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junh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ejunhy

博文

中国人为什么有活鱼吃?

已有 3601 次阅读 2018-7-8 21:1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活鱼保鲜依靠孔雀石绿?从近几年持续不断的水产品抽检出药残,到201612月份北京商超“活鱼下架”,再到的进口活海鲜“扣检政策调整”,相关部门对食品检测力度的增加让行业许多不规范行为被曝光在消费者面前。活鱼消费受到了抑制,于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鲜活水产流通与销售似乎是一个碰不得的禁区。然而,传统的“鲜活”消费习惯并不是说变就变,生猛海鲜依然是国内不少消费者的首选。但是,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侧公众号宣称外国人不吃活鲜,而我们能够有活鲜鱼类吃,主要依赖添加孔雀石绿来保鲜。许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信以为真,纷纷转发,以此来拯救和捍卫消费者权益。

 


 

西方为什么没有鲜活水产流通产业链了?如果孔雀石绿真能够保鲜,那真是一项颠覆性技术,科学家们一定能够依照该原理研究出替代安全保鲜产品。其实这条路是根本不行的,要确保水产品活鲜销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只有中国和日本仍有在这个领域有整体支撑产业,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没有整体支撑产业,所以也就没有活鲜销售这个能力了。也就如同是为什么高铁和磁悬浮在中国有产业,而西方没有发展起来一样的道理。


鲜活水产流通的发展历史。最开始做水产时,将批发市场的鱼用飞机空运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那个时候多数用的是飞机,但是之后飞机都被大企业包揽了,水产运输很难进入市场。于是水产运输就开始通过火车做运输,这样运费更低。再到后来,水产人开始用汽车运输,得益于技术改进和国家惠农政策的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免费政策。”从飞机到火车,再到如今的汽车,虽然运输方式在不断的变化,却也节省了运输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行业的发展。现在从广东到北京的汽车每斤鱼的运输成本在1块钱左右,带动了整个广东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成功鲜活水产流通企业代表。何氏水产是一家集淡水鱼养殖、研发、收购、暂养、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导水产品有桂花鱼、加州鲈鱼、黄骨鱼、回鱼等品种,配送网络遍及国内50多个城市及港澳地区,是我国市场辐射最广、规模最大的淡水优质活鱼冷链物流企业。在运输的过程中,采用逐级降温、高效远程配送技术,该技术获得两项发明专利,纳米供氧、全程密封,在全程不添加任何东西的前提下,可实现活鱼通过3000公里的运输距离仍有99%的存活率,确保了从鱼塘到餐桌的安全。



供港澳水路的活鱼运输代表。港澳民众对食品要求素以严格闻名,中山水产品何以在香港市场独占鳌头。中山水出集团成立于1955年,从1962年以来,它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港澳淡水活鱼供应企业。多年来,中山水出集团专注鲜活淡水鱼供港事业,拥有12个供港澳出口的注册基地,淡水鱼养殖面积共2万多亩。特别是香港回归20年来,中山水出每天保持从中山小榄港水出码头出口供港活鱼50吨左右,折算每天10万斤左右。活鱼产供成为了中山与香港之间365天风雨无阻的约定,确保了香港的市场需求。60年工匠精神做好一条鱼,60年如一日保供港澳活鱼。



鲜活水产运输抗应激机制研究的突破。早在2007年,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颁发了海洋创新成果奖的获奖证书。珠江所主持承担的《水产动物一氧化氮免疫机制及其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水产动物运输应激问题,系统开展水产动物鱼虾贝类非特异性一氧化氮(NO)免疫抗应激途径抗病机理研究,提出了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和运输中针对应激情况采取"温和疗法",从水产动物疾病早期防御的角度开展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公开发表论文3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项目组与企业共同开发抗应激系列技术。以讲座、交流等形式培训养殖技术人员4万多人次,产品辐射至广东等十六个省的水产品主要养殖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结一下,中国人之所以有活鱼吃,第一是中国传统习惯喜欢吃活鱼,市场庞大支撑了产业需求;第二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和企业家钻研活鱼技术的突破;第三是国家绿色通道免费活鲜农产品。当然还有许多背后的各项技术和政策的支撑也是不可忽略的。至于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吃活鱼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下回分解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7325-1122959.html

上一篇:昨夜梅雨入苏州,新诗带旧愁
下一篇:小龙虾的负面清单
收藏 IP: 120.230.104.*| 热度|

4 王庆浩 张晓良 文克玲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