么?

已有 4970 次阅读 2008-11-11 11:33 |个人分类:矿业论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矿产资源, 产经, 矿业开发

深部找矿:政府该干什么?

刘继顺

2007-09-29

     2007年9月27日至28日,国土资源部在合肥召开了“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徽省领导之外,有各省区主管地质勘查的副厅长、处长、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勘查单位、矿山企业的代表,400余人,可谓盛况空前。
     这次大会总结了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提出了向深部找矿进军的战略方向,部署了深部找矿的
宏大工程。
     本人有幸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深受会议气氛的感染。大家慷慨激昂,跃跃欲试。但激情之下,隐藏着一些问题:
     1、深部找矿:到底多深才合适?
     有的说2000米,有的说5000米。本次大会定的是1500米深。对一个矿区而言,到底多深才合适,不应该由政府说了算,而应由企业
和市场说了算,更不应该一刀切!
     有些大人物引经据典,说国外的矿山多在2000米以上,有的深达4000多米。但细究起来,国外开采最深的矿山只是金矿,其次是块
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铜镍硫化物矿等吨矿价值高的高品质矿山,而铁矿基本上是露采的,斑岩型铜矿也是露采或浅采的。
      对于那些埋藏在800米以下的含铁30-50%的矿石,需要竖井或斜井开拓的,到底有多大的坑采价值,不知有人算过经济账没有?否则,政府热情,勘查者和
研究者欢喜,而企业不买账就尴尬了!
      当然,如果国家作为资源储备,往深部探矿未尝不可!但从本次会议的基调来看,似乎是要寻找可采资源来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局
面。如果一味地追求资源储量而不考虑开发利用价值,恐怕要适得其反的。因为,资金总是有限的,我们还没有富到不需要考虑钱的程度。
     窃以为:对于各个矿山的找矿深度和采矿深度,要视矿种和开发利用条件而定,绝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对于铁矿而言,各矿区的探
矿和开采深度:必须要认真研究。
      2、深部找矿:到底是谁的事?
      深部找矿,说到底是企业行为,是经济行为。这些年由于市场向好,不论是国有矿山,还是民营矿山,都在向深部进军。就我所知道的云南铜业集团的金沙矿业,他 们自行筹资,就在金沙江畔1500米标高以上实施4个向南各5000米长的中段(不含穿脉、采切工程)的坑探项目,距离目前生产区之下1000米垂深,与 最高开采中段达2000米深。他们对于“危机矿山”项目,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主要是因为管理繁杂、婆婆太多,非生产性不得不花之费用太多。其它企业也有类 似看法,有的甚至认为:早知道这么麻烦,那么点钱就不会申请了。
     3、深部找矿:勘查单位与研究单位的选择由谁说了算?
     矿山企业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高目标的,不会乱花钱的。矿山企业知道哪些研究单位和勘查单位是有实力能找到矿的,是对企业有帮助的;哪些单位是搞花架子的,虚胖的,夸夸其谈的。而目前的情况,不以实力论英雄,而以谁能拿到项目论英雄的。
     目前凡是需要与企业合作的各类研究开发项目,如危机矿山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项目等,真正有实力能做成事的,长期在矿山研究找矿的,却拿不到项 目,而那些花架子的人,甚至从未在那个矿山工作过的人,却能拿到项目。拿到项目的研究单位,分给企业一些钱,实际上等同于用搞到的国家的科研经费向企业“ 买”储量,再向国家交差。
      因此,深部找矿项目应以企业为主,依企业的本意选择他们信得过的单位为合作伙伴。
      对于引导和扶持矿山企业开展深部找矿,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政府所要管的与企业所要管的要严格区别开来。窃以为政府所要做的有以下几件大事:
     1、全面开放航空磁法、重力、电法、放射性测量数据和图件、遥感地质数据和图件、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物探、化探报告、数据 和图件,可适当收费供矿业公司使用,改变这些成果成为那些承担单位的私产的状况。这样,既符合西方发达国家惯例,又能大大地促进我国矿业的发展。当然,可 以适当地收取少量的费用,奖励完成这些项目的单位。
     2、加快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调查、物探、化探、遥感、航空物探等覆盖全国的步伐,及时公布,以便矿业公司使用。
     3、鼓励研制大深度矿产探测技术和钻探技术。
     4、组织重点地区大比例尺航空物探测量和解译工作,成果必须向社会公开。
     5、制定引导和扶持矿业公司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法规。开展深部找矿的企业,必须到国土资源部备案。根据在国土资源部备案的矿山企业于深部找矿方面的投入, 特别是深部找矿失败后的投入,予以核销。至于矿山企业与什么单位合作,与什么人合作,或是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来完成,采用何种勘查方法与技术,完全由企业 决定。国土资源部只要管好备案,组织专家核实企业在深部找矿方面的投入即可。
     如果在深部找矿方面,能够开展这种管理模式的尝试,则会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矿产预测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大幅度增加我国的资源储量,让一批真才实学的地质学者脱颖而出,让一批忽悠者丢掉饭碗,让弄虚作假者失去生存的空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739-46270.html

上一篇:“危机矿山”还是“成熟矿山”“生产矿山”
下一篇:经济地质学的过去与现在(译文)
收藏 IP: .*| 热度|

3 廖永岩 刘玉平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